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对植物的残枝败叶有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①提出问题: ;
②作出假设: .
③实验方案: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和真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1)该实验的变量是 ,为什么两组用相同的树叶? .
(2)为什么保持树叶湿润? .
(3)三个实验设计中的对照组都是 ,方案 最合理.
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对植物的残枝败叶有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①提出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16:47
- 提问者网友:欲劫无渡
- 2021-01-25 02:40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1-25 02:46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菌对植物遗体的有分解作用的实验的设计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①提出问题:细菌对植物遗体的有分解作用吗?(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②作出假设:细菌对植物遗体的有分解作用.(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1)该实验变量是细菌,甲组是对照组,乙组是实验组;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2)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3)三个实验设计中的对照组都是甲组,方案3最合理.因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方案3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与方案1和方案2比较,方案3的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故答案为:①细菌对植物遗体的有分解作用吗?②细菌对植物遗体的有分解作用;(1)细菌;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2)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3)甲组;方案3.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玩世
- 2021-01-25 03:24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