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手下的人才最多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败在哪里?
答案:5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8 21:28
- 提问者网友:雪舞兮
- 2021-11-18 07:35
刘备手下的人才最多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败在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21-11-18 07:53
1、我觉得刘备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重用诸葛亮,三国里的诸葛亮就是一个接近被神化的人,其实他和普通文人没有什麽区别,谁能保证一个没有一点实践经验的人,一定就能成为一个治国治军的良相呢?
2、三顾茅庐反映出来的问题:
a、首先表明诸葛亮并不愿意辅佐刘备,因为谁都知道三次前来拜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且已经通知过其亲友,三次拜访时间跨度也很长,第三次即便诸葛亮在家,也不主动去拜会,还要再等刘备亲自来请。这点就与徐庶不同。
b、其实刘备的做法也很恶心,他肯定能猜出诸葛亮不愿辅佐自己,但还是连续三次亲自拜访,这样如果诸葛亮还不来的话,名声也臭了,因为古代人很讲究礼、义的。
c、三分天下的谋略并不算锦囊妙计,因为它是显而易见的,曹操手下十几个谋士,随便拿出一个都能想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稳重有余,闯劲不足,就像司马懿和魏延评价的那样,诸葛亮不爱冒险,他的计谋里缺乏出奇制胜这方面的计策,其实历史和战争并不是如此按部就班的,它存在很多偶然性,如果诸葛亮辅佐曹操,他决不会同意曹操的官渡之战,因为其胜率很小。后来魏延献上直捣黄龙的计策,诸葛亮也没采用。
3、徐庶与团队精神:
徐庶辅佐刘备时,与刘、关、张的关系很融洽,而诸葛亮与刘、关、张的关系始终都不是很融洽,原因很多:
首先三顾茅庐使得关、张,及其它刘备手下,对诸葛亮产生不满,觉得其太过傲慢。
其次诸葛亮年级较轻,又是半路加入的,很难使那些年级比他大十几岁的关羽、张飞,心甘情愿的听命于他。即便在今天,让年纪大的员工,在年轻小伙手下尽心尽力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团队和谐有利于相互协商,相互补充,如果团队不融洽,则相互间会固执己见,很难听进对方的意见,这在后来的益州之战(庞统死亡)、襄樊之战(关羽大意失荆州)、吴蜀彝陵之战(刘备死亡)的关键战役中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因此说如果由徐庶辅佐刘备,成功的概率要比诸葛亮大。
4、诸葛亮缺乏伯乐的眼光和胸怀:
一般聪明的人往往很自信,而过于自信就容不下别人的意见,他往往看到的是别人的缺点,这个特点在诸葛亮身上有很多体现,尤其是刘备死后,他对其他文武官员的压制就充分体现着一特点。他唯一看中的两个人马谡和姜维,实际上并不出色。
徐庶离开刘备时曾推荐并称赞过诸葛亮,实际诸葛亮并不比他强多少(这点从曹操对二人的态度就能看出,如果徐庶不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的话,曹操也不会专门设计引诱徐庶,古代中国对孝很看重,徐庶无法不来),但诸葛亮就没有这样的胸怀,他很少称赞别人比他强,这就不可避免的使他大权独揽,对任何人都不放心,不满意,找不到满意的人来分担他的工作,这也导致后来在北伐中两头不能兼顾,屡屡失败的原因。
5、刘备的用人方式也存在问题:
不论是曹操还是孙权,打仗和治国从不仰仗一两个人,而刘备则太仰仗诸葛亮了,这使其他人很难出头,也间接压抑了其他人出谋划策的积极性,因此刘备死后很少有人才来投奔蜀国,因为外来人才投奔的是刘姓江山,而蜀国的任用大权却被诸葛亮独揽,这就使外来人才产生困惑,投奔的是刘姓江山还是诸葛亮呢?即便诸葛亮有贤名,但他毕竟不是皇帝,而直接投奔皇帝,又跳不过诸葛亮这一关,因此一些真正的人才是不可能过来的。
