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挞怎么做a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30 03:20
- 提问者网友:欲劫无渡
- 2021-04-29 17:37
蛋挞怎么做a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拾荒鲤
- 2021-04-29 18:47
家用,最简单的做法
原料:挞皮:澄面、生粉、糖1大匙、色拉油1大匙、刚烧开的热水
挞水:鸡蛋2只、不用太热的热水、糖2大匙
做法:
1.澄面,生粉,糖混合拌匀,加入刚烧开的热水,边加边搅拌,然后盖上盖子闷5分钟!
2.加入油,然后和成面团
3.面团切小段,放进蛋挞的模型里,用手按成紧贴模型的胚子
4.鸡蛋打散,加入已经融了糖的水,搅拌均匀,倒入蛋挞胚子至九成满,上锅中火蒸10分钟!
5 已经弄好了喇,稍凉后小心取出
蛋挞,是欧洲传来的产品,英国人称之为"custard tart",一直是欧洲普遍的家庭甜品之一,custard是鸡蛋、奶及糖混合制成的软冻,我们称之为"蛋",tart则取其音叫"挞"。与菠萝油、鸡尾包等是香港茶餐厅的小吃,每天定时出炉,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非常爱吃。蛋挞还有另一个远房亲戚,就是在澳门流行的葡挞,也就是在原先蛋挞面层涂加一层焦糖,多了焦糖的香脆,另有滋味。
蛋挞,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种用牛奶鸡蛋和糖做成的冻,中国人称其为蛋,tart则取其音。所以往往误写做"塔"。
这种蛋挞早在中世纪就出现了,不过看上去跟现在的蛋挞会很不一样。按照现在的做法,皮会很软;中世纪做蛋挞是既没有蛋挞模又没有齿轮切割器,蛋挞皮要用手捏起来,所以蛋挞皮发得很硬,吃中世纪的蛋挞其实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做蛋挞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纪糖很贵,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里,至于外面的壳则给穷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中国人知道蛋挞这个东西是在香港被割让后,英国人的蛋挞传到了香港,香港人便开始仿制,甚至比英国人做得更好。蛋挞店除了蛋挞外还卖另外两样东西:奶茶和咖啡。那时候的蛋挞要比现在的蛋挞大两三倍,甚至有一段时间,一个大蛋挞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香港人标准早餐。六十年代香港逐渐富裕起来,香港人开始在蛋挞里加燕窝鲍鱼之类,"大补";但过了几年这种蛋挞又没有了。有人说蛋挞可以反映香港的经济。按照英国传统做法,蛋挞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香港人似乎不大喜欢吃这种有点辛辣味的蛋挞,所以现在香港茶楼里蛋挞都比较清淡。
蛋挞皮有两种:一种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种一咬下去面渣四溅的蛋挞皮;另外一种便是牛油皮(也叫饼皮),英文叫short 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黄油(即牛油),因此有一种曲奇的味道。一开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后来泰昌饼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挞店)用曲奇面团做蛋挞皮,大成功。现在香港做蛋挞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饼店,一家是檀岛冰室。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岛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别青睐泰昌蛋挞,所以泰昌蛋挞又被叫做肥彭蛋挞。檀岛蛋挞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鸡蛋为主,油皮则以牛油和猪油为主,蛋挞皮用两层水皮包一层油皮呈一块三明治,这样烘焙起来更有层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发明的。香港人做蛋挞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是只用中国蛋不用美国蛋,他们认为美国蛋没有中国蛋蛋味浓。
做法如下:
1、 材料:
A.塔皮材料:
低筋面粉270克,高筋面粉30克,酥油45克,片状马琪琳(包入用,就是植物黄油)250克,水150克左右(根据面团的软硬程度逐渐添加,不要一下子都倒进去)。
B.蛋塔水材料:
鲜奶油210克,牛奶165克,低筋面粉15克,细砂糖63克,蛋黄4个,炼乳15克(可根据口味决定放还是不放。放了炼乳之后,蛋塔水的奶味会更香浓。)
2、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团。水不要一下子全倒进去,要逐渐添加,并用水调节面团的软硬程度,揉至面团表面光滑均匀即可。用保鲜膜包起面团,松弛20分钟。
