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10:02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最佳答案
学前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常常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愿与同伴交流,上课不愿举手发言的不良习惯。经常不愿说话,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很不好的,会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贯彻《纲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21世纪是个知识经 济时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全面而严峻的挑战。语言教育在个体素质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以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为此,我在语言教学中主要从如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培养幼儿说的兴趣,使孩子想说
我们知道人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更何况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我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小奖品的心理特点。制作精美漂亮的小奖品用鼓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在语言课上,我针对本课内容制作不同的小奖品。如在学习故事《热闹的森林》时,针对故事内容,我制作了许多的小猴、小鸟、小猪、等小纸偶。在进行角色对话时,谁说了哪个小动物说的话,我就奖励他一个同样的小动物。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急于想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便提高要求,回答完整,说话具体的幼儿优先得到奖品。语言课上经常性地用这种方法鼓励幼儿说话,时间久了在课堂上幼儿也就形成了想说的习惯。对说产生了兴趣,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然而,他们有了说的兴趣,我们就要想方设法使他们敢说、想说、喜爱说、有机会说,要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让幼儿观察新奇的东西,最能调动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如在学校放十一长假前,我首先向他们提出如下的要求:假期外出时去看看秋天的风景和别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和爸爸妈妈到什么地方去旅游了?玩得怎么样?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在外出时进行观察。孩子们带着教师提出的要求,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观察。放假回来,大家谈感受时,幼儿们发言可积极了,真是七嘴八舌,不知听谁说的好,此时,我先让幼儿在座位上自由结伴讲述,让他们都有表达的机会。集中时有意识叫平时发言不很积极的孩子发言,在我的引导下梁一淼小朋友说:我到山上去来,看到有的树叶已经落下来了,小草有点变黄了,枫叶还没有变红。杨婧仪小朋友慢条斯理地说:我和爸爸妈妈坐火车到贵阳动物园玩来,在动物园里我看到了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很多动物,有孔雀、梅花鹿、猴子。我还喂它们食物呢!而且看动物的人也很多。平时不爱说话的洪乃培小朋友竟然也举着手发言:我看到国庆节街上人很多,还有许多花,很漂亮的!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以各自极富个性的语言去探索、描述,孩子们的行为与表现是如此自然,自由和自主,展示出了一个个自我。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会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语言教育活动来发展幼儿语言的。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说、读、诵等形式来完成的,但这些不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在教育活动中,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应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并能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还应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回依照原来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诗歌《牵牛花》时,有的幼儿会问:为什么它爬的越来越低呀?这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知道植物都是从小慢慢才长大的,牵牛花不能一下就爬上高楼的。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使之求知欲旺盛,爱动脑筋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事物的联系中,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另外,在语言活动中,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以实现教育目标。
二、为幼儿创设与人交往的机会,使幼儿敢说
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较差,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也不善于根据不同的情景运用恰当的词、句向对方做出应答,解决矛盾。为幼儿创设与人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多与周围的人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才能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一) 鼓励幼儿多进行自由交谈。
经常开展谈话活动能较好的促进幼儿语言交往的发展。谈话是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一种语言活动。自由交谈令幼儿无拘无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而且不受空间、时间、人物的限制,所以幼儿特别适合这种谈话方法。如 :昨天帮妈妈做了什么事情了?今天和小朋友们玩的高兴吗?你们玩的什么?等等。所提出的问题要让幼儿感觉很好回答,又能生发出新的问题。教师还应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活动,让幼儿边观察边自由交谈,把看到的事物讲给同伴听,幼儿会在自由交谈中不断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二) 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最主要的是具有礼貌的语言。从小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语言,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会使幼儿获益终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教育幼儿尊敬长辈、成人。对待长辈应主动、热情的打招呼、称呼人。如:见到年老的叫爷爷奶奶,见到年轻的叫叔叔阿姨’等等;分别时应说再见。让幼儿知道在别人谈话时,不应打断、插嘴;别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的听,不离开,不嫌烦。讲话的声音不要太大,但要让大家都能听见;语速要适中;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
(三)树立榜样,让幼儿模仿
  幼儿模仿力强,思维具体形象,情感占优势。为了让幼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形成习惯,我通过具体形象有感染力的优良思想,用故事里情节人物的情感与行为去影响幼儿;还经常抓住幼儿日常良好行为做榜样。例如:班上谢紫怡、王蕊、杨楠等小朋友非常有礼貌,特别是表现在来园时能主动热情地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我便请家长配合,让他们每天来园时,当其他小朋友面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问候,以便幼儿大部分来园了,好为大家做榜样。事后活动中,请小朋友一起讨论,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早上来园教师和孩子的态度,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情感。此外,我还针对班上每个幼儿某一方面特点选择榜样,如胡东小朋友不太爱用小手绢擦鼻涕,有鼻涕时,就用衣服袖一抹,不讲卫生,我就请谢子怡、王蕊小朋友为他及全班小朋友做榜样,互相比赛,互相学习,让他们知道讲卫生的好处,逐渐并愿意带小手绢,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三、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幼儿语言训练,刺激幼儿语言行为
