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训师的名言,如何评价当前的教育培训行业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4 10:18
- 提问者网友:饥饿走向夜
- 2021-04-13 21:26
关于培训师的名言,如何评价当前的教育培训行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4-13 23:0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拓展培训逐渐在中国发展壮大。由于拓展培训在培训领域所带来的潜在价值和震撼性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不仅培训公司、培训学校、咨询公司、户外运动俱乐部等机构纷纷运用这种培训模式。众多党校和行政学院也都相继引进这种体验式的培训方式,并把它发展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学习模式。这种多维度、宽领域、开放式教学新方法一经应用,便展现出了其无穷的生命力。并受到了众多团体、公司、企业、大专院校的亲睐。由于拓展培训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拓展培训市场的巨大需求,又由于拓展培训市场的管理缺乏。在一段时间里造成了拓展培训行业的混乱无序,一时间鱼目混杂、泥沙俱下。有的说拓展培训就是极限挑战,有的说拓展培训就是魔鬼训练,所以才闹出网上传闻的拓展训练,要求男女队员当众脱去衣裤的“脱衣舞”式训练,美其名曰“放飞心灵”。而有的呢,是把拓展训练做成了公园里,度假山庄里的康体娱乐设施。带给人们的就是好玩、刺激。以上种种,使得人们对拓展培训众说纷纭。到底拓展培训有没有用?到底拓展培训有没有效果?拓展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有效果,过一段时间后就恢复如常,拓展培训只是打鸡血般的强心针。拓展培训只是企业、老板的鼓吹手。看到以上这些,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拓展培训工作,热爱拓展培训事业的我来说,无疑是痛心疾首。拓展训练和以往的传统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不是一味的教授与灌输,拓展训练运用的是切身的体验方式,我们的体验式拓展培训,运用的是“团体动力学原理”强调的是通过时间、空间、事件来激发队员对自身的认识及思考。根据心理学“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在团体中,创设一种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情景,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变化。我们在拓展培训过程中,始终营造一个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团队情景。通过团队积极、健康氛围的感染,影响每一位参训者以达到自我的一种变化。拓展培训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项目,模拟、再现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各种场景,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再现出个人的行为模式。让参训者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相互思想的碰撞,及不同状况下不同行为结果的比较,在团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让自己能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审视、看待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在团体理解、关爱、信任的氛围中修改、完善、发展自己的行为模式,以期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有所助力。很多时候,大家会说拓展培训中所传递的这些道理大家都懂,都知道,可知和行不是一回事,知行合一还需要领悟。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通过陶先生改名,我们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论认识论的转变。从盲目---到“知行合一”---到“行知论”。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他的“行知”认识论对于我们的现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们常说“破万卷书,行万里路”有的时候对一种智慧的了解,一定是要进入其中的。仅靠书本的学习,或是传承,我们所得到是一些理论性的提纯之后的结论,而当你自己深入其中得到的将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能够发现很多的细节。在细节里面你去感悟到的是智慧的质......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