3、将片状马琪琳用塑料膜包严,用走棰(French Pin)敲打,把马琪琳打薄一点。这样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不要把塑料膜打开,用压面棍把马琪琳擀薄。擀薄后的马琪琳软硬程度应该和面团硬度基本一致。取出马琪琳待用。
4、用走棰敲打。
5、擀薄的马琪琳。
6、案板上施薄粉,将松弛好的面团用压面棍擀成长方形。擀的时候四个角向外擀,这样容易把形状擀得比较均匀。擀好的面片,其宽度应与马琪琳的宽度一致,长度是马琪琳长度的三倍。
7、把马琪琳放在面片中间。
8、将两侧的面片折过来包住马琪琳。然后将一端捏死。
9、从捏死的这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压面片。按压到下面的一头时,将这一头也捏死。将面片擀长,象叠被子那样四折,用压面棍轻轻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长。这是第一次四折。
10、将四折好的面片开口朝外(如上图的方向),再次用压面棍轻轻敲打面片表面,擀开成长方形,然后再次四折。这是第二次四折。四折之后,用保鲜膜把面片包严,松弛20分钟。
11、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开,擀成厚度为0.6CM、宽度为20CM、长度为35-40CM的面片。用壁纸刀切掉多余的边缘进行整型。
12、将面片从较长的这一边开始卷起来。
13、将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鲜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钟,进行松弛。
14、松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
15、放在面粉中沾一下,然后沾有面粉的一面朝上,放在未涂油的塔模里。用两个大拇指将其捏成塔模形状。
16、装模。
17、蛋塔水的做法:1.将鲜奶油、牛奶和炼乳、砂糖放在小锅里,用小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砂糖溶化时离火,略放凉;然后加入蛋黄,搅拌均匀。
18.烤制
原料:挞皮:澄面、生粉、糖1大匙、色拉油1大匙、刚烧开的热水
挞水:鸡蛋2只、不用太热的热水、糖2大匙
做法:
1.澄面,生粉,糖混合拌匀,加入刚烧开的热水,边加边搅拌,然后盖上盖子闷5分钟!
2.加入油,然后和成面团
3.面团切小段,放进蛋挞的模型里,用手按成紧贴模型的胚子
4.鸡蛋打散,加入已经融了糖的水,搅拌均匀,倒入蛋挞胚子至九成满,上锅中火蒸10分钟!
5 已经弄好了喇,稍凉后小心取出
蛋挞,是欧洲传来的产品,英国人称之为"custard tart",一直是欧洲普遍的家庭甜品之一,custard是鸡蛋、奶及糖混合制成的软冻,我们称之为"蛋",tart则取其音叫"挞"。与菠萝油、鸡尾包等是香港茶餐厅的小吃,每天定时出炉,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非常爱吃。蛋挞还有另一个远房亲戚,就是在澳门流行的葡挞,也就是在原先蛋挞面层涂加一层焦糖,多了焦糖的香脆,另有滋味。
蛋挞,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种用牛奶鸡蛋和糖做成的冻,中国人称其为蛋,tart则取其音。所以往往误写做"塔"。
这种蛋挞早在中世纪就出现了,不过看上去跟现在的蛋挞会很不一样。按照现在的做法,皮会很软;中世纪做蛋挞是既没有蛋挞模又没有齿轮切割器,蛋挞皮要用手捏起来,所以蛋挞皮发得很硬,吃中世纪的蛋挞其实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做蛋挞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纪糖很贵,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里,至于外面的壳则给穷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中国人知道蛋挞这个东西是在香港被割让后,英国人的蛋挞传到了香港,香港人便开始仿制,甚至比英国人做得更好。蛋挞店除了蛋挞外还卖另外两样东西:奶茶和咖啡。那时候的蛋挞要比现在的蛋挞大两三倍,甚至有一段时间,一个大蛋挞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香港人标准早餐。六十年代香港逐渐富裕起来,香港人开始在蛋挞里加燕窝鲍鱼之类,"大补";但过了几年这种蛋挞又没有了。有人说蛋挞可以反映香港的经济。按照英国传统做法,蛋挞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香港人似乎不大喜欢吃这种有点辛辣味的蛋挞,所以现在香港茶楼里蛋挞都比较清淡。
