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性 觉性 与空性之间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2 11:50
- 提问者网友:太高姿态
- 2021-02-21 18:35
请问佛性 觉性 与空性之间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2-21 18:44
这应该是宗教上的问题,怎么跑到这里了?
实际在名词的“事相”上是有区别的。佛性即觉性,指的是人的自我反省觉察的本能,因此这个词针对的是具体的行为和事情,是概念的定义。空性,在佛法上是指无限和无所执著,而不是说空无或没有,是从无常、无我而推导出来的对事物的认识方法和规律的总结,因此针对的是判断形式,也就是思维逻辑上的方法定义。
但是在思维觉悟过程的“理相”上二者也是可以融和的,即以空性的认识态度去理解佛性和觉性,而后知道佛性本是空性的,任何执著于佛性的有或者无、真或者假其实都不符合空性的原则,也就是不符合中道的道理。
简单说即是如此,引申开可能就非常多了,涉及许多东西。追问非常感谢您,再请教您一下:我们的念头是怎么来的?无念的念是否就是念头,无念与无相有区别吗?追答5月3日中午。
您好,这几天没有上网,所以今天刚看到。
念头其实就是思维,根据唯识的道理,结合心理学和医学,是外界的事物,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体等器官的运用,结合心理意识的综合反映,形成了思维。比如看,就是有外界的颜色、形状、物质类型,通过眼睛的视觉反映,进入大脑神经,神经中如果没有这样的概念,我们就会问别人“那是什么?”,或者自己定义猜测一个;如果有了早期的印象(如学习、猜测等),就会继续产生这个概念的加强加深或者推翻。因此在佛教中,认为世界万物的本质不在于它是什么样什么东西,关键是我们如何认识如何理解,所以叫“唯识”。
无念,不是字面意思上的不要有念头不要有想法。在中文的翻译中,常常因为简略性的用词造成歧义。
这里的念是指延伸性联想性的思路。比如面对一块金子,正常的思维认识就是认识出这个东西是金子;但是错误的思维则经常做出与眼前事物环境无关的联想,比如金子有多重,值多少钱,有了钱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做了这些我们可以有什么收获,能不能改善家庭等等……忽然发现,怎么想的那么远了?这就是无意义的念头。
无念,是说心的简单、直接,无杂乱。一切色、声、香、味、触受、感受……只要做到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导我们:如果这样修习,“自我”就不会存在,当“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状态,心的思维只限制在需要的时候,该停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停止,该行动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行动。即不是静如止水,也不是动如波涛,如同水的流动一样,自然、随顺,不去刻意的控制,不执著于任何意念,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这样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无相和无念并不一样,相是指的相状,即事物的外表特征和情况表现、状态。无,是指的不需要执著。简单说,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之中,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其实都受我们自身思维、视野等等的局限而不能真正认识,所以佛法说是无我,也就是没有恒定不变的个体,没有可以清晰认知的事物。无相的概念是让我们不执著于任何事物的表象。
实际在名词的“事相”上是有区别的。佛性即觉性,指的是人的自我反省觉察的本能,因此这个词针对的是具体的行为和事情,是概念的定义。空性,在佛法上是指无限和无所执著,而不是说空无或没有,是从无常、无我而推导出来的对事物的认识方法和规律的总结,因此针对的是判断形式,也就是思维逻辑上的方法定义。
但是在思维觉悟过程的“理相”上二者也是可以融和的,即以空性的认识态度去理解佛性和觉性,而后知道佛性本是空性的,任何执著于佛性的有或者无、真或者假其实都不符合空性的原则,也就是不符合中道的道理。
简单说即是如此,引申开可能就非常多了,涉及许多东西。追问非常感谢您,再请教您一下:我们的念头是怎么来的?无念的念是否就是念头,无念与无相有区别吗?追答5月3日中午。
您好,这几天没有上网,所以今天刚看到。
念头其实就是思维,根据唯识的道理,结合心理学和医学,是外界的事物,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体等器官的运用,结合心理意识的综合反映,形成了思维。比如看,就是有外界的颜色、形状、物质类型,通过眼睛的视觉反映,进入大脑神经,神经中如果没有这样的概念,我们就会问别人“那是什么?”,或者自己定义猜测一个;如果有了早期的印象(如学习、猜测等),就会继续产生这个概念的加强加深或者推翻。因此在佛教中,认为世界万物的本质不在于它是什么样什么东西,关键是我们如何认识如何理解,所以叫“唯识”。
无念,不是字面意思上的不要有念头不要有想法。在中文的翻译中,常常因为简略性的用词造成歧义。
这里的念是指延伸性联想性的思路。比如面对一块金子,正常的思维认识就是认识出这个东西是金子;但是错误的思维则经常做出与眼前事物环境无关的联想,比如金子有多重,值多少钱,有了钱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做了这些我们可以有什么收获,能不能改善家庭等等……忽然发现,怎么想的那么远了?这就是无意义的念头。
无念,是说心的简单、直接,无杂乱。一切色、声、香、味、触受、感受……只要做到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导我们:如果这样修习,“自我”就不会存在,当“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状态,心的思维只限制在需要的时候,该停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停止,该行动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行动。即不是静如止水,也不是动如波涛,如同水的流动一样,自然、随顺,不去刻意的控制,不执著于任何意念,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这样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无相和无念并不一样,相是指的相状,即事物的外表特征和情况表现、状态。无,是指的不需要执著。简单说,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之中,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其实都受我们自身思维、视野等等的局限而不能真正认识,所以佛法说是无我,也就是没有恒定不变的个体,没有可以清晰认知的事物。无相的概念是让我们不执著于任何事物的表象。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