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主要讲什么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05:19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3-25 21:50
楞严经主要讲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3-11 08:54
问题一:《楞严经》主要讲的是什么? 楞严经 boruo.goodweb.cn/article/0082.htm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编译) 楞严经大义(惠空法师主讲) hi.baidu.com/...0.html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著) boruo.goodweb.cn/article2/1472.htm问题二:楞严经主要讲什么内容? 《楞严经》,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蜜帝译。10卷。关于此经的译者,有各种不同传说,大多认为译者般剌蜜帝为中印度人,居广州制止道场,于唐神龙元年(705)从灌顶部中诵出,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房融笔受,怀迪证译。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佛教主要经典之一。清代,章嘉呼图克图等将其译成藏文,并刊有汉、满、藏、蒙四体 合璧的《首楞严经》全帙。在日本,此经亦流传不断。
此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来是藏在龙宫;龙胜菩萨(亦即龙树菩萨之异名)至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经,拜阅之下,叹为稀有,便将全经默诵下来,以利益阎浮提众生;出龙宫后,便将此经诵出,记录下来,呈给王家,王家也把它视为稀有之法宝,珍藏在国库中,并禁止传到外国。虽然此经尚未传到中土,但其威名早已为大家所知;曾有一位梵僧,见智者大师所立之三观,而告诉智者大师说与他们国中的楞严经之意旨相符合;于是智者大师便设了一个拜经台,西向拜经,但拜了十八年,终未得见楞严经(到现在,天台山的拜经台还在)。
话说本经译主般剌密谛,依于愿力,要利益中土之人,第一次身上藏著楞严经东来之时,被守边界的官吏查获,而不许他出境,这反而更激发了他宏法之愿,更加坚定,并且更加精进。他并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将此经携带出境而不被发觉;他用极细的白绢书写此经,然后剖开自己的肩膊,将经文缝藏在其中,等疮口平复之后,再申请出国,海关搜查无疑,才得航海东来。大师于唐中宗神龙元年(西历七0五年)到达广州,那时正好首相房融被贬在广州,房融便请大师住在制止寺,于是剖膊出经,译成汉音,译事完毕,便速回本国,以解除边吏所受之难;由于译主藏经出国,国王因此罪责守边之官吏查缉不严,因此大师译经完成之后,便速即回国,原以自身承当所有罪责。大师如此冒险艰苦,乃至不惜身命荣辱,正是所谓重法轻身,所成功德,不可思议;我国之众生,均沾其法施之益。
[译]:般剌密谛法师所译的,不是将原文译成汉文,而是将梵音的经文用汉字拼出来,由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清河房融 笔受
以下皆截自台北大毗卢寺成观大法师编撰之《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楞严经,众所周知,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为过。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弟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由于本经有这些稀有的特点,因此历来皆被修行者奉为必修的无上圭臬,尤其是对习禅者而言,更是如此。再者,汉传佛寺中,僧众每日早课都必须诵楞严咒,而且历代在打禅七之前,传统上都是要先修七日到七七日的[楞严会],以除魔障。又,以本经中,显密性相上的道理均发挥无遗,故是一部在法门上十分均衡,没有宗派偏倚的圆满法门。因此本经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无上大法宝。也因本经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历来注解楞严经的著作非常丰富。尽管如是,但很令人遗憾的是......余下全文>>问题三:楞严经十卷每一卷的内容概括 大概讲了什么 认真回答哦 第一卷叙阿难因乞食,被摩登伽女用幻术摄入媱席,将毁戒体。如来放光,并勅文殊师利以神咒往护,遂将阿难及摩登伽女来归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悔恨自己一向多闻,道力未全,因而启请宣说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佛告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有诸妄想故有轮转。又告以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能破客尘烦恼,以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云云。
