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哪里租房子便宜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4 13:03
- 提问者网友:書生途
- 2021-05-14 01:44
我想租一个房子,一室一卫就可以了,最好是能够有个厨房!大家帮帮忙……给点意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封刀令
- 2021-05-14 03:04
我们东坡足迹万里行考察组一行于6月23日晚上低达儋州。古儋州,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苏轼当年被贬居住地即现在的中和镇。儋州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今日的海南岛,蓝天下是湛蓝而辽阔的大海,在海风中摇曳的椰子树、香蕉林构成一道道亚热带独特的风景,早已成为人们心弛神往的旅游胜地。可千年前的这里,却是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那些严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选场地。到了那里,真乃天高皇帝远,你造不了反,发点儿牢骚也没有人听得见的。家破人亡的苏轼他作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朝廷终究没有放过这位才华横溢的苏东坡。绍圣四年(1097),下令将他贬到海南儋州。已经62岁的苏轼,随他的两位妻子已先后去世,跟随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也已在惠州离开了人间。苏轼四月十七日接到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诰命,第三天就与家人痛苦诀别,他孤身携带着幼子乘船离开广东惠州,一代文豪又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经过两个多月的行程终于到达贬所中和镇。他曾将自己的路线形象地描述为“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说的是自己在海南西北部走了一个半月形的弧线。开初东坡在官府租了一间房子暂避风雨,没几天被政敌知道后,下令把东坡逐出官舍。苏轼写到自己当年的惨景:“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食芋饮水……当我久久地肃立在东坡的像前,我仿佛看到一个老人,垂老投荒,一位文坛巨将凄凉的身影。可老百姓却关爱苏轼,为他搭建了三间茅屋栖身,尽管凄凉,东坡不改乐天派本色,他还为茅屋取了个文雅的名字《桄榔庵》,竟有兴致写下了“桄榔庵铭”。面对如此绝境,苏轼没有绝望,他还写到:“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他认为故乡在自己心里,只要心有所安,无处不可作故乡。他说:“海南万里真我乡”。要是没有如此旷达的心境,也许受尽折磨的东坡早已回到天国去了。他很快把自己融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与百姓交朋友,传播中原文化,他办学堂,自编教材,把教学点命名为“载酒堂”,这是取“载酒问字”典故。他大力倡导读书,经过苏轼的努力渐渐地兴起,苏轼说:“跫然已可喜,况闻弦涌音”。不时可以听到书声琅琅,弦歌四起,从此海南才有了考中进士的历史,有诗赞道:“谪居儋耳有三秋,轶事繁多史籍留。劝导庶民兴学馆,写成经义教名流。”姜唐佐就是苏轼培养出来的佼佼者。由于儋州文化与观念落后,当地人病了不医治,说是妖魔作怪,要请巫师捉鬼,杀牛驱邪,牛就成为人们举起屠刀任意砍杀的对象了……东坡向他们传播科学,医药,广泛收集药方,为百姓做好事。苏轼倡导民族平等。海南岛的黎族人以种地、打猎为生,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可以说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受尽剥削压迫、凌辱。早在汉武帝时代,黎民就反抗攻击杀太守,被称为“黎蛮”,遭到当权者的杀害。苏轼踏上海南这片土地耳闻目睹黎族人民遭受欺凌的现实,提出了民族平等的主张。他在诗中写道:咨尔黎汉,均是一民。鄙夷不训,夫岂其真。怨忿劫质,寻戈相因。欺谩莫诉,曲自我人。苏轼还说:“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杯同”。苏轼与黎族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黎族百姓很喜欢他。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野径行行遇小童,黎音笑语说坡翁”。东坡与黎族小孩都成朋友了。苏轼倡导发展农业生产。苏轼在儋州时,这里农业还处于原始时代,刀耕火种,由于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农民生活十分贫困。苏轼从思想上开导他们。他写了《和陶劝农六首》,他发现海南大面积荒芜,而种的收成低,连自己不够吃。他告诉黎民:“天不假易,也不汝匮”,“利尔耕耘,好尔邻偶。斩艾蓬蓊,南东其亩,父史扶梃,以扶游手”。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黎族家就会出现丰衣足食的景象:“霜降稻实,千箱一轨”。“大作尔社,一醉醇美。”苏轼还诚恳地说:听我苦言,其福永久。苏轼劝农,劝黎族百姓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可以说苦口婆心。苏轼作为一个异地的汉族贬官对黎族同胞的赤诚之情跃然纸上。儋州县志记载:“北宋苏文忠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在艰苦的环境里,东坡的笔并没有停留,他以超然的心态,以著书为乐,在儋州创作了诗词140余首,散文等100余篇,书信40余篇。《书传》一部,并对《易传》和《论语》进行修订。他用枯萎的生命书写出了人生与文学的辉煌。苏轼在海南文化、医药、生产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受到海南人民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