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 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空格后面的为什么需要翻译为,我不能忍受看到他的穷困窘境。而不是以为我不能忍受看到他到达穷困的地方。??从哪里看出要义为前者?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2 06:18
- 提问者网友:美人性情
- 2021-03-01 16:1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3-01 16:36
吾不忍梦得之穷。这是一个正常的主谓句:我 (主)| 不忍心于(谓) |刘梦得去那么偏远的地方(宾)。不含有“不以为”的成分。
于是,将“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一句解释为: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而且梦得的老娘还活着,我不忍心梦得去那么荒僻的地方,没有更好的言辞向母亲大人解释这件事;况且说千道万也没有母子都得去的道理。——合乎文意。
补充一句:有的人将“吾不忍梦得之穷”解释为:我不忍看到梦得的穷困,将“之”理解为助词“的”了,是不准确的。这里的“之”是动词“去”的于是。梦得之穷:梦得去荒僻的播州。
于是,将“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一句解释为: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而且梦得的老娘还活着,我不忍心梦得去那么荒僻的地方,没有更好的言辞向母亲大人解释这件事;况且说千道万也没有母子都得去的道理。——合乎文意。
补充一句:有的人将“吾不忍梦得之穷”解释为:我不忍看到梦得的穷困,将“之”理解为助词“的”了,是不准确的。这里的“之”是动词“去”的于是。梦得之穷:梦得去荒僻的播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3-01 17:38
没看懂什么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