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涉及的人物出处含义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8 03:42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2-27 15:12
不为五斗米折腰涉及的人物出处含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2-27 15:35
不为五斗米折腰
古人~,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
来自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释义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例句
古人~,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
古人~,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
来自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释义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例句
古人~,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2-27 16:47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
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庸俗,没有骨气,为利禄所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有骨气
五斗米:是指晋代朝廷中信奉“五斗米道”的权贵。
五斗米道,是原始道教,称张天师道,是东汉末张陵创立的,因从受道者出五斗米
陶渊明
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 2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2-27 16:21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