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ap里面假人下潜怎么计算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2 00:57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4-01 03:59
c-ncap里面假人下潜怎么计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轮獄道
- 2021-04-01 04:47
质疑一:先天不足的C-NCAP是否科学、公平?
下面是C-NCAP所执行的标准与国际上常见的其他NCAP标准的比较,不难看出,C-NCAP所执行的标准普遍较低:其中,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的碰撞速度比其他国家低了6km/h,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的碰撞速度比其他国家低了8km/h,可变形壁障侧面的碰撞速度也低了5~12km/h不等。根据公式碰撞的动能是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同样质量的物体运动速度从50km/h增加到56km/h,虽然仅仅增加了12%的速度,但是其动能就足足增加了26%!这样,1000kg的撞击力就变成了1260kg的撞击力,足以造成巨大的事故和损失了。
显然,测试的指标越严格,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高,通常也就更加公正些。可见C-NCAP的标准还有一定的欠缺,其有效性应该要扣。也就是说按照C-NCAP标准执行会有欠公平。比如,A车能够抵抗1200kg的冲击力,B车能够抵抗1300kg的冲击力,按照C-NCAP标准,A、B两车都是安全的;而按照其他国家的标准,虽然仅仅相差100kg的承受力,但显然A车并不安全。执行C-NCAP标准明显对B车不公平,这就是执行低标准客观上造成的缺陷。
质疑二:安全带提醒装置凭什么可以获得加分?
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这6款车中有3款车是获得了1分的加分的,具体原因是“*:驾驶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符合C-NCAP规定的要求”,所以予以1分的加分。而这1分的加分实在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有两款车就这样从3星级达到了4星级,上了一个档次。
可问题是,这1分(最高2分)究竟该不该给呢?其实,安全带提醒装置本身并不从物理上增加汽车实实在在的安全性。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安全带提醒装置,驾驶者不管是自愿还是经过提醒后才系上安全带的,只要是系了安全带就获得了相同的安全保护,这样并没有因此而更安全。那么,这个装置的1分是出于对汽车安全性的考量还是为了最后分数好看呢?
——举个例子。假设A车没有提醒装置但本身的安全性较好,得40分为4星;B车本身安全性只有39分只能算3星,可如果有提醒装置而获得加分,也是4星。这样,C-NCAP就认定得分相同的A车和B车的安全性是相同的。可实际上呢?
近年来,召回、真实油耗、满意度调查以及各式各样的碰撞测试等充斥了中国车市,不过,它们往往都变味了:成为了宣传的手段。但愿C-NCAP不要也流于形式。
下面是C-NCAP所执行的标准与国际上常见的其他NCAP标准的比较,不难看出,C-NCAP所执行的标准普遍较低:其中,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的碰撞速度比其他国家低了6km/h,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的碰撞速度比其他国家低了8km/h,可变形壁障侧面的碰撞速度也低了5~12km/h不等。根据公式碰撞的动能是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同样质量的物体运动速度从50km/h增加到56km/h,虽然仅仅增加了12%的速度,但是其动能就足足增加了26%!这样,1000kg的撞击力就变成了1260kg的撞击力,足以造成巨大的事故和损失了。
显然,测试的指标越严格,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高,通常也就更加公正些。可见C-NCAP的标准还有一定的欠缺,其有效性应该要扣。也就是说按照C-NCAP标准执行会有欠公平。比如,A车能够抵抗1200kg的冲击力,B车能够抵抗1300kg的冲击力,按照C-NCAP标准,A、B两车都是安全的;而按照其他国家的标准,虽然仅仅相差100kg的承受力,但显然A车并不安全。执行C-NCAP标准明显对B车不公平,这就是执行低标准客观上造成的缺陷。
质疑二:安全带提醒装置凭什么可以获得加分?
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这6款车中有3款车是获得了1分的加分的,具体原因是“*:驾驶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符合C-NCAP规定的要求”,所以予以1分的加分。而这1分的加分实在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有两款车就这样从3星级达到了4星级,上了一个档次。
可问题是,这1分(最高2分)究竟该不该给呢?其实,安全带提醒装置本身并不从物理上增加汽车实实在在的安全性。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安全带提醒装置,驾驶者不管是自愿还是经过提醒后才系上安全带的,只要是系了安全带就获得了相同的安全保护,这样并没有因此而更安全。那么,这个装置的1分是出于对汽车安全性的考量还是为了最后分数好看呢?
——举个例子。假设A车没有提醒装置但本身的安全性较好,得40分为4星;B车本身安全性只有39分只能算3星,可如果有提醒装置而获得加分,也是4星。这样,C-NCAP就认定得分相同的A车和B车的安全性是相同的。可实际上呢?
近年来,召回、真实油耗、满意度调查以及各式各样的碰撞测试等充斥了中国车市,不过,它们往往都变味了:成为了宣传的手段。但愿C-NCAP不要也流于形式。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