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在美国交替出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4年以前,美国与中国没有直接往来。尽管美国人对中国非常陌生,但也还大致形成了对中国的初步印象,把中国看成一个文明礼仪之邦,表现出尊敬和羡慕,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积极和美好的。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美国人开始有机会亲眼目睹中国的“庐山真面目”,他们发现眼见的中国与耳闻的中国相去甚远,顿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
材料二: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长期以来一直备受美国蔑视和施舍的中国迎来了最佳时光……。其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
材料三: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皆据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阅读材料一,指出1784年以前美国人可能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中国。“中国皇后号”来华后,中国社会的哪些现象可能“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简要分析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形成的原因。(6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
(4)谈谈你对“美国人中国观”的认识。(4分)因素:中国的商品,如瓷器、丝绸、茶叶等;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传教士或商人;启蒙思想家涉及中国的作品。(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6分)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在美国交替出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784年以前,美国与中国没有直接往来。尽管美国人对中国非常陌生,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1 11:37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1-31 16:1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1-31 16:41
(答案→)因素:中国的商品,如瓷器、丝绸、茶叶等;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传教士或商人;启蒙思想家涉及中国的作品。(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积极和美好的。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顿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提供的时间线索,再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即可简要说出可能“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的现象。根据材料二“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反馈的关键信息,最符合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和所学的二战进程,即可说明此时美国人的中国观形成的原因。首先应该根据材料三“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即可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根据题目提供的时间是朝鲜战争,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即可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4)对“美国人中国观”的认识可以从纵向时间轴的角度得出结论,或者对其进行客观性、全面性的评价均可。该类题,建议学生一定要动手去写,不要空着,只要写了内容,老师会酌情给分,否则一定是零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芗
- 2021-01-31 17:15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