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设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9 19:37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4-09 03: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敢怒敢言的马寅初叶永烈 未名湖的湖水是平静的,北京大学却从来不平静。每当我回忆起母校,脑海中常浮现三位命运坎坷的老校长的形象,而北京大学的历史与他们的命运休戚相关…… 记得,那是1981年。我步入北京医院高干病房,看望作家高士其。病房里是那样的安谧,使高士其那嗯嗯喔喔的“高语”显得格外清晰。突然,从敞开的窗口,传来一阵尖厉的痛叫声,我为之一惊。“是谁?”我问高士其夫人金爱娣。“是马寅初,得了直肠癌,住在隔壁。”金爱娣答道。虽然我知道高干病房是不许随便串门的,但是我在看望了高士其之后,还是向值班护士提出:“我要去看看303房的马寅初先生。”“你是他的什么人?”值班护士问道。“我是他的学生。”我一边说,一边掏出我的工作证。“他正病重。你看一下就走。”值班护士终于同意了。白被单拥簇着一张圆脸,光秃的头颅上只有几根稀疏的白发,虽然20多年没有 见过他,我还是一眼就认出这位年已99岁的老校长。病魔正折磨着他,他的脸还显得往日那般和善。可惜,他已耳聋目眩,无法交谈。我大声地在他耳边喊道:“马老,我是您的学生!”他,微微一笑,颔之而已。我向老校长深深一鞠躬,轻轻退出病房,默默祝愿他早日康复……1957年,我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时,领到《迎新手册》,首页便是校长马寅初写的《热烈欢迎新同学》。在开学典礼上,我见到了他,矮矮胖胖的个子,身体非常结实。他用一口“绍兴官话”向同学们讲话,他的脸像弥来佛似的,总是笑嘻嘻的。宿舍31斋的的走廊里挂着《光明日报》。1959年,我吃惊地在《光明日报》上,看到连篇累牍的“批判”马寅初人口论的文章。不久,就连大饭厅的墙上,也贴出“批判”大字报。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的大字标题:“马老,你是哪个‘马’家--马克思还是马尔萨斯?”也就在这时,我读到马老发表在《新建设》杂志上的反驳文章,他“明知寡不敌众”,却“单身匹马,出来应战”。最使我感动不已的是,他身陷重围之际,依然念念不忘北大的学生:“我平日不教书,与学生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总想以行动教育学生,我总希望北大的一万零四百名学生在他们求学的时候和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要知难而进,不要一遇困难便低头。……”此后,虽然马老被撤掉北大校长之职,但是他的“不屈不淫”,他的“敢言敢怒”,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真理是时间的儿子。只有发现真理而又敢于坚持真理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选自2007.12《名人传记》,有删改)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看望作家高士其时偶尔知道了自己的老师马寅初,于是怀着敬佩之情,又看望了他,这说明马老在学生心中有地位。B.文章特别提到,入学“领到《迎新手册》,首页便是马寅初校长写的《热烈欢迎新同学》”,这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一种自豪感。C.在批判马寅初的大字报中有一个标题,“马老,你是哪个‘马’家――马克思还是马尔萨斯?”写大字报的人是指马克思的“马”。D.从马老反驳的文章和他的战斗经历可以看出,马寅初不但是一个知识渊博、负责任的学者,同时又是一个不向无理者屈服的人。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篇人物传记主要表现的是马寅初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至于他的为人和善,文章只是一笔带过。B.马寅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看清楚我国发展慢是人口增长太快造成的,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办法。C.由学术讨论升级为政治围攻,强加“中国的马尔萨斯”等罪名,出现此种现象,既是马老个人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D.整篇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敢怒敢言反对专制、不屈不淫的知识分子形象。14.“马寅初先生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发现了真理,而且在于勇敢地坚持真理。”他发现了什么“真理”?他又是怎样“坚持真理”的?(6分)答: 15.文末写道,“真理是时间的儿子。”如何理解这句话?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4-09 03:49
12.C(从全文看,马克思是被肯定的,马尔萨斯是被否定的,因而标题中的“马”应该是指“马尔萨斯”)13.D(文章在塑造马寅初这个人物形象时,只用了语言描写,没有行动描写)14.发现“真理”是指: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我国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必然增加太快,发展就会缓慢,也就很难迅速强大。 “坚持真理”指:勇于“单枪匹马,出来应战”,不屈不淫,敢怒敢言,决不向压力及困难低头,坚决与专制独裁以及批判真理的人斗争;处境特别艰难时,仍奋战不息,坚持真理而不惧牺牲生命。(6分,两问各3分,大意符合即可)15.“真理是时间的儿子”是指:真理需要时间及实践的检验;是否是真理,时间及实践可以证明。 马寅初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新人口论”,这个真理却荒谬得遭到了批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人们终于认识到,“新人口论”无比正确,对中国及世界贡献都很大。(6分,“理解”2分,“简析”4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4-09 04:07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