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抄写模板,王之涣凉州词的说课稿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4 15:14
- 提问者网友:寂寞撕碎了回忆
- 2021-05-13 16:41
古诗词抄写模板,王之涣凉州词的说课稿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忧
- 2021-05-13 16:48
古诗两首(《凉州词》《出塞》)说课稿(月文)
一、首先谈谈这堂课目标的定位
根据古诗词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古诗教学的有关描述我确定了三大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3、在学习两首诗的过程中,整合其他边塞诗的资源,引领学生去感受边塞诗特有的雄浑苍凉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边塞诗的兴趣乃至热爱古诗词这朵中华文化奇葩。。
三大目标,层层设置、步步晋阶。目标一,旨在疏通古诗之意思,此为表层解读;目标二,旨在体悟古诗之意味,此为中层解读;目标三,旨在挖掘古诗之意蕴,此为深层解读。由“意思”而“意味”而“意蕴”,方得古诗学习之“三昧”。
二、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 “逐首教学”,找到了两首诗的内在联系。大胆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旁征博引,引用一些相关的诗句。比如在教学“黄河圆上白云间”一句时,我就引用了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因为同是写黄河,但角度不同,所以想象到的也不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写的是气势磅礴,而王之涣的“黄河远山白云间”则奇特。可以说都是经典佳句。在学习“羌笛何须怨杨柳”时我又引用了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
三、举象显情、借象悟情,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怨杨柳”一词化为戍边将士那声声的怀乡情,故园亲人那滴滴的思亲泪。“万里长征人未还”则化为这样的画面:战士们擎着利剑,在沙场上拼杀,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在血泊中;疆的百姓苦不堪言,农田被毁,牛羊被杀,妻离子散。家乡的亲人站在窗前,凝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期盼着,期盼着。……试想,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一、首先谈谈这堂课目标的定位
根据古诗词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古诗教学的有关描述我确定了三大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3、在学习两首诗的过程中,整合其他边塞诗的资源,引领学生去感受边塞诗特有的雄浑苍凉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边塞诗的兴趣乃至热爱古诗词这朵中华文化奇葩。。
三大目标,层层设置、步步晋阶。目标一,旨在疏通古诗之意思,此为表层解读;目标二,旨在体悟古诗之意味,此为中层解读;目标三,旨在挖掘古诗之意蕴,此为深层解读。由“意思”而“意味”而“意蕴”,方得古诗学习之“三昧”。
二、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 “逐首教学”,找到了两首诗的内在联系。大胆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旁征博引,引用一些相关的诗句。比如在教学“黄河圆上白云间”一句时,我就引用了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因为同是写黄河,但角度不同,所以想象到的也不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写的是气势磅礴,而王之涣的“黄河远山白云间”则奇特。可以说都是经典佳句。在学习“羌笛何须怨杨柳”时我又引用了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
三、举象显情、借象悟情,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怨杨柳”一词化为戍边将士那声声的怀乡情,故园亲人那滴滴的思亲泪。“万里长征人未还”则化为这样的画面:战士们擎着利剑,在沙场上拼杀,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在血泊中;疆的百姓苦不堪言,农田被毁,牛羊被杀,妻离子散。家乡的亲人站在窗前,凝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期盼着,期盼着。……试想,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