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著名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从属结构一般有哪些 分别起什么作用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20 00:48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05-19 16:02
贝多芬著名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从属结构一般有哪些 分别起什么作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5-19 16:33
旋律是横向的,音符一个接着一个。“结构是附加在这个音符线上的东西。取得结构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和声(harmony)。一个人不能给自己的声音配上“和声”,他需要一位朋友与他一起唱,或者需要一把吉他来弹拨。你如果在淋浴时歌唱,就必须与一位朋友一同淋浴才能有和声。和声使乐曲具有深度;这很像透视法使绘画作品具有深度一样。旋律是一连串乐音,而和声却是同时响起的乐音,过去认为最相关的乐音,而实际上是悦耳的相关乐音的一种结合。
在用旋律加和弦构成的音乐作品中,和弦往往是由“协和”(consonant)音——即听起来悦耳的、平和的、不刺激人的、稳定的乐音——所组成的。但是,和弦也可以用音级不断变化、确实刺耳的乐音——即“不协和的”、“活跃的”、“不平稳的”乐音所组成,这种不协和的和弦被作曲家用来制造紧张状态,而协和的和弦则被用来缓解这种紧张状态、从一个和音到另一个和音的前后律动,就是和声的全部内涵。
在主音音乐中使用和声是结构的一种类型,但它不是唯一的类型。使用“复调”(counterpoint),又名“对音符”(即“一个音符对一个音符”的技巧)这一古老的音乐技巧,也可以创造结构。在这种音乐中,取得深度靠的不是给一个旋律增加和弦,而是使一个旋律与另一个旋律叠置起来,从而让人能够同时听到这两个旋律。唱《三只盲人》(Three Blind Micwe)等轮唱歌曲便是采用了简单的复调法。如果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运用这一技巧创作出来的音乐叫作“复音音乐”(polyphonic),“poly”的意思是“许”。
巴赫被人们一致公认为复调法之王(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他是其他许多方面之王),尽管他1685年才出生,那时复调I法已经存在几百年了。事实上,当时首先在意大利,然后在欧洲其他地方,复调法正开始被单一旋律加和弦的主音音乐所补充和/或接替。老是聚集在歌剧院里的意大利人发现。与多旋律复调法相比,歌唱家和听众都更喜欢配上和弦的单一旋律。
复调技巧使人们找出和领会巴赫等作曲家(或者不断涌现并在20世纪创立了回归巴赫学派的近代巴赫/巴洛克式的作曲家)作品中的一个强烈旋律,比找出和领会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单旋律作品中的旋律难得多。在复调法音乐中,仔细聆听一套乐器奏出一个曲调,别的乐器(或“声部”)同时奏出第二个,也许还有第三个曲调,你可以辨认出和跟上这些不同的曲调,它们就在那里。
还有第三个词,既非复音音乐复调法,也非旋律加和弦的主音音乐。它就是“单音音乐”(monophonic)。“mono”的意思即是“一”.这是一个声部的简单音乐——你可以在淋浴时独自唱出一串音符,上千人也可以同时唱出同一串音符。没有和弦,因此也没有和声;没有同步的第二个旋律,因此也没有复调法。1000年前的所有音乐都是单音音乐,包括公元1000年左右的基督教音乐,这种音乐的顶峰是格利高利调式圣歌。
《韦氏大词典》将节奏定义为“音乐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了与乐音向前进行有关的所有因素(如重音、节拍和速度)”。“进行”在这里是个关键词,节奏即是音乐的进行。实际上,节奏这个词是由希腊字“rhein”即“流动”衍生出来的。呼吸有节奏,潮水的涨落、钟表的滴答声以及火车车轮的咔哒声也都有节奏。J.S.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具有“鲜明、有力的”节奏。
我们用脚拍打出的就是节奏,它是“曲调的快慢缓急”。《鸳鸯茶》(Tear for Two)一曲,用脚打出的节拍不同于美国民主党在总统提名大会上百所不厌的《幸福的日子重现》(Happy Days Are Here Again)的节拍。......余下全文>>
在用旋律加和弦构成的音乐作品中,和弦往往是由“协和”(consonant)音——即听起来悦耳的、平和的、不刺激人的、稳定的乐音——所组成的。但是,和弦也可以用音级不断变化、确实刺耳的乐音——即“不协和的”、“活跃的”、“不平稳的”乐音所组成,这种不协和的和弦被作曲家用来制造紧张状态,而协和的和弦则被用来缓解这种紧张状态、从一个和音到另一个和音的前后律动,就是和声的全部内涵。
在主音音乐中使用和声是结构的一种类型,但它不是唯一的类型。使用“复调”(counterpoint),又名“对音符”(即“一个音符对一个音符”的技巧)这一古老的音乐技巧,也可以创造结构。在这种音乐中,取得深度靠的不是给一个旋律增加和弦,而是使一个旋律与另一个旋律叠置起来,从而让人能够同时听到这两个旋律。唱《三只盲人》(Three Blind Micwe)等轮唱歌曲便是采用了简单的复调法。如果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运用这一技巧创作出来的音乐叫作“复音音乐”(polyphonic),“poly”的意思是“许”。
巴赫被人们一致公认为复调法之王(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他是其他许多方面之王),尽管他1685年才出生,那时复调I法已经存在几百年了。事实上,当时首先在意大利,然后在欧洲其他地方,复调法正开始被单一旋律加和弦的主音音乐所补充和/或接替。老是聚集在歌剧院里的意大利人发现。与多旋律复调法相比,歌唱家和听众都更喜欢配上和弦的单一旋律。
复调技巧使人们找出和领会巴赫等作曲家(或者不断涌现并在20世纪创立了回归巴赫学派的近代巴赫/巴洛克式的作曲家)作品中的一个强烈旋律,比找出和领会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单旋律作品中的旋律难得多。在复调法音乐中,仔细聆听一套乐器奏出一个曲调,别的乐器(或“声部”)同时奏出第二个,也许还有第三个曲调,你可以辨认出和跟上这些不同的曲调,它们就在那里。
还有第三个词,既非复音音乐复调法,也非旋律加和弦的主音音乐。它就是“单音音乐”(monophonic)。“mono”的意思即是“一”.这是一个声部的简单音乐——你可以在淋浴时独自唱出一串音符,上千人也可以同时唱出同一串音符。没有和弦,因此也没有和声;没有同步的第二个旋律,因此也没有复调法。1000年前的所有音乐都是单音音乐,包括公元1000年左右的基督教音乐,这种音乐的顶峰是格利高利调式圣歌。
《韦氏大词典》将节奏定义为“音乐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了与乐音向前进行有关的所有因素(如重音、节拍和速度)”。“进行”在这里是个关键词,节奏即是音乐的进行。实际上,节奏这个词是由希腊字“rhein”即“流动”衍生出来的。呼吸有节奏,潮水的涨落、钟表的滴答声以及火车车轮的咔哒声也都有节奏。J.S.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具有“鲜明、有力的”节奏。
我们用脚拍打出的就是节奏,它是“曲调的快慢缓急”。《鸳鸯茶》(Tear for Two)一曲,用脚打出的节拍不同于美国民主党在总统提名大会上百所不厌的《幸福的日子重现》(Happy Days Are Here Again)的节拍。......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