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03:02
- 提问者网友:謫仙
- 2021-12-20 15:03
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连,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延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命运多舛(不顺当) B.扶摇可接(到达)C.天路请缨(做官) D.盛筵难再(第二次)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俨骖骅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B.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爽籁发而清风生 ②控蛮夷而引瓯越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且”字相同 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 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自己的不得志归结于命运不好,不认为皇上不圣明,可见他认识的局限性。B.文中作者并不消沉,既有自我安慰,又有自我鼓励。C.第二段,作者直抒胸臆,深感报国无门,空有报国之志。D.第三段,一声长叹,深感生不逢时,最后诗人洒酒长江,以祭奠天地。6.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 雅:高雅。B.宇文新州之懿范,檐帷暂驻 懿:美好。C.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渚:水中小洲。D.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纡:纡回曲折。7.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访风景于崇阿 B.襟三江而带五湖C.所赖君子见机,知人达命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8.对下列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展示出一幅阔大高远的江南秋景。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动中有静,色中有声,对偶严整。C.“渔舟唱晚”一句,对“雁阵惊寒”,但上句词序有改变,这是为了使句子押韵。D.“渔舟唱晚”一句写湖面,“雁阵惊寒”一句写天上。上下两句,给人一种飘逸脱俗的感觉。9.翻译下列句子。(1)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对这三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了登滕王阁的时间和登楼所见的景色。B.在描写景物时,作者先用自然景致衬托滕王阁的壮美,写阁在山水之间;再写阁高望远,阁在山水之外。C.第三段,作者用“遥襟”二句过渡,收回笔写宴会的“娱游”之乐;笔锋一转,又衬托出“失路之人”的悲凉心情。D.“望长安”“北辰远”,用比喻,写远离京师,才能不能得到发挥的感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12-20 16:22
答案:解析:1、C 2、B 3、C 4.(1)年青的时候虽然失意,晚年也还可以有所作为。 (2)已经遇到钟子期一般的知己,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么羞愧。 5、B 6、A 7、D 8、D 9.(1)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了人们的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 (2)阮籍狂放不羁,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还,这种行为怎么能效法呢? 10、D 提示:1.C(报国) 2.B(“俨”通“严”,整治,“机”通“几”,预兆;“销”通“消”,消散) 3.C(①因果关系,②并列关系,③④副词“将要”)5.B(A中诗人对皇上不能选贤任能实际上非常不满,只是不能明言,另外还存有幻想;C中,并非直抒胸臆,是借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得人荐举;D中第三段属于答谢之辞,并交待作序之意。结尾一句是邀请众人吟诗作赋”之意。) 6.A“雅”应释为“崇高”。 7.D(A项的“风景”指丘陵中的景物,B项“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C项“见机”是“看到细微预兆”的意思。D项“青云”与现代相同。) 8.D(本文属骈体文,鉴赏与诗歌有共同之处。A项考查的是对句子所描写景物的理解,B项考查对手法的赏析,C项考查古代诗文句式特点,D项考查对句子的内容和手法的赏析。从文段含义看,说“飘逸脱俗”不算准确,这里主要写登楼所见之景,与“落霞”句一样,表示出一种阔大和壮美。)10.D(此题应利用注释,首先搞清楚句子内涵,然后依据思路和表现手法对各选项进行审读。D项说用比喻是不对的,作者这里用的是借代手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12-20 17:46
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