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的什么感情
答案:4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1 15:17
- 提问者网友:动次大次蹦擦擦
- 2021-03-30 17:39
观潮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的什么感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3-30 19:19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观潮节,民间节日。流行于浙江杭州和嘉兴地区。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浙江钱塘江有大潮,涨潮时,浪涛排山倒海,气势十分壮观。
南宋时已有此节。杭州人十一日起就有观潮的,十六、十八倾城而出,从庙子头到六和塔,沿江楼房均被租赁当作看位观潮。清初以来,因河流改道,观潮已移到嘉兴海宁。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
参考资料观潮_百度百科
观潮节,民间节日。流行于浙江杭州和嘉兴地区。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浙江钱塘江有大潮,涨潮时,浪涛排山倒海,气势十分壮观。
南宋时已有此节。杭州人十一日起就有观潮的,十六、十八倾城而出,从庙子头到六和塔,沿江楼房均被租赁当作看位观潮。清初以来,因河流改道,观潮已移到嘉兴海宁。
扩展资料
《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
参考资料观潮_百度百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3-30 22:33
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 2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3-30 21:33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 3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3-30 20:21
观潮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的热爱的真挚感情。
原文(部分):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六七米高的白色成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扩展资料:
《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观潮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