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三伏是什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17:04
三伏是什么
最佳答案
问题一:三伏是什么意思 三伏三伏是初(头)伏、中(二)伏和末(三)伏的总称。三伏的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即公元前676年。
三伏期间统称“伏天”或“伏日”。按照我国传统的推算法,夏至后第三个庚叮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两个庚日之间相隔十天,初伏到中伏固定为十天,但是,由于有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规定,所以中伏到末伏就有10天和20天这两种情况。
自入伏到出伏相当于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下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时期。问题二:什么叫做入伏啊?三伏又是什么?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2014年第一个庚日是6月28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8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18日,所以2014年从7月18日开始入伏,中伏为7月28日~8月16日,末伏8月17日~8月26日。
“三伏”恭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问题三:三伏风俗是什么 三伏及其风俗
“三伏”之说,原自秦人。《史记·秦本纪》云:“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十二诸侯年表》云:“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秦本纪》所谓“初伏”,指初作伏言,即初于伏时祠社。
此祀虽为秦始,此礼本之上古。《说文》“副”字注云:“判也。《周礼》曰:‘副辜祭。’”“副辜祭”即判牲而祭。字亦作“疈”。《周礼·大宗伯职》云:“以疈辜祭四方百物。”后郑云:“疈,疈牲胸也。疈而磔之,谓磔禳及蜡祭。”实为此伏祭之本源。
又,《周礼》“疈辜”,故本或作“罢辜”,先郑注云:“罢辜,披磔牲以祭,若今磔狗而止风。”则先郑亦以为磔狗即拟古人磔牲之祭也,且以为此祭之目的为“止风”。夏季为多狂风之季,磔狗以祭,即祈无狂风之灾也。
因伏祭在夏,故称六月为“三伏”,《史记正义》云:“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始为之。”实为误说,不可信也。《逸周书·尝麦解》云:“邑乃命百姓,遂享于富。”刘师培《周书补正》谓“富”即“疈辜之祭”,且以因“伏祭”而生“三伏”之说,甚确。
伏祭行于夏,以磔狗邑中四门而为祭。古人祭祀之后,乃分祭肉于众,以和亲睦属,是为古礼之一,亦为宗法社会维系家族伦理之形式。则伏祭之后,所分之祭肉,乃狗肉也。分得祭肉,必众食之,此亦古礼相沿之习俗也。今徐州有夏时食狗肉之习,颇与各地以狗肉性热,不宜夏食者不同,非其地有特殊之需要(如居山之民,食多辛辣之类是),实乃古礼之遗意耳,不足为怪也。
聊为此说,未知当否。问题四: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问题五: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后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问题六: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问题七:有一句话好象叫“冬有三九、夏有三伏,是什么意思?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九九唬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
三伏
“三伏”是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问题八:什么是三伏,何时入伏(范围)。 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那么,2016年什么时候入伏?我们可以计算出:
2016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初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问题九:什么是“三九”与“三伏”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9天为一个九,每年9个九共81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9天为一九,每年9个九共81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夏九九”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日期与物候的关系。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3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是天干(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的一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10天,有时20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全部回答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三个字好听的女生名字
微信上加好友来自名片分享是怎么回事啊
完形填空 (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
剑网三跑商有什么用
五笔拆分:凹五笔怎么拆
我喜欢的是cv,怎么追?
请问,爱一个人却无意伤害到她,只是说了一句
老爷车南盛时装店这个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
一个立方粉煤灰重量是多少?
男女生都穿的蓝白色的毛衣情侣头像,谢谢了
信号大结局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一
一般公文中常提到的中期和长期计划指多少年
安吉至南京多少公里
朋友结婚,要借我车当婚车,要注意什么
推荐资讯
百世快运速度怎么样
单选题有30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已知他们的分
羊驼可以骑吗
离散数学 应用随机过程 哪个好学
男生说你番薯什么意思
抱怨寝室室友的都是女生吗
我的世界红石到底怎么弄
衣字旁和什么有关
单选题________May27th,2008,millionsofpe
龙猫是什么动物,大约成年的有多大,多重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李华。下
女生,18岁,身高165cm,腿长98cm,腿算长吗?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