蛋挞皮有两种:一种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种一咬下去面渣四溅的蛋挞皮;另外一种便是牛油皮(也叫饼皮),英文叫short 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黄油(即牛油),因此有一种曲奇的味道。一开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后来泰昌饼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挞店)用曲奇面团做蛋挞皮,大成功。现在香港做蛋挞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饼店,一家是檀岛冰室。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岛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别青睐泰昌蛋挞,所以泰昌蛋挞又被叫做肥彭蛋挞。檀岛蛋挞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鸡蛋为主,油皮则以牛油和猪油为主,蛋挞皮用两层水皮包一层油皮呈一块三明治,这样烘焙起来更有层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发明的。香港人做蛋挞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是只用中国蛋不用美国蛋,他们认为美国蛋没有中国蛋蛋味浓。
做法如下:
1、 材料:
A.塔皮材料:
低筋面粉270克,高筋面粉30克,酥油45克,片状马琪琳(包入用,就是植物黄油)250克,水150克左右(根据面团的软硬程度逐渐添加,不要一下子都倒进去)。
B.蛋塔水材料:
鲜奶油210克,牛奶165克,低筋面粉15克,细砂糖63克,蛋黄4个,炼乳15克(可根据口味决定放还是不放。放了炼乳之后,蛋塔水的奶味会更香浓。)
2、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团。水不要一下子全倒进去,要逐渐添加,并用水调节面团的软硬程度,揉至面团表面光滑均匀即可。用保鲜膜包起面团,松弛20分钟。
3、将片状马琪琳用塑料膜包严,用走棰(French Pin)敲打,把马琪琳打薄一点。这样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不要把塑料膜打开,用压面棍把马琪琳擀薄。擀薄后的马琪琳软硬程度应该和面团硬度基本一致。取出马琪琳待用。
4、用走棰敲打。
5、擀薄的马琪琳。
6、案板上施薄粉,将松弛好的面团用压面棍擀成长方形。擀的时候四个角向外擀,这样容易把形状擀得比较均匀。擀好的面片,其宽度应与马琪琳的宽度一致,长度是马琪琳长度的三倍。
7、把马琪琳放在面片中间。
8、将两侧的面片折过来包住马琪琳。然后将一端捏死。
9、从捏死的这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压面片。按压到下面的一头时,将这一头也捏死。将面片擀长,象叠被子那样四折,用压面棍轻轻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长。这是第一次四折。
10、将四折好的面片开口朝外(如上图的方向),再次用压面棍轻轻敲打面片表面,擀开成长方形,然后再次四折。这是第二次四折。四折之后,用保鲜膜把面片包严,松弛20分钟。
11、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开,擀成厚度为0.6CM、宽度为20CM、长度为35-40CM的面片。用壁纸刀切掉多余的边缘进行整型。
12、将面片从较长的这一边开始卷起来。
13、将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鲜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钟,进行松弛。
14、松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
15、放在面粉中沾一下,然后沾有面粉的一面朝上,放在未涂油的塔模里。用两个大拇指将其捏成塔模形状。
16、装模。
17、蛋塔水的做法:1.将鲜奶油、牛奶和炼乳、砂糖放在小锅里,用小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砂糖溶化时离火,略放凉;然后加入蛋黄,搅拌均匀。
18.烤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4-29 19:16
有简单的
用微波炉做蛋挞的方法(简单)—— 原 料:鸡蛋,面粉,精盐适量,砂糖,熟猪油,黄油,米酒适量。 制作过程:将鸡蛋磕入碗中,加黄酒、精盐少许搅匀; ②将鸡蛋与面粉搅拌匀,加入砂糖与黄酒,搅拌后擀成圆饼状,将边缘捏成内卷花形,放入烤箱烤10分钟左右。取出后,将打好的蛋黄液倒入即可。 用微波炉做蛋挞的方法(专业)—— 挞批材料:低粉200克(我用的中粉和玉米淀粉混合)牛油100克(我用的黄油60克色拉油适量)蛋黄2只(分开)砂糖50克 挞水材料:蛋黄3只(我用的全蛋2只吉士粉少许)鲜奶油100ml(没有,省略了)牛奶80ml(我用的有150ml左右)炼乳1勺(我用的加量了有3勺)砂糖30克 挞批制作方法: 1,低粉过筛放入搅拌盆,放砂糖,混合均匀 2,牛油切粗粒放入1中,用手搓成松散的粉粒状。 3,加入一只蛋黄揉成面团 4,将面团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1小时。(这段时间做挞水) 5,将面团取出后平均分成12个小团,(我分了10个,事实证明皮有点厚) 取一个用手压扁置入挞模。将面团从模底推向挞边,挞底要薄,边要厚,这样好吃 6,完成后在挞底刺数个洞,边上扫上蛋黄,备用 挞水制作方法: 1,把除蛋黄外所有材料放锅内加热,并搅拌,不要煮干 2,放凉一点后加入蛋黄搅拌均匀 3,用汤匙把挞水倒入挞模8分满 4,烤箱预热200度烤20--25分钟,焦黄即可。我直接放微波炉里烧烤挡,隔窗观察焦黄即可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