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亲是什么意思,摄政和居摄的区别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8-22 05:55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8-21 13:39
摄政王亲是什么意思,摄政和居摄的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8-21 14:51
区别:
“摄政”是指帝王年幼或者身体孱弱,大臣或者夺得统治权的人以帝王名义处理政事,拥有实际参政、执政权,摄政有可能是帮助帝王统治天下,也有可能是政治家谋权夺位;而“居摄”仅仅是指帝王年幼,不能参政,由大臣协助处理国事。
名词解释:
【摄政】是一种代行元首职权的官职。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需要摄政。其一为前任君主逝世,而新任君主幼弱不能治国;其二为现任君主突然因某些原因,例如患病、被绑架、出逃、被推翻等不能履行职务,而又未能即时选立继承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须由摄政暂时代理政务。
【居摄】,是汉语词汇,出自《汉书·食货志上》,解释为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
【摄政】作为日语名词的意思:
在平安时代中期,即从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末的300年时间里,天皇的大权落到其近侧大臣——贵族官僚“摄政”和“关白”手里,进入“摄政关白政治”时期。
“摄政”、“关白”都是贵族官僚控制天皇并掌握国家大政的实际统治者,其名称来源都从中国古代史书选取而来。摄政官来自《史记》“成王既功,周公摄政”一语。关白的官名来自《汉书·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光(霍光),然后奏御天子。”
公元858年,藤原良坊最早称摄政;876年,清和天皇委托藤原基经“摄行政事”。辅佐9岁的阳成天皇。公元887年,宇多天皇即位时在诏书中封藤原基经担任“关白”,统率百官,总揽朝政,令百官无论“万机巨细”,必须先报告藤原基经,然后由藤原基经转奏天皇,这边是日本设立“摄政”,“关白”制度的开始。
其后,它成为平安时代由藤原氏控制的一种政治制度。规定摄政是在天皇年幼或女皇执政时代替其治理政务的最高官员,“关白”成了天皇委任的辅佐天皇总揽朝政的大臣,叫做“摄政关白政治”,简称“摄关政治”。
在平安时代中后期的100多年间,藤原氏族长一直充当摄政和关白,把持国政大权,方法是利用职权使自己的女儿登上天皇后妃的宝座,在从天皇的岳父或外祖父地位出发,在天皇小时担任摄政,天皇长大即位后改任关白。这样,藤原氏贵族通过“摄政关白政治”把天皇变成了他们的儿皇帝,从而便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藤原氏外戚贵族的摄政关白政治后来曾一度中断,公元930年藤原忠平又将其恢复起来。到11世纪时,在藤原道长及其儿子藤原赖通的把持下,“摄政关白政治”达到最兴盛阶段,到三条天皇于1068年即位后,藤原氏权利集团开始走下坡路。1086年院政时代开始时,“摄政关白政治”便宣告结束了。
在平安时代后期,失去国政大权的天皇和贵族为夺回封建专制君主大权,就由退位天皇白河上皇出面,于1086年推行院政政治,起用平清盛为首的武士集团,抑制藤原氏为首的摄政关白势力。
在1086—1192年的105年时间里,堀河、鸟羽、崇德、后白河上皇坚持推行院政,平氏和藤原氏两大集团展开激烈的夺权斗争。1167年平清盛终于在后白河天皇支持下当上了太政大臣,取代藤原氏掌握了朝廷的大权。
“摄政”是指帝王年幼或者身体孱弱,大臣或者夺得统治权的人以帝王名义处理政事,拥有实际参政、执政权,摄政有可能是帮助帝王统治天下,也有可能是政治家谋权夺位;而“居摄”仅仅是指帝王年幼,不能参政,由大臣协助处理国事。
名词解释:
【摄政】是一种代行元首职权的官职。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需要摄政。其一为前任君主逝世,而新任君主幼弱不能治国;其二为现任君主突然因某些原因,例如患病、被绑架、出逃、被推翻等不能履行职务,而又未能即时选立继承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须由摄政暂时代理政务。
【居摄】,是汉语词汇,出自《汉书·食货志上》,解释为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
【摄政】作为日语名词的意思:
在平安时代中期,即从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末的300年时间里,天皇的大权落到其近侧大臣——贵族官僚“摄政”和“关白”手里,进入“摄政关白政治”时期。
“摄政”、“关白”都是贵族官僚控制天皇并掌握国家大政的实际统治者,其名称来源都从中国古代史书选取而来。摄政官来自《史记》“成王既功,周公摄政”一语。关白的官名来自《汉书·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光(霍光),然后奏御天子。”
公元858年,藤原良坊最早称摄政;876年,清和天皇委托藤原基经“摄行政事”。辅佐9岁的阳成天皇。公元887年,宇多天皇即位时在诏书中封藤原基经担任“关白”,统率百官,总揽朝政,令百官无论“万机巨细”,必须先报告藤原基经,然后由藤原基经转奏天皇,这边是日本设立“摄政”,“关白”制度的开始。
其后,它成为平安时代由藤原氏控制的一种政治制度。规定摄政是在天皇年幼或女皇执政时代替其治理政务的最高官员,“关白”成了天皇委任的辅佐天皇总揽朝政的大臣,叫做“摄政关白政治”,简称“摄关政治”。
在平安时代中后期的100多年间,藤原氏族长一直充当摄政和关白,把持国政大权,方法是利用职权使自己的女儿登上天皇后妃的宝座,在从天皇的岳父或外祖父地位出发,在天皇小时担任摄政,天皇长大即位后改任关白。这样,藤原氏贵族通过“摄政关白政治”把天皇变成了他们的儿皇帝,从而便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藤原氏外戚贵族的摄政关白政治后来曾一度中断,公元930年藤原忠平又将其恢复起来。到11世纪时,在藤原道长及其儿子藤原赖通的把持下,“摄政关白政治”达到最兴盛阶段,到三条天皇于1068年即位后,藤原氏权利集团开始走下坡路。1086年院政时代开始时,“摄政关白政治”便宣告结束了。
在平安时代后期,失去国政大权的天皇和贵族为夺回封建专制君主大权,就由退位天皇白河上皇出面,于1086年推行院政政治,起用平清盛为首的武士集团,抑制藤原氏为首的摄政关白势力。
在1086—1192年的105年时间里,堀河、鸟羽、崇德、后白河上皇坚持推行院政,平氏和藤原氏两大集团展开激烈的夺权斗争。1167年平清盛终于在后白河天皇支持下当上了太政大臣,取代藤原氏掌握了朝廷的大权。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