第二卷因波斯匿王之问,显示真性圆明无生无灭本来常住之理。并说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妄见,随业轮转:一、众生别业妄见,二、众生同分妄见。应当抉择真妄,而明五阴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执,显本觉真如,显示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三卷佛对阿难陀就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一一说明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四卷因富楼那之问,显示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但以三种相续:即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诸有为相循业迁流。妄因妄果其体本真。真智真断不重起妄,是故如来证真故无妄。四大本性周遍法界。歇即菩提,不从人得等。
第五卷憍陈如五比丘,优波尼沙陀、香严童子、药王药上二法王子、跋陀婆罗等十六开士、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阿那律陀、周利槃特迦、轿梵钵提、毕陵伽婆蹉、须菩提、舍利弗、普贤菩萨、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优波离、大目犍连、乌刍瑟摩、持地菩萨、月光童子、瑠璃光法王子、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等,各各自说最初得道的方便以显圆通。
第六卷最后观世音菩萨说耳根圆通,以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文殊师利以偈赞叹。佛更为说四种律仪(媱、杀、盗、妄),令离禅魔。
第七卷佛说四百三十九句大佛顶陀罗尼。此即大白伞盖佛顶陀罗尼经。并说安立坛场法则及持诵功德。次因阿难请问修行位次,佛先为说十二类众生(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颠倒之相。
第八卷说明三摩提三种渐次。次明五十七位: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又因文殊问,示经五名,说明经的归趣。因阿难问,说地狱趣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以及鬼、畜、人、仙、修罗、天等七趣,自业所感差别。
第九卷说明三界二十五有之相。次明奢摩他中微细魔事,即五阴魔等。
第十卷说五阴的行阴魔中十种外道(二无因论、四编常论、四一分常论、四有边论、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识阴魔中禅那现境十种魔事。次明五阴相中五种妄想等。
祝吉祥如意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问题四:楞严经说什么 《楞严经》又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楞严经是诸佛之秘密宝藏、修行奇妙之门、解脱迷悟之根本。其经专门开示直指清净一味如来藏真心。此真心本自灵明清净,广大无边,平等如如,绝诸名相,圣凡一体,生佛相同。迷则生死茫茫,悟则顿超轮回。《楞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单译经,历代佛经目录都把《楞严经》归入大乘密部。因为它不属于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盘这五大部中的任何一类,也与《法华》、《维摩》、《胜鬘》及菩萨一类的大乘经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在《楞严经》的卷七里面主要讲述如何建立道场,如何念诵神咒的种种仪轨,佛还宣示了楞严神咒,开示了神咒的种种法力。因此,一般来说《楞严经》在分类时就被划入大乘密部经类。但它的中心思想却是关于清净一味如来藏真心以及诸法实相、万法一心等与诸多大乘显教的学说相同的思想。它既有明显的兼容并蓄的包容特点。又有般若经诸法性空的思想。还包含有华严的三界唯心和十方诸佛,以及十地等菩萨修行的种种十法阶位的内容。并且法华中的诸法实相,开权显实的思想和涅盘经的关于佛性的学说,以及禅定、律仪、咒等大乘佛教关于修行方面等等内容都尽摄无余。《楞严经》以其重理论和实证的经义,成为大乘佛法解证并行的至宝,开启了佛教理论和修行两方面并重的宝库,实为极为圆融的佛法经教。古德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说法,可见其重要性所在。《楞严经》经名的全文,在一切佛经中,是最长的经名。‘大’——是说明此经内容广大不可思议,过去未来和现在,天地万物尽宇宙都包括在其内。‘佛顶’——‘佛’字是印度文‘佛陀’的略称。‘佛陀’的含义是‘觉’。佛证到了宇宙间最高的智慧成果,所以称为‘顶’,这里用‘佛顶’来比喻本经。就是说此经中所讲的道理,最高最深奥,好比佛的头顶,没有任何理论能够超越之上。