养成教育是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培养、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行为塑造与矫正的过程,应逐步增强与终点行为有关的一连串反应,循序渐进,以养成我们所期待的终点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正确运用强化理论,选择适宜的强化物。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因此,当他们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对幼儿形成一种强化、鼓励作用。例如,班里有一个名叫罗兵的小朋友,由于父母好不容易才得到他,因此,家里的人是百倍地宠他,他的生活方面的事情都由妈妈全权包办,其自理能力较差,我就有意识地在此方面培养他。先教
全部回答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孩子认识世界、汲取知识、扩大眼界,都要凭借语言进行。一般来说,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强,知识面广,智力发展也比较好。从人类掌握语言的规律来看,总是在掌握口语的基础上才学习书面语言的。因此,在学前阶段发展和培养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为他们以后进入小学学习书面语言作好准备。同时,口语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往往性格活泼、开朗,思维活跃,喜欢与同伴、成人交往,口语能力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每个生理发育正常的孩子都会说话,但每个孩子说话的水平却不尽相同,年龄越大,这种差异就越明显:有的能说会道,有的却不善表达。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家庭及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学前阶段(包括先学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条件的改善,原来孩子一岁半左右开始主动说话的时限提前了一两个月甚至更多。往后的几年里,孩子语言发展迅速,到6岁时,孩子不仅已能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和相当数量的词汇,而且初步形成语法结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迅速,产生了内部语言。儿童学习语言都要经历相同的几个阶段,然而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及教育,儿童语言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智力也就会受到影响。 如何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呢?家长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供各种机会,多与儿童交谈 语言本身是在交往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感到有许多知识、经验、情感、愿望等需要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活动才会积极起来。如果儿童从小不与人交往,口语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增加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发展口语的有效途径。儿童较容易记住自己所使用的话语,因而要多给儿童提供说话的机会,鼓励他运用语言。例如,当你正在做某件事时,可以边做边讲给孩子听,讲讲这样做的原因,做这件事的程序、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过程或重复的程序也可以向孩子提问,鼓励儿童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样,一方面教孩子学会生活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启发孩子的语言表达,开发孩子的智力。 在与孩子进行交谈的过程中,也许你会发现孩子表达上的许多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家长不要直接去纠正他们的错误,应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和他们谈话,并为儿童提供正确的说法。这样能够鼓励孩子积极表达,不至于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2)要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语言不是空洞的,它是代表着一定的内容的,这些内容,只有在孩子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交往中,与具体事物的接触中,才能得到。儿童的生活丰富,眼界开阔,知识面广,可以说的内容就多,反之则不然。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与生活在偏僻山区的孩子相比,口语能力就大不相同。家长可以安排各种活动,让孩子接触各种事物。如带孩子出外散步、旅游,领略大自然、城市建筑的美景,了解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观察人们的各种活动,参观一些博物馆、展览会,选看一些合适的电影和电视……家长应在这些活动中,不断与孩子交谈,启发开导孩子,使孩子能从各种活动中不断地发现新事物,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也就能“言之有物”,谈话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3)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儿童十分喜欢模仿,也极善于模仿,模仿是儿童学习口语的重要基础。孩子会模仿成人的准确而优美的语言;同样,对有缺陷的语言,也会照单全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孩子的发音、用语。甚至说话的声调、语气、速度与他身边的成人如出一辙。因此,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绝对重要。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语言修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范式,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模仿自己规范的语言。目前,幼儿园教师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与幼儿交谈,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使用普通话,这是很好的。不论用什么方言,或用普通话,重要的是,必须发音清楚。2-3岁的孩子常会混淆一些发音,如把“哥哥”发成“多多”,“外公”发成“外冬”,“老师”发成“老希”。这种“娃娃腔”的发音虽很可爱,但并不正确,家长要注意正确地引导,使孩子纠正这种发音。 (4)有意识地进行语言训练 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是必要的。通过训练,可以达到发音正确,用词恰当,句子完善,表达清楚、连贯等目的,并及时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家庭中可用于儿童语言训练的材料很多:诗歌、故事、图片、语言游戏、儿童读物、电影、电视等等。同样是故事,可以是家长讲放事,孩子回答问题;也可以是孩子复述故事,或者是编故事结尾。这些语言训练的方式,不但可以规范孩子的语言表达,还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锻炼孩子的想像能力,有效发展孩子的智力。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美其灯饰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听朋友谈起美的净水器压力罐的压力值是多少
爱美时尚化妆品店这个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
坍台的意思是什么啊?知道的请说下!
菩提子能长多大
下列成本估算方法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的是
同格音高勒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理事情
斯贝斯电热水器专卖(淮北市总经销)地址在什么
哲学上所说的辩证关系是指什么样的关系?具体
实木复合门为何选择帖皮?
眼缘的意思是什么啊?知道的请说下!
本田歌诗图播放机如何拆卸
肇源县大庆中国体育彩票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
用了奢悦水光针后过敏是怎么回事
淮东焊接加工怎么去啊,我要去那办事
推荐资讯
帮帮我吧把英语单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写出
我今年25岁了,想改名字,好改吗
醉逍遥和龙华寺为什么要联手推出金卡?
我是小姑子,我应该怎么跟嫂子相处
欧洲的古代骑士位,爵位有哪些?
抱与拥抱的区别是什么?
路由器连接的两台电脑一台能上网(笔记本),
捷达和朗逸对比怎么样
空间内已知三点坐标,怎么求出平面方程呢?代入
千佛派出所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天竹美业(四店)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win8.1用优盘安装了Ubuntu。开机之后直接进入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