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墓为什么不打开 雍正为何不敢入葬清东陵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22:12
- 提问者网友:椧運幽默
- 2021-12-24 01:01
雍正墓为什么不打开 雍正为何不敢入葬清东陵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12-24 01:52
清西陵位于易县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距北京 140公里,距保定约100公里,占地面积达100 多平方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 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因与清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
事实上,自清王朝入关,顺治、康熙两朝的帝王后妃在京师以东的昌瑞山下建造陵寝后,便开创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昭穆之制。昭穆为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次序,始祖居庙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其左为昭,其右为穆。父为昭,则子为穆,父为穆,则子为昭。这种方法也用于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早在古代的《周礼》一书中就曾有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的规范记述。关于为什么雍正帝违背昭穆之制另选陵址,有人说,雍正帝嫌东陵风水不佳而选西陵为自己万年吉地的,也有人说雍正皇帝觉得易城离北京较近,尤其是距离出产石料的曲阳县非常近,明清两代修建皇宫和陵墓所需用的汉白玉石料都是产自曲阳太行山区,因此,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可以节省许多人工。还有人说,雍正是篡改了康熙的遗旨,死后不敢去见他父亲,才在西陵另建坟墓。那么,哪一种说法才是历史事实?
翻开史书,我们可以看到雍正即位后,政权日益稳固,建造陵寝一事业已提上了日程。雍正四年(1726年),他把这一重任交给干练忠诚的心腹重臣允祥,命另一位心腹张廷玉辅助,工部、内务府负责具体办理建陵事务。
顺治、康熙二帝陵墓都建在遵化,允祥等人自然在遵化一带寻找吉地。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仔细寻觅。第二年四月,允祥终于在九凤朝阳山看中了一块陵地,雍正帝也点头同意。但后来精通堪舆的臣僚术士再三相度,又认为九凤朝阳山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此,雍正废掉了这处陵址,让臣僚们再行勘察。允祥等人转而又到别处寻找,经过四处踏勘,确认遵化一带再无中意之地。于是,朝北京西南方向踏勘,总算在易县泰宁山太平峪找到一块上好陵地。按照允祥等人的说法,此处西依云山,北靠泰宁山,东傍丘陵地,南临易水河,堪称:乾坤聚秀之区,为朝阳会和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但是,若在此处选择陵址,显然违背了子随父葬的制度,他不便马上表态,只说此处是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但距父亲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数百里,朕心不忍。暗示臣僚们为自己违背子随父葬之制,寻找依据。心领神会的臣僚们,为了让雍正的真实意图得以顺利实现,大学士九卿便开会讨论,从浩繁的史籍中引经据典,来证明历代帝王父子陵墓可以不在一地。九卿会议之后,大臣们便奏称:臣等按帝王世纪及通志、通考诸书,历代帝王营建陵寝之所,如夏禹在浙江之会稽,自启以后在山西之夏县,少康则在河南之太康,彼此相间岂止千里……到汉唐诸帝均在陕西,可汉高帝、文帝、景帝、武帝之陵又分别在咸阳、长安、高陵和兴平等地;唐高祖、太宗、高宗、玄宗也分于三原、醴泉、乾州、蒲城诸地,其间相距远的四五百里,近者亦二三百里。今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虽与孝陵、景陵相距百里,然易州、遵化均与京师密迩,且同居畿辅,并列神州,其地实未为遥远。因此,在易州建陵,并无与古制不合之说。更甚者,大臣们还把选陵址上升到关乎国家昌盛繁......余下全文>>
事实上,自清王朝入关,顺治、康熙两朝的帝王后妃在京师以东的昌瑞山下建造陵寝后,便开创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昭穆之制。昭穆为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次序,始祖居庙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其左为昭,其右为穆。父为昭,则子为穆,父为穆,则子为昭。这种方法也用于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早在古代的《周礼》一书中就曾有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的规范记述。关于为什么雍正帝违背昭穆之制另选陵址,有人说,雍正帝嫌东陵风水不佳而选西陵为自己万年吉地的,也有人说雍正皇帝觉得易城离北京较近,尤其是距离出产石料的曲阳县非常近,明清两代修建皇宫和陵墓所需用的汉白玉石料都是产自曲阳太行山区,因此,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可以节省许多人工。还有人说,雍正是篡改了康熙的遗旨,死后不敢去见他父亲,才在西陵另建坟墓。那么,哪一种说法才是历史事实?
翻开史书,我们可以看到雍正即位后,政权日益稳固,建造陵寝一事业已提上了日程。雍正四年(1726年),他把这一重任交给干练忠诚的心腹重臣允祥,命另一位心腹张廷玉辅助,工部、内务府负责具体办理建陵事务。
顺治、康熙二帝陵墓都建在遵化,允祥等人自然在遵化一带寻找吉地。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仔细寻觅。第二年四月,允祥终于在九凤朝阳山看中了一块陵地,雍正帝也点头同意。但后来精通堪舆的臣僚术士再三相度,又认为九凤朝阳山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此,雍正废掉了这处陵址,让臣僚们再行勘察。允祥等人转而又到别处寻找,经过四处踏勘,确认遵化一带再无中意之地。于是,朝北京西南方向踏勘,总算在易县泰宁山太平峪找到一块上好陵地。按照允祥等人的说法,此处西依云山,北靠泰宁山,东傍丘陵地,南临易水河,堪称:乾坤聚秀之区,为朝阳会和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但是,若在此处选择陵址,显然违背了子随父葬的制度,他不便马上表态,只说此处是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但距父亲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数百里,朕心不忍。暗示臣僚们为自己违背子随父葬之制,寻找依据。心领神会的臣僚们,为了让雍正的真实意图得以顺利实现,大学士九卿便开会讨论,从浩繁的史籍中引经据典,来证明历代帝王父子陵墓可以不在一地。九卿会议之后,大臣们便奏称:臣等按帝王世纪及通志、通考诸书,历代帝王营建陵寝之所,如夏禹在浙江之会稽,自启以后在山西之夏县,少康则在河南之太康,彼此相间岂止千里……到汉唐诸帝均在陕西,可汉高帝、文帝、景帝、武帝之陵又分别在咸阳、长安、高陵和兴平等地;唐高祖、太宗、高宗、玄宗也分于三原、醴泉、乾州、蒲城诸地,其间相距远的四五百里,近者亦二三百里。今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虽与孝陵、景陵相距百里,然易州、遵化均与京师密迩,且同居畿辅,并列神州,其地实未为遥远。因此,在易州建陵,并无与古制不合之说。更甚者,大臣们还把选陵址上升到关乎国家昌盛繁......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12-24 03:11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