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鹧鸪天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10:10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2-12 15:30
晏几道鹧鸪天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2-12 16:54
下片写别后思念之深与再逢惊疑之状。作者以自述的方式,吐露了自从分别之后的思念,初遇的情景时常浮现眼前。有多少回自己在睡梦里与恋人欢聚相见。今天真得重逢了,却又难以相信这是真的,所以点亮银灯,一次又一次地照看,唯恐还是在睡梦里相见。剩把,更把。银釭(gāng刚),银质的灯台,代指灯。“今宵”二句语本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也有人认为是创造性地引用了“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之意。”(《野客丛书》)。明·沈际飞认为“末二句惊喜俨然。”(《草堂诗余正集》),而清·陈廷焯则说,“‘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视永叔之‘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倚阑无绪更兜鞋’等句,雅俗判然矣。”(《白雨斋词话》卷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2-12 18:15
都是姓晏。晏殊是父亲。晏几道是儿子。两个人的作品都属于婉约派。晏殊的词体现的全是贵族生活情怀,晏几道的则注重于个人感情的表达。 答案补充 我再说两句。得不得分不重要,希望对你有帮助。不过以下观点都是我个人观点。需要你斟酌。相同点:同属于婉约派。由于父子二人皆出身于贵族之家,又一生平坦,所以他们的词令几乎没有悲苦之作。大都是触景生情即时而作。言辞清丽而又不空洞。言之有物,而且写词都是出于真情实感,不是为了应酬虚伪而作。皆善于写情景交融的词句,有深沉之感而又不无病呻吟。能触动人内心深处的忧伤情怀。取材几乎都是根据一定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思想上很少有伤春悲秋之感。讲的都是存在于身边的一些哲理。不同点:晏殊受唐五代传统影响较多,所以即使作词有自己的风格,还是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框架。而且写作内容相较于儿子比较单一。晏几道的文学造诣略胜一筹。辞藻清丽且深沉,创作态度极为认真,在原有风格基础上追求创新,除了对一定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阐述哲理以外。对于自身情感的表达也非常到位,本人最喜欢的晏几道的词句就是:从别后,忆相逢。机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