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4-28 05:11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04-28 05:18
- 1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4-28 08:46
厌食是7岁以下儿童常见的症状。不良饮食习惯、家长溺爱和微量元素缺乏是引起儿童厌食的主要原因。长期厌食多伴有体重不增或减轻,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那么,怎样增进孩子食欲呢?
1、改善饮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每天按时就餐,孩子吃饭时要和家庭其他人员一块吃。
2、注重饮食的花色品种,吸引孩子的食欲。同时讲究烹调技术。当孩子不吃肉,可做成水饺或馄饨;不吃豆腐,就做成卤干;不吃鱼,可做成鱼丸;尽可能使孩子膳食营养达到粗细晕素搭配的“均衡饮食”。
3、给孩子一份多样的食物,并把各种晕素食物混在一起,逐渐培养孩子粗食杂粮都吃的习惯,这样可以纠正孩子挑食和偏食的坏毛病;
4、要让吃饭时间成为安静快乐的时刻。家长不要采取哄骗、恐吓等手段强迫孩子进食,更不能在吃饭时教训小孩子--孩子越是紧张,吃得越少。
5、孩子吃得好的时候,对他要多加注意,适当表扬;而他拒食的时候则要对他少加注意,有时孩子想要以绝食物来赢得关注。
6、不要给调料过多或盐分过多的食物,尽量少给零食,不要用饮料在吃饭前填满孩子的肚子。
7、补充适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厌食儿童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缺铁和缺锌。因此,对厌食儿童应常规检测头发中铁、锌和血液中铁、锌的含量;若这两项指标偏低,需要给予服用铁锌制剂,一般连用1-2个月,随着缺铁和缺锌的纠正,孩子的食欲就会大为改善。
第三代蛋白锌新稀宝牌锌硒宝:以蛋白锌为代表。蛋白锌,口感好,香酥可口。从蛋白提取,锌的含量很低,几乎和食物的含锌量相当,绝对安全,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可饭前服用。它的活性高,可有效促进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且不会拮抗钙铁等营养素的吸收,从而最终达到使人体从膳食来补充各种营养素的效果。蛋白锌,纯生物剂,高活性易吸收,见效快。且安全无任何激素及毒副作用,非常有利于钙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
可以到淘宝网搜索店铺 “山东新稀宝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专卖店” 咨询掌柜衣恋时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 2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4-28 07:10
孩子到三岁左右,就引导他乖乖地坐着吃饭,不可边吃边玩。
孩子吃饱了,就不要再硬塞给他吃。
家庭成员都共同遵守餐桌规矩,例如大家关注谁还没坐到餐桌边,让孩子感受到不光是在用餐,还能愉快地享受用餐时光,围着餐桌边吃边交流情感。
进餐时尽可能排除引发孩子玩的因素,并尽可能将看电视与吃饭时间错开。这也需要父母能以身作则。
问题二:挑食
原因分析:
孩子挑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开始学着自己作决定,想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食物。如果孩子因身体原因(不适或胃口不好),偶尔对某种食物有过反感或不良的体验,有可能会造成对某种食物的拒绝。成人如果在孩子饮食上过度迁就也会养成孩子的挑食。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是沿袭家庭的饮食习惯,所以当孩子挑食的时候,父母要想想自己是否挑食?
对症下药:
1.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与大人一样,选择食物也有好恶之分。可以允许孩子有一定的选择权。如何让孩子选择呢?在此提供几个小绝招:
营造温馨用餐气氛,共同布置餐桌,让孩子选择安排餐具、座位。进餐时有轻松的交流。
对某一食物挑食,母亲可以采用一些建议的口吻或说话技巧(例:先吃什么后吃什么,吃三口或两口,可以和某种菜混在一起吃),但是允许选择决不是迎合孩子的挑食。有些父母常常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问他想吃什么好菜,这无疑是教他学会挑食。允许选择一般是在孩子自己提出不愿吃的时候。
2.如果孩子因身体的原因引起食欲和胃口的变化,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担心和着急,细心观察,调整饮食,过一阶段自然会好的。
3.时常启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可以用小故事启发孩子,例:某某就是吃了什么,才长得高,成了冠军;某某动画明星,很喜欢吃鸡蛋才有本事。或者父母用赞赏的表情诱发孩子食欲。
4.细心的母亲在食物设计和烹饪技巧上要尽可能有变化。当孩子不喜欢某种食物时要分析烹饪中是否有问题,例如,不要一连几天重复同一种食物,食物一定要有变化,可以将孩子喜欢的食物和不喜欢的食物搭配起来。
5.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及时鼓励。在孩子食欲好的时候纠正挑食。
问题三:吃饭少
原因分析:
运动量不足,消耗少,缺乏饥饿感。
零食和饮料吃得过多,对正餐没有兴趣。
确实是胃口小,同时,孩子在生长中也存在着阶段性的调整,例如三岁孩子会出现一段时期的食欲较小,属生理性的调整。
对症下药:
1.让孩子决定自己的饭量,不要硬逼着孩子完成母亲规定的标准定量。让孩子独立用餐,稍大些的孩子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就餐时间,或自己规定饭量。
2.可以请孩子的同伴来聚餐。
3.限制零食,一是数量上,二是时间上(进餐前一小时不吃零食)。
4.每天必须给孩子一定的运动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化)。
5.对于突然饭量减少的孩子,母亲要细心观察,是否有胃部不舒服,还是情绪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地解决。
问题四:吃饭慢
对症下药:
1.孩子生来就是"慢郎中"性格,生性如此,父母不必一再催促。
2.进餐细嚼慢咽是好事,有助于孩子健康。
3.孩子没有食欲,吃吃停停,注意力转移,或是碰到不喜欢吃的食物。
对症下药:
1.前两类情况不是问题,但要注意不要使食物凉了,可以采取少盛再添的方法。
2.没有食欲就让孩子少吃。
3.要注意烹饪的食物使孩子喜欢,易于孩子咀嚼。
友情提醒:
一、尽量保持进餐时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是增进孩子食欲的基本条件。孩子拒绝进食,绝对不能强逼他,不妨让他走开,孩子是不会让自己每一顿都饿着的,只要坚决不给他吃零食,等他下一顿饭再回到餐桌边就会大吃一顿,这比唠唠叨叨数落而后没有效果要强得多,如果不起作用,则要进行原因分析,参照以上的几种进餐状况研究特定的解决方法。
二、幼小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指导,但不要给予过多的建议、提醒和催促,不要忙着给孩子喂饭和夹菜,不要令孩子知道饭桌上任性能引人注意。
三、不要期望孩子每一顿的食量一样,成人也会因心情不同而吃多吃少,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四、不要拿着饭碗跟着迁就孩子,要让他们知道吃饭就必须到餐桌上,但切勿把气氛搞得严肃可怕。
五、进餐时要关注孩子的咀嚼能力,既有利于消化,同时咀嚼也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因素。研究认为,咀嚼时咬肌反复收缩、弛张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咀嚼运动使口腔各种感觉器官兴奋,促进智力发育。另外,咀嚼促使消化道的一些分必物增加,可以刺激支配学习和记忆的海马神经元。
- 3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4-28 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