‘如来’——是‘佛’的另一种称号。如果有人证到佛的境地,就和过去所有的佛一样,没有高下之分别,犹如过去的佛再来一般,其实是不来亦不去。‘密因’——宇宙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因果’二字。即常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明天我们要想结成来日的佛果,今天就首先必须先种下成佛的因(种子)。这个因高深微妙,非是一般人所能理解。因为不能理解,所以认为是一种秘密,其实,诸佛从来没有秘密,有秘密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不能理解罢。‘修证’——‘修’就是一种行为。我们既然明白了这个高深微妙成佛的道理,就必须按照道个道理结合行为去实践它,这个实践的过程就名为‘修’。不但要‘修’,而且还要从‘修’当中去‘证’到最后的结果。这就名为‘修证’。‘了义’——‘了义就是真实的道理;‘不了义’就是方便的说法。进一步说‘了义’就是能够彻底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义理,但这个不在语言文字本身。‘诸菩萨’——‘菩萨’是印度文‘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的含义是‘觉’,‘萨埵’是有情,合起来就是‘觉有情’。但一切众生都因无智慧而迷惑于生死中,不能出离。我们一发成佛的心就是菩萨,‘诸菩萨’就是指发各种心处于不同层次的众菩萨。‘万行’——普通的凡夫,发心修行,出离生死。经过‘菩萨’的阶段,直到最后证到佛果。这中间有千差万别不同的道路,谓之‘菩萨万行’。‘首楞严’——《涅槃经》里释迦释迦牟尼佛世尊解释‘首楞严’三字的含义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这是说的什么意思呢?即是说穷尽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本源,从而证到永恒坚固不坏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学习佛法的最终目的。‘经’——‘经’字有三个意义:一者‘永恒不变’,二者‘方法’,三者‘道路’。即是:‘这是一条......余下全文>>问题五:楞严经讲的是什么 助人智,解宇宙真相。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印顺法师认为它与《圆觉经》、《大乘起信论》属于晚期如来藏真常唯心系的作品。由于《楞严经》内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人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诗句。问题六:楞严经里讲的三科七大是指的什么 三科者,阴界入。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参考六祖坛经)
七大:地,水,火,风,空,六根,识。(参考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个人见解。可以到寺院请问法师,也可先将问题放下,在专心看佛经。日久自知。问题七:大家认为楞严经讲的是什么道理? 10分宇宙真相。1.2.3章主要心在哪?心既是如来藏。4.5.6章主要教怎样修行得三摩地。7.8章主要讲持咒功德和菩萨有五十五位置的修行果位与地狱的十因六果。9.10章讲二十八层天和五十阴魔。
此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来是藏在龙宫;龙胜菩萨(亦即龙树菩萨之异名)至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经,拜阅之下,叹为稀有,便将全经默诵下来,以利益阎浮提众生;出龙宫后,便将此经诵出,记录下来,呈给王家,王家也把它视为稀有之法宝,珍藏在国库中,并禁止传到外国。虽然此经尚未传到中土,但其威名早已为大家所知;曾有一位梵僧,见智者大师所立之三观,而告诉智者大师说与他们国中的楞严经之意旨相符合;于是智者大师便设了一个拜经台,西向拜经,但拜了十八年,终未得见楞严经(到现在,天台山的拜经台还在)。
话说本经译主般剌密谛,依于愿力,要利益中土之人,第一次身上藏著楞严经东来之时,被守边界的官吏查获,而不许他出境,这反而更激发了他宏法之愿,更加坚定,并且更加精进。他并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将此经携带出境而不被发觉;他用极细的白绢书写此经,然后剖开自己的肩膊,将经文缝藏在其中,等疮口平复之后,再申请出国,海关搜查无疑,才得航海东来。大师于唐中宗神龙元年(西历七0五年)到达广州,那时正好首相房融被贬在广州,房融便请大师住在制止寺,于是剖膊出经,译成汉音,译事完毕,便速回本国,以解除边吏所受之难;由于译主藏经出国,国王因此罪责守边之官吏查缉不严,因此大师译经完成之后,便速即回国,原以自身承当所有罪责。大师如此冒险艰苦,乃至不惜身命荣辱,正是所谓重法轻身,所成功德,不可思议;我国之众生,均沾其法施之益。
[译]:般剌密谛法师所译的,不是将原文译成汉文,而是将梵音的经文用汉字拼出来,由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清河房融 笔受
