“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出自哪里?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3 07:46
- 提问者网友:一抹荒凉废墟
- 2021-11-13 03:09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出自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11-13 04:01
出自南宋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解释: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赏析: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皆非虚誉。
原文:
如梦令(二)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诗人简介:
李清照,婉约派代表,号易安,一生颠沛流离,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解释: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赏析: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皆非虚誉。
原文:
如梦令(二)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诗人简介:
李清照,婉约派代表,号易安,一生颠沛流离,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