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5 23:58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3-05 06:48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3-05 07:59
问题一:请你结合图形说一说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长方形面积:a×b+a×c
也可是a×(b+c)
所以a×(b+c)= a×b+a×c问题二:如何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乘法分配律 一、创设情境,明确意义
初涉乘法分配律,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关键是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因此,教学时首先要创设情境。如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出示题目:“美术兴趣小组同学去年买了12套水彩笔,每套7.5元;今年又有8人参加,也想买同样的水彩笔,请你算一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学生列出两种算式:(1)12×7.5+8×7.5;(2)(12+8)
×7.5。接着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含义,第一个算式的含义学生都会说出来;第二个算式的含义经过思考交流后,也很快明朗,并通过比较发现两个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有了这样的思考过程就不再是单独地学习一个公式,而是给这个公式赋予了一个鲜活的、熟悉的情境,因为他们有过购物的经验。接着,再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情境为105×7.5
-
5×7.5编一道题。学生很快达成共识:买105套水彩笔,每套7.5元,后来退回5套,一共要用去多少元?再提出“一共买了多少套?一共用去了多少钱’’的问题时,学生立即得出答案:100套,750元。接下来教师板书105×7.5-5×7.5=(105—5)×7.5这个算式,并问:“该怎样理解?”学生们议论纷纷,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通过这样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的教学,学生能够在理解公式意义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通过对比,强化认识
在乘法分配律学习运用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不是运用乘法分配律却误当乘法分配律运用的错误。如在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时,有些学生把分配律简单地理解为两积求和,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为此,我设计了下面两道练习:(1)47×88+53×88;(2)47×88+53×89。在做题之前,我先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何异同,然后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它们的相同点是:这两道题都是两积求和;不同点是:在第(1)题两积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第(2)题中没有相同的因数。这时再让学生与乘法分配律相对照,可以清楚地发现第(1)题符合乘法分配律,而第(2)题不符合。这样就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两积求和时要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有相同的因数。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学生特别容易混淆。为此,我常设计组题进行对比练习。(40+4)×25与(40×4)×25、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通过对比,学生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结合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通过两题中条件的对比,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加强了记忆。
三、变化条件,强化感知
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感性材料有目的、有程序地观察,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我选取下面两道题进行有目的地训练:(1)99×38+38;(2)46×38+54×39。这两道题粗略地一看,好像无法用乘法分配律解答,但认真观察后不难发现第(1)题中的括号后面可以看成99x38+38xl。这里运用了“一个数同1相乘仍得原数”这一原理,使新旧知识得以联系,恰当运用,提高解题能力。第(2)题实际上就是前面我们说它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通过观察可见加号前后分别是46×38和54×39,而且46+54=100,很容易地想到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算,但没有相同的因数,怎么办?看似“山重水......余下全文>>
也可是a×(b+c)
所以a×(b+c)= a×b+a×c问题二:如何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乘法分配律 一、创设情境,明确意义
初涉乘法分配律,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关键是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因此,教学时首先要创设情境。如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出示题目:“美术兴趣小组同学去年买了12套水彩笔,每套7.5元;今年又有8人参加,也想买同样的水彩笔,请你算一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学生列出两种算式:(1)12×7.5+8×7.5;(2)(12+8)
×7.5。接着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含义,第一个算式的含义学生都会说出来;第二个算式的含义经过思考交流后,也很快明朗,并通过比较发现两个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有了这样的思考过程就不再是单独地学习一个公式,而是给这个公式赋予了一个鲜活的、熟悉的情境,因为他们有过购物的经验。接着,再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情境为105×7.5
-
5×7.5编一道题。学生很快达成共识:买105套水彩笔,每套7.5元,后来退回5套,一共要用去多少元?再提出“一共买了多少套?一共用去了多少钱’’的问题时,学生立即得出答案:100套,750元。接下来教师板书105×7.5-5×7.5=(105—5)×7.5这个算式,并问:“该怎样理解?”学生们议论纷纷,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通过这样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的教学,学生能够在理解公式意义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通过对比,强化认识
在乘法分配律学习运用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不是运用乘法分配律却误当乘法分配律运用的错误。如在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时,有些学生把分配律简单地理解为两积求和,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为此,我设计了下面两道练习:(1)47×88+53×88;(2)47×88+53×89。在做题之前,我先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何异同,然后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它们的相同点是:这两道题都是两积求和;不同点是:在第(1)题两积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第(2)题中没有相同的因数。这时再让学生与乘法分配律相对照,可以清楚地发现第(1)题符合乘法分配律,而第(2)题不符合。这样就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两积求和时要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有相同的因数。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学生特别容易混淆。为此,我常设计组题进行对比练习。(40+4)×25与(40×4)×25、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通过对比,学生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结合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通过两题中条件的对比,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加强了记忆。
三、变化条件,强化感知
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感性材料有目的、有程序地观察,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我选取下面两道题进行有目的地训练:(1)99×38+38;(2)46×38+54×39。这两道题粗略地一看,好像无法用乘法分配律解答,但认真观察后不难发现第(1)题中的括号后面可以看成99x38+38xl。这里运用了“一个数同1相乘仍得原数”这一原理,使新旧知识得以联系,恰当运用,提高解题能力。第(2)题实际上就是前面我们说它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通过观察可见加号前后分别是46×38和54×39,而且46+54=100,很容易地想到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算,但没有相同的因数,怎么办?看似“山重水......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