以下皆截自台北大毗卢寺成观大法师编撰之《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楞严经,众所周知,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为过。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弟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由于本经有这些稀有的特点,因此历来皆被修行者奉为必修的无上圭臬,尤其是对习禅者而言,更是如此。再者,汉传佛寺中,僧众每日早课都必须诵楞严咒,而且历代在打禅七之前,传统上都是要先修七日到七七日的[楞严会],以除魔障。又,以本经中,显密性相上的道理均发挥无遗,故是一部在法门上十分均衡,没有宗派偏倚的圆满法门。因此本经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无上大法宝。也因本经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历来注解楞严经的著作非常丰富。尽管如是,但很令人遗憾的是......余下全文>>问题三:楞严经十卷每一卷的内容概括 大概讲了什么 认真回答哦 第一卷叙阿难因乞食,被摩登伽女用幻术摄入媱席,将毁戒体。如来放光,并勅文殊师利以神咒往护,遂将阿难及摩登伽女来归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悔恨自己一向多闻,道力未全,因而启请宣说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佛告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有诸妄想故有轮转。又告以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能破客尘烦恼,以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云云。
第二卷因波斯匿王之问,显示真性圆明无生无灭本来常住之理。并说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妄见,随业轮转:一、众生别业妄见,二、众生同分妄见。应当抉择真妄,而明五阴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执,显本觉真如,显示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三卷佛对阿难陀就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一一说明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四卷因富楼那之问,显示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但以三种相续:即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诸有为相循业迁流。妄因妄果其体本真。真智真断不重起妄,是故如来证真故无妄。四大本性周遍法界。歇即菩提,不从人得等。
第五卷憍陈如五比丘,优波尼沙陀、香严童子、药王药上二法王子、跋陀婆罗等十六开士、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阿那律陀、周利槃特迦、轿梵钵提、毕陵伽婆蹉、须菩提、舍利弗、普贤菩萨、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优波离、大目犍连、乌刍瑟摩、持地菩萨、月光童子、瑠璃光法王子、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等,各各自说最初得道的方便以显圆通。
第六卷最后观世音菩萨说耳根圆通,以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文殊师利以偈赞叹。佛更为说四种律仪(媱、杀、盗、妄),令离禅魔。
第七卷佛说四百三十九句大佛顶陀罗尼。此即大白伞盖佛顶陀罗尼经。并说安立坛场法则及持诵功德。次因阿难请问修行位次,佛先为说十二类众生(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颠倒之相。
第八卷说明三摩提三种渐次。次明五十七位: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又因文殊问,示经五名,说明经的归趣。因阿难问,说地狱趣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以及鬼、畜、人、仙、修罗、天等七趣,自业所感差别。
第九卷说明三界二十五有之相。次明奢摩他中微细魔事,即五阴魔等。
第十卷说五阴的行阴魔中十种外道(二无因论、四编常论、四一分常论、四有边论、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识阴魔中禅那现境十种魔事。次明五阴相中五种妄想等。
