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菩萨化身成人表现的和人一样有入胎之迷?假如化身成动物,人看这些化身的动物是不是也很愚痴?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3 19:34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1-22 21:34
诸佛菩萨化身成人表现的和人一样有入胎之迷?假如化身成动物,人看这些化身的动物是不是也很愚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1-22 23:13
大乘佛菩萨化身成人不会有入胎之迷。凡夫执着身相为我,所以会有隔阴之迷;佛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所以法界一切无不为佛菩萨身,胎儿与法界比小之又小,佛菩萨岂会因如此小身而入胎即迷。就好比人粉身碎骨会死,但指尖被针刺一下一点事儿都没有。凡夫入胎,如粉身碎骨;佛菩萨入胎,如指尖针刺。从事相上看一样,但做用完全不同,全在看胎儿完全为我,还是胎儿只如我指。胎儿完全为我是凡夫,胎儿只如我指是佛菩萨。
佛菩萨化身成动物也是为了渡众生。可以渡人,也可以渡畜牲。
渡人:《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
渡畜牲:《印光法师文钞: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僧在五台,遇一异僧,出一函,嘱交薄荷,未言地址。一日过卫辉,见一群小儿呼薄荷。僧问薄荷何在。小儿指墙下所卧之猪曰:“这不是?”僧取书呼薄荷掷之,其猪人立,以两蹄接而置口中,便立化。方知此猪乃菩萨所现。其屠所杀甚多,若其猪至薄荷前,则便任其宰杀,了不逃走叫呼,故其屠爱惜薄荷。凡欲杀猪,牵薄荷至其猪边围绕之,则直同杀死者一般,以故多年养而不杀。以其猪清洁,爱食薄荷,故以为名。初其僧受异僧之函而去,于途中思之,此函将投何所,乃私拆其封。大意谓,度众生若得度脱,即当速返,免致久则迷失。僧异之,复为封讫,至是方知薄荷乃大菩萨也。绕猪一匝,而群猪即证无生法忍。其威德神力,岂可思议乎哉?
佛菩萨化身动物也要比人聪明多了,但不会象人一样把聪明表现出来,只是在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事。正所谓应机说法,哪怕当头棒喝,应机之人也会开悟。就象第一个例子,菩萨所化之雁与众同飞,谁能看出是菩萨?但应机堕下,即达到渡生的目的,期间可曾做过与其它大雁不同的事象?
末法时期众生福薄,佛菩萨不会以佛身菩萨身应化的世间。但不能说世间就没有佛菩萨了,佛菩萨慈悲,怎会舍末法众生而去,他们会化身我们身边普通的人、事、物来渡化我们,我们所遇之顺境、逆境都可能是佛菩萨特意创造出来点化我们的,所以我们要把所遇所有善缘、恶缘都看为是增上缘来增加我们的德行、操守以早日出离六道。
净空法师有一句话说的好:我们要只把自己看作凡夫,周围一切都是佛菩萨。一切人、事、物在日常中与我们产生的交集,都是佛菩萨在渡化我们。
我们以这种心态去修行,就会坦然面对一切,并感激我们所遭受的所有善恶之缘。
佛菩萨化身成动物也是为了渡众生。可以渡人,也可以渡畜牲。
渡人:《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
渡畜牲:《印光法师文钞: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僧在五台,遇一异僧,出一函,嘱交薄荷,未言地址。一日过卫辉,见一群小儿呼薄荷。僧问薄荷何在。小儿指墙下所卧之猪曰:“这不是?”僧取书呼薄荷掷之,其猪人立,以两蹄接而置口中,便立化。方知此猪乃菩萨所现。其屠所杀甚多,若其猪至薄荷前,则便任其宰杀,了不逃走叫呼,故其屠爱惜薄荷。凡欲杀猪,牵薄荷至其猪边围绕之,则直同杀死者一般,以故多年养而不杀。以其猪清洁,爱食薄荷,故以为名。初其僧受异僧之函而去,于途中思之,此函将投何所,乃私拆其封。大意谓,度众生若得度脱,即当速返,免致久则迷失。僧异之,复为封讫,至是方知薄荷乃大菩萨也。绕猪一匝,而群猪即证无生法忍。其威德神力,岂可思议乎哉?
佛菩萨化身动物也要比人聪明多了,但不会象人一样把聪明表现出来,只是在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事。正所谓应机说法,哪怕当头棒喝,应机之人也会开悟。就象第一个例子,菩萨所化之雁与众同飞,谁能看出是菩萨?但应机堕下,即达到渡生的目的,期间可曾做过与其它大雁不同的事象?
末法时期众生福薄,佛菩萨不会以佛身菩萨身应化的世间。但不能说世间就没有佛菩萨了,佛菩萨慈悲,怎会舍末法众生而去,他们会化身我们身边普通的人、事、物来渡化我们,我们所遇之顺境、逆境都可能是佛菩萨特意创造出来点化我们的,所以我们要把所遇所有善缘、恶缘都看为是增上缘来增加我们的德行、操守以早日出离六道。
净空法师有一句话说的好:我们要只把自己看作凡夫,周围一切都是佛菩萨。一切人、事、物在日常中与我们产生的交集,都是佛菩萨在渡化我们。
我们以这种心态去修行,就会坦然面对一切,并感激我们所遭受的所有善恶之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1-23 00:36
也许吧
,有可能
,有可能
- 2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1-22 23:38
诸佛菩萨化身成动物也是有动机的,他的动机仍然在度化众生。他慈悲、忍辱,不同于一切众生,他们会令一切众生欢喜。众生见之不会觉得恐惧,也不会觉得它愚痴,化缘尽即去。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