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流动性好?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8 03:35
- 提问者网友:人生佛魔见
- 2021-03-17 05:15
为什么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流动性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3-17 05:31
它们的凝固温度区间最小,因而流动性好,分散缩孔少,可以获得致密的铸件。共晶成分合金的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结晶过程从表面开始向中心逐层推进,由于凝固层的内表面比较平滑,对尚未凝固的液态合金流动的阻力小,有利于合金充填型腔。
此外,在相同的浇注温度下,共晶成分合金凝固温度最低,相对来说液态合金的过热度(即浇注温度与合金熔点温度差)大,推迟液态合金的凝固,因此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扩展资料
对可锻性而言,低碳钢比高碳钢好。由于钢加热呈单相奥氏体状态时,塑性好、强度低,便于塑性变形,所以一般锻造都是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锻造时必须根据铁碳相图确定合适的温度,始轧和始锻温度不能过高,以免产生过烧;始轧和温度也不能过低,以免产生裂纹。
铸铁的流动性比钢好,易于铸造,特别是靠近共晶成分的铸铁,其结晶温度低,流动性也好,更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从相图的角度来讲,凝固温度区间越大,越容易形成分散缩孔和偏析,铸造性能越差。一般而言,含碳量越低,钢的焊接性能越好,所以低碳钢比高碳钢更容易焊接。
此外,在相同的浇注温度下,共晶成分合金凝固温度最低,相对来说液态合金的过热度(即浇注温度与合金熔点温度差)大,推迟液态合金的凝固,因此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扩展资料
对可锻性而言,低碳钢比高碳钢好。由于钢加热呈单相奥氏体状态时,塑性好、强度低,便于塑性变形,所以一般锻造都是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锻造时必须根据铁碳相图确定合适的温度,始轧和始锻温度不能过高,以免产生过烧;始轧和温度也不能过低,以免产生裂纹。
铸铁的流动性比钢好,易于铸造,特别是靠近共晶成分的铸铁,其结晶温度低,流动性也好,更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从相图的角度来讲,凝固温度区间越大,越容易形成分散缩孔和偏析,铸造性能越差。一般而言,含碳量越低,钢的焊接性能越好,所以低碳钢比高碳钢更容易焊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3-17 06:54
在铁碳相图中,共晶成分合金流动性最好。
从相图中可以知道,共晶部分的温度最高,液相成分也最高,所以流动性最好。
- 2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3-17 06:21
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流动性好有两方面原因:
1、合金的成分
成分不同的合金结晶特点不同,流动性也有很大差别。铁碳合金共晶合金是在恒温下结晶的,结晶时从表面向中心逐层凝固,已凝固金属的表面比较光滑,对未凝固金属的流动阻碍小,流动性好。特别是共晶合金,熔点最低,因而流动性最好。如ZL102是共晶合金,流动性好。
2、浇注条件
浇注时的温度和浇注压力等对合金流动性有很大影响。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可以延缓合金凝固,提高流动性,如表1-4-1中的铸钢,当温度由1600℃提高到1640℃时,螺旋试样长度从100mm提高到200mm。但温度过高会导致严重氧化,收缩加大,产生缩孔、缩松以及粘砂、粗晶等缺陷。
扩展资料:
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优点
铁碳合金的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强,易于获得尺寸准确、外形完整和轮廓清晰的铸件,不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金属液中的非金属夹渣和气泡易于上浮排出,不易产生夹渣和气孔;流动性好的铁碳合金能很好地补充铸件凝固产生的收缩,不易产生缩孔和缩松。
流动性是指熔融合金的流动能力,它是影响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良好的透气性,或开设足够的排气道,使铸型中的气体易于排出。否则,气体产生的反压也会阻碍金属液流动。另外,铸件的结构,如铸件大小、壁厚和复杂程度等对充型能力也有较大影响。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