祝吉祥如意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问题四:楞严经说什么 《楞严经》又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楞严经是诸佛之秘密宝藏、修行奇妙之门、解脱迷悟之根本。其经专门开示直指清净一味如来藏真心。此真心本自灵明清净,广大无边,平等如如,绝诸名相,圣凡一体,生佛相同。迷则生死茫茫,悟则顿超轮回。《楞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单译经,历代佛经目录都把《楞严经》归入大乘密部。因为它不属于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盘这五大部中的任何一类,也与《法华》、《维摩》、《胜鬘》及菩萨一类的大乘经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在《楞严经》的卷七里面主要讲述如何建立道场,如何念诵神咒的种种仪轨,佛还宣示了楞严神咒,开示了神咒的种种法力。因此,一般来说《楞严经》在分类时就被划入大乘密部经类。但它的中心思想却是关于清净一味如来藏真心以及诸法实相、万法一心等与诸多大乘显教的学说相同的思想。它既有明显的兼容并蓄的包容特点。又有般若经诸法性空的思想。还包含有华严的三界唯心和十方诸佛,以及十地等菩萨修行的种种十法阶位的内容。并且法华中的诸法实相,开权显实的思想和涅盘经的关于佛性的学说,以及禅定、律仪、咒等大乘佛教关于修行方面等等内容都尽摄无余。《楞严经》以其重理论和实证的经义,成为大乘佛法解证并行的至宝,开启了佛教理论和修行两方面并重的宝库,实为极为圆融的佛法经教。古德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说法,可见其重要性所在。《楞严经》经名的全文,在一切佛经中,是最长的经名。‘大’——是说明此经内容广大不可思议,过去未来和现在,天地万物尽宇宙都包括在其内。‘佛顶’——‘佛’字是印度文‘佛陀’的略称。‘佛陀’的含义是‘觉’。佛证到了宇宙间最高的智慧成果,所以称为‘顶’,这里用‘佛顶’来比喻本经。就是说此经中所讲的道理,最高最深奥,好比佛的头顶,没有任何理论能够超越之上。‘如来’——是‘佛’的另一种称号。如果有人证到佛的境地,就和过去所有的佛一样,没有高下之分别,犹如过去的佛再来一般,其实是不来亦不去。‘密因’——宇宙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因果’二字。即常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明天我们要想结成来日的佛果,今天就首先必须先种下成佛的因(种子)。这个因高深微妙,非是一般人所能理解。因为不能理解,所以认为是一种秘密,其实,诸佛从来没有秘密,有秘密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不能理解罢。‘修证’——‘修’就是一种行为。我们既然明白了这个高深微妙成佛的道理,就必须按照道个道理结合行为去实践它,这个实践的过程就名为‘修’。不但要‘修’,而且还要从‘修’当中去‘证’到最后的结果。这就名为‘修证’。‘了义’——‘了义就是真实的道理;‘不了义’就是方便的说法。进一步说‘了义’就是能够彻底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义理,但这个不在语言文字本身。‘诸菩萨’——‘菩萨’是印度文‘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的含义是‘觉’,‘萨埵’是有情,合起来就是‘觉有情’。但一切众生都因无智慧而迷惑于生死中,不能出离。我们一发成佛的心就是菩萨,‘诸菩萨’就是指发各种心处于不同层次的众菩萨。‘万行’——普通的凡夫,发心修行,出离生死。经过‘菩萨’的阶段,直到最后证到佛果。这中间有千差万别不同的道路,谓之‘菩萨万行’。‘首楞严’——《涅槃经》里释迦释迦牟尼佛世尊解释‘首楞严’三字的含义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这是说的什么意思呢?即是说穷尽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本源,从而证到永恒坚固不坏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学习佛法的最终目的。‘经’——‘经’字有三个意义:一者‘永恒不变’,二者‘方法’,三者‘道路’。即是:‘这是一条......余下全文>>问题五:楞严经讲的是什么 助人智,解宇宙真相。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印顺法师认为它与《圆觉经》、《大乘起信论》属于晚期如来藏真常唯心系的作品。由于《楞严经》内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人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诗句。问题六:楞严经里讲的三科七大是指的什么 三科者,阴界入。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参考六祖坛经)
七大:地,水,火,风,空,六根,识。(参考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个人见解。可以到寺院请问法师,也可先将问题放下,在专心看佛经。日久自知。问题七:大家认为楞严经讲的是什么道理? 10分宇宙真相。1.2.3章主要心在哪?心既是如来藏。4.5.6章主要教怎样修行得三摩地。7.8章主要讲持咒功德和菩萨有五十五位置的修行果位与地狱的十因六果。9.10章讲二十八层天和五十阴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