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题。(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人 惟求 旧 物 惟求 新 新 也者 天 下 事物 之 美 称也 而 文 章一 道 较 之他 物 尤 加倍 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 (李渔《闲情偶寄》)
2.“戛戛乎陈言务去”语出 (朝代) (作者)《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2分)
3.这段文字说明了“填词”应坚持什么原则?(2分)
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题。(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人 惟求 旧 物 惟求 新 新 也者 天 下 事物 之 美 称也 而 文 章一 道 较 之他 物 尤 加倍 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 (李渔《闲情偶寄》)
2.“戛戛乎陈言务去”语出 (朝代) (作者)《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2分)
3.这段文字说明了“填词”应坚持什么原则?(2分)
1.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2.唐代 韩愈
3.追求创新,不落窠臼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结构相似的原则,“人惟求旧”“物惟求新”中间应该断开;根据固定句式“……者……也”,“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中间应该断开;“较”意为“比较”,因此,前后必须有比较的对象。
考点:断句。
点评: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2.
试题分析:不一定必须知道“戛戛乎陈言务去”的出处,可以根据《答李翊书》,可以判断作者是唐代的韩愈。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点评:文学常识部分要想掌握,没有任何窍门,只能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而言本题不会构成任何威胁。同时如果考试过程中遇到了不熟悉的内容,可以从题干中寻求突破口。
3.
试题分析:根据原文“物惟求新”“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最终可以总结为:追求创新,不落窠臼。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注意点 :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