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个大臣是一个奸臣 结构换了一个皇帝 因为皇帝贤明 他也直言进谏了 求具体事例解释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20:50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2-03 22:48
原本一个大臣是一个奸臣 结构换了一个皇帝 因为皇帝贤明 他也直言进谏了 求具体事例解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04 00:02
裴矩
绝对正确,望采纳。具体事例被百度吞了。你可以自己搜索。
裴矩,字弘大,隋炀帝时任尚书左丞、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右光禄大夫等职。隋炀帝出巡江都,卫士逃亡甚众,裴矩竟出坏点子,向隋炀帝建议:把江都的女子征集起来,分配给卫士们“恣欲”,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隋炀帝大喜,立即下令照办,所以以史书上称裴矩是隋之佞臣。
后来隋炀帝被杀,裴矩被宇文化及任命为河北道安抚使,为河北起义军窦建德俘获。窦建德兵败被杀,裴矩率余部降唐,任殿中侍御史、民部尚书。降唐后,他似乎变成另一个人,向唐太宗提出不少好主意,谏“试赂”即其中一例。故《资治通鉴》主编司马光在追叙这段历史时,评论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原文摘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八,高祖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
例如后来唐太宗患官吏受贿,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贿,以试验其是否受贿。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一匹绢的贿赂,唐太宗要杀他。民部尚书裴矩提出:“受贿当死。然而行贿呢?恐怕不符合以德教化、以礼规范行为的准则吧!”唐太宗很高兴,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说:“裴矩当官力争,不看我脸色行事,都这样,何愁国家不治。”
司马光评论说:“君明臣直。裴矩在隋炀帝面前是个佞臣,在唐太宗面前忠于职守,不是裴矩性格有改变。君主不愿臣下提缺点,则忠臣化为佞臣;君主喜欢臣下提批评意见,则佞臣变化为直言忠臣。可见,君主是表率,好像华表,臣下是影随。根子还在君主身上啊!”
[点评]
裴矩谏“试赂”,唐太宗欣然接受,并改正了试赂的错误做法。受贿应与行贿同罪,不可以错纠错。
绝对正确,望采纳。具体事例被百度吞了。你可以自己搜索。
裴矩,字弘大,隋炀帝时任尚书左丞、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右光禄大夫等职。隋炀帝出巡江都,卫士逃亡甚众,裴矩竟出坏点子,向隋炀帝建议:把江都的女子征集起来,分配给卫士们“恣欲”,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隋炀帝大喜,立即下令照办,所以以史书上称裴矩是隋之佞臣。
后来隋炀帝被杀,裴矩被宇文化及任命为河北道安抚使,为河北起义军窦建德俘获。窦建德兵败被杀,裴矩率余部降唐,任殿中侍御史、民部尚书。降唐后,他似乎变成另一个人,向唐太宗提出不少好主意,谏“试赂”即其中一例。故《资治通鉴》主编司马光在追叙这段历史时,评论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原文摘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八,高祖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
例如后来唐太宗患官吏受贿,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贿,以试验其是否受贿。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一匹绢的贿赂,唐太宗要杀他。民部尚书裴矩提出:“受贿当死。然而行贿呢?恐怕不符合以德教化、以礼规范行为的准则吧!”唐太宗很高兴,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说:“裴矩当官力争,不看我脸色行事,都这样,何愁国家不治。”
司马光评论说:“君明臣直。裴矩在隋炀帝面前是个佞臣,在唐太宗面前忠于职守,不是裴矩性格有改变。君主不愿臣下提缺点,则忠臣化为佞臣;君主喜欢臣下提批评意见,则佞臣变化为直言忠臣。可见,君主是表率,好像华表,臣下是影随。根子还在君主身上啊!”
[点评]
裴矩谏“试赂”,唐太宗欣然接受,并改正了试赂的错误做法。受贿应与行贿同罪,不可以错纠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逃夭
- 2021-02-04 01:19
呃。。。觉得吧,忠臣易变奸臣,奸臣不怎么容易变忠臣啊。。。
- 2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2-04 00:54
裴矩是历史上一个忠奸分水岭极为明显的典型,在隋朝当官时,由于隋炀帝爱听奉承话,于是裴矩就千方百计地迎合隋炀帝好大喜功的心思,结果导致国家因连年征战而劳民伤财,最终走向灭亡。然而裴矩在归降唐朝后,当他发现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唐太宗和隋炀帝根本不是同一路人时,裴矩又看准了形势摇身一变,成了常常“犯颜直谏”的诤臣。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