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的作用诗歌,有的人 臧克家 这篇诗有什么好处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5 19:16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4-25 15:58
臧克家的作用诗歌,有的人 臧克家 这篇诗有什么好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拾荒鲤
- 2021-04-25 17:06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先生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先生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从本诗体现出鲁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黑社会主义者进行全面的打击。
作者概括地从鲁迅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上来表现他的伟大。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篇短诗的内容,通篇用了对比的表现方法,题目不写做纪念鲁迅先生而叫做‘有的人’。” 深刻地揭示了为了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整首诗歌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节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节是第二部分;第五、六、七节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的观点。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中,热情赞颂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第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行尸走肉”,他们对外不抵抗,对内压迫人民。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先生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先生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从本诗体现出鲁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黑社会主义者进行全面的打击。
作者概括地从鲁迅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上来表现他的伟大。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篇短诗的内容,通篇用了对比的表现方法,题目不写做纪念鲁迅先生而叫做‘有的人’。” 深刻地揭示了为了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整首诗歌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节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节是第二部分;第五、六、七节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的观点。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中,热情赞颂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第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行尸走肉”,他们对外不抵抗,对内压迫人民。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