2、三顾茅庐反映出来的问题:
a、首先表明诸葛亮并不愿意辅佐刘备,因为谁都知道三次前来拜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且已经通知过其亲友,三次拜访时间跨度也很长,第三次即便诸葛亮在家,也不主动去拜会,还要再等刘备亲自来请。这点就与徐庶不同。
b、其实刘备的做法也很恶心,他肯定能猜出诸葛亮不愿辅佐自己,但还是连续三次亲自拜访,这样如果诸葛亮还不来的话,名声也臭了,因为古代人很讲究礼、义的。
c、三分天下的谋略并不算锦囊妙计,因为它是显而易见的,曹操手下十几个谋士,随便拿出一个都能想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稳重有余,闯劲不足,就像司马懿和魏延评价的那样,诸葛亮不爱冒险,他的计谋里缺乏出奇制胜这方面的计策,其实历史和战争并不是如此按部就班的,它存在很多偶然性,如果诸葛亮辅佐曹操,他决不会同意曹操的官渡之战,因为其胜率很小。后来魏延献上直捣黄龙的计策,诸葛亮也没采用。
3、徐庶与团队精神:
徐庶辅佐刘备时,与刘、关、张的关系很融洽,而诸葛亮与刘、关、张的关系始终都不是很融洽,原因很多:
首先三顾茅庐使得关、张,及其它刘备手下,对诸葛亮产生不满,觉得其太过傲慢。
其次诸葛亮年级较轻,又是半路加入的,很难使那些年级比他大十几岁的关羽、张飞,心甘情愿的听命于他。即便在今天,让年纪大的员工,在年轻小伙手下尽心尽力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团队和谐有利于相互协商,相互补充,如果团队不融洽,则相互间会固执己见,很难听进对方的意见,这在后来的益州之战(庞统死亡)、襄樊之战(关羽大意失荆州)、吴蜀彝陵之战(刘备死亡)的关键战役中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因此说如果由徐庶辅佐刘备,成功的概率要比诸葛亮大。
4、诸葛亮缺乏伯乐的眼光和胸怀:
一般聪明的人往往很自信,而过于自信就容不下别人的意见,他往往看到的是别人的缺点,这个特点在诸葛亮身上有很多体现,尤其是刘备死后,他对其他文武官员的压制就充分体现着一特点。他唯一看中的两个人马谡和姜维,实际上并不出色。
徐庶离开刘备时曾推荐并称赞过诸葛亮,实际诸葛亮并不比他强多少(这点从曹操对二人的态度就能看出,如果徐庶不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的话,曹操也不会专门设计引诱徐庶,古代中国对孝很看重,徐庶无法不来),但诸葛亮就没有这样的胸怀,他很少称赞别人比他强,这就不可避免的使他大权独揽,对任何人都不放心,不满意,找不到满意的人来分担他的工作,这也导致后来在北伐中两头不能兼顾,屡屡失败的原因。
5、刘备的用人方式也存在问题:
不论是曹操还是孙权,打仗和治国从不仰仗一两个人,而刘备则太仰仗诸葛亮了,这使其他人很难出头,也间接压抑了其他人出谋划策的积极性,因此刘备死后很少有人才来投奔蜀国,因为外来人才投奔的是刘姓江山,而蜀国的任用大权却被诸葛亮独揽,这就使外来人才产生困惑,投奔的是刘姓江山还是诸葛亮呢?即便诸葛亮有贤名,但他毕竟不是皇帝,而直接投奔皇帝,又跳不过诸葛亮这一关,因此一些真正的人才是不可能过来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11-18 11:38
谁说的刘备人才最多,刘备孙权加一起堪堪和曹操一比
- 2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11-18 10:18
他人才最多?
- 3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11-18 08:52
刘备人才多。不过强中更有强中手,曹操的人才也多,不过到后期刘备人才匮乏,统治者昏庸,造成蜀国最先亡国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