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乐,仁者寿。的解释.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3:24
- 提问者网友:流星是天使的眼泪
- 2021-12-23 11:46
知者乐,仁者寿。的解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12-23 12:25
追求快乐,期盼长寿,自然是人之常情。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快乐又同时健康长寿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知者乐,仁者寿”。虽说这六个字并不能涵盖获得快乐与长寿的全部要素,但它也确实是快乐长寿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知者,聪明之谓也。知者的聪明不仅表现在他们头脑的灵慧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正确态度上。知者由于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世界,正确地对待自己,因此总是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广阔的胸襟以及豁达、恬适的心境。这样,也就能常常津津有味地品尝着人生快乐。举个例子来说吧,古往今来,人们常常十分形象地将人到老年比之为夕阳时分,夕阳它既有晚霞盈天十分壮观的一面,又有日之欲落白昼将尽的一面。不同的人生态度,对此自然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晋人李密看到的是日之将落,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悲愁地感叹“日落西山,气息奄奄”。唐代诗人李商隐比之李密有了些进步,他看到了“夕阳无限好”,但同时也感慨“只是近黄昏”,多少流露出人生的大戏即将落幕那种伤感的心绪。到了近代,一些对人生抱有积极态度的知者,他们对夕阳则别有一番感受。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教授,在他51岁生日之时,也想到了黄昏,但他是用“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表现自己积极、进取、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建筑学家宋融,也是这样看待夕阳,说“夕阳无限好,何须论黄昏”。叶剑英元帅面对夕阳则高唱“满目青山夕照明”,忘记了黄昏,忘记了老之将至,不停地进取,不止地追求,表现出一个革命家的磊落胸怀与高尚情操。同样是夕阳,而真正享受到夕阳的融融乐趣,换句话说真正品尝到晚年生活陶陶快乐的,不正是那些对人生抱有积极态度的知者吗?知者,想得开,看得开,知者乐,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可以说随处可见。
仁者,爱人之谓也。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直截了当地回答:“爱人”。仲弓问“仁”,孔子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仁”,孔子回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这些回答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所说的“仁”,就是以一颗仁爱之心去爱人,去尊重人、体贴人、关心人、帮助人,自己有成绩,要帮助别人也有成绩,自己富裕要帮助别人也富裕起来。人与人之间,这般的相亲相爱,这样情感沟通、心灵交融,大家不都会生活在温暖与快乐之中吗?人到老年,常想到将一颗仁爱之心奉献给别人,这样,生活安祥,内心充实,情绪开朗,心境和畅,怎么会不延年益寿呢?明代吕坤所撰的《呻吟语》说:“仁者寿,生理完也”,也是说,“仁者”,心理状态与生命机理比较完善,当然更有益于益寿延年。“仁者寿”,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据王充的《论衡》记载,文王90岁,武王93岁,尧帝118岁,舜帝110岁。如果说,古人的年龄因年代久远也许不大准确,现代十分翔实的资料,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前几年,我国评选出的286名8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他们长寿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热爱生活、待人宽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得出的结论:也是品性善良的人健康长寿。
知者乐的“知”,概言之,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仁者寿的“仁”,要言之,是将仁爱之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他人。咱老了,如果也能将这“知者乐,仁者寿”六个字,牢记于心,付诸行动,咱们的晚年生活不是也能做到既有意义,又有乐趣,且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吗?
知者,聪明之谓也。知者的聪明不仅表现在他们头脑的灵慧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正确态度上。知者由于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世界,正确地对待自己,因此总是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广阔的胸襟以及豁达、恬适的心境。这样,也就能常常津津有味地品尝着人生快乐。举个例子来说吧,古往今来,人们常常十分形象地将人到老年比之为夕阳时分,夕阳它既有晚霞盈天十分壮观的一面,又有日之欲落白昼将尽的一面。不同的人生态度,对此自然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晋人李密看到的是日之将落,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悲愁地感叹“日落西山,气息奄奄”。唐代诗人李商隐比之李密有了些进步,他看到了“夕阳无限好”,但同时也感慨“只是近黄昏”,多少流露出人生的大戏即将落幕那种伤感的心绪。到了近代,一些对人生抱有积极态度的知者,他们对夕阳则别有一番感受。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教授,在他51岁生日之时,也想到了黄昏,但他是用“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表现自己积极、进取、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建筑学家宋融,也是这样看待夕阳,说“夕阳无限好,何须论黄昏”。叶剑英元帅面对夕阳则高唱“满目青山夕照明”,忘记了黄昏,忘记了老之将至,不停地进取,不止地追求,表现出一个革命家的磊落胸怀与高尚情操。同样是夕阳,而真正享受到夕阳的融融乐趣,换句话说真正品尝到晚年生活陶陶快乐的,不正是那些对人生抱有积极态度的知者吗?知者,想得开,看得开,知者乐,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可以说随处可见。
仁者,爱人之谓也。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直截了当地回答:“爱人”。仲弓问“仁”,孔子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仁”,孔子回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这些回答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所说的“仁”,就是以一颗仁爱之心去爱人,去尊重人、体贴人、关心人、帮助人,自己有成绩,要帮助别人也有成绩,自己富裕要帮助别人也富裕起来。人与人之间,这般的相亲相爱,这样情感沟通、心灵交融,大家不都会生活在温暖与快乐之中吗?人到老年,常想到将一颗仁爱之心奉献给别人,这样,生活安祥,内心充实,情绪开朗,心境和畅,怎么会不延年益寿呢?明代吕坤所撰的《呻吟语》说:“仁者寿,生理完也”,也是说,“仁者”,心理状态与生命机理比较完善,当然更有益于益寿延年。“仁者寿”,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据王充的《论衡》记载,文王90岁,武王93岁,尧帝118岁,舜帝110岁。如果说,古人的年龄因年代久远也许不大准确,现代十分翔实的资料,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前几年,我国评选出的286名8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他们长寿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热爱生活、待人宽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得出的结论:也是品性善良的人健康长寿。
知者乐的“知”,概言之,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仁者寿的“仁”,要言之,是将仁爱之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他人。咱老了,如果也能将这“知者乐,仁者寿”六个字,牢记于心,付诸行动,咱们的晚年生活不是也能做到既有意义,又有乐趣,且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12-23 13:13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