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的主要支流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5 18:14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11-25 09:57
滦河的主要支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11-25 11:11
滦河源远流长,沿途接纳了众多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9条,即小滦河、兴洲河、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柳河、瀑河、潵河及青龙河。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是伊逊河,长度和水量最大的是青龙河。
小滦河,蒙语称“库尔奇勒河”,因它是滦河上游一条主要支流。故得名小滦河。小滦河发源于塞罕坝上老岭西麓,流向由北向南,至隆化县郑家屯汇入滦河,河宽30-60米,河床为砂卵石,常年有水。
瀑河,亦名“宽河”,又名“豹河”,古称“高石水”。《明史·地理志》载:宽河守御千户所“东南有宽河,一名豹河。”《承德府志》载:豹河,一名瀑河。“源出州境之密云沟黄土梁,蜿蜒一线,贯穿石罅,合诸山涧水始汇成川。(按:指平泉州)又南迳宽城之东,亦名宽河”。“瀑河洪水凶猛,声似虎豹,故名。”瀑河源于平泉县石拉哈沟乡七老图山西麓,由北向南穿过平泉县,再进入宽城县,至宽城县瀑河口入滦河。
伊逊河,一名“伊松河”,俗名“羊肠河”。即古索头水。据《钦定热河志》载:“伊逊”是蒙语“九”的意思,是说这条河弯曲多,即“九曲河”、“羊肠河”或“伊逊河”。伊逊河是滦河较大支流。发源于围场县哈里哈老岭山麓。流经围场县,于隆化县存瑞乡山咀村与蚁蚂吐河汇流,南下入滦平县,至承德市滦河乡汇入滦河。支流蚁蚂吐河又称“山羊河”。“蚁蚂”蒙语“山羊”之意。蚁蚂吐河发源于围场县的燕格柏、桃山及石桌子三个乡,流经围场县西北部,从山咀村注入伊逊河,蚁蚂吐河水量变化较大,枯水期几乎干涸,洪水期洪量很大。
武烈河,发源于隆化县太后梁一带山谷中,上游有鹦鹉川、毛沟川及石洞子川,三支汇合于承德县下中官村,始称武烈河,过承德市纳入行宫温泉,故名热河,后南流至王宝盖注入滦河。河道在下中官村以上,宽仅500米,下中关村以下,宽500-1000米,河床为沙卵石,间有河滩地,两岸山势较低,黄土硕盖较厚,耕地不少,且山坡亦多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老牛河,发源于承德粗子沟分水岭,在山咀以上汇流了个支流后,始称老牛河,南流有野猪河及白马河注入,至承德县下板城北注入滦河。河道上游宽约500米左右,至下游逐渐展宽至1000米左右,河床为沙卵石,三沟以上两岸山势较高,多有林木,三沟以下山势渐缓,林木少而耕地较多。
柳河,原名“流河”。《大清一统志》载“柳河在府南,源出马兰关外雾灵山下,东流至板谷岭,迳府南境又东至柳河口入滦河,亦名流河。”柳河发源于兴隆县南双洞乡六里坪山麓,八品叶岭西麓。向西北流经兴隆县北侧后折向东北。在兴隆县柳河口入滦河。常年有水。枯水季节水流平缓,汛期水大流急。河道迁回山岳之间,急弯甚多。
潵河,有人写成“洒河”。发源于兴隆县石庙子乡的东八品叶。源头为一清泉,称“石井子”。泉水一年四季不停地向外喷洒,汇集成河,故名“洒河”。潵河自源地由西向东流,经石庙子、牛圈子、小子庄、半壁山、蓝旗营、洒河南、三道河等7个乡进入迁西县境内。潵河处于燕山山脉的暴雨中心地带,洪峰较大。由于流域内水土流失较轻,除洪水期7、8月份外,河水清澈见底。
洲河,俗称“牤牛河”。《承德府志》载“以在古宜兴州地得名”故称兴州河。后“州”演化为“洲”字。兴洲河发源于丰宁县化吉营乡境内冰郎山(史称沙尔呼山)的南北两侧,二源在化吉营村南汇合后水势渐大,由西北向东南流经丰宁县,南流入滦平县,至张百湾入滦河。常年有水。易改道。
青龙河,为滦河水量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燕山山脉的七老图山支脉南侧的台头山,流经凌源(属辽宁省)、平泉、宽城、青龙等县,于卢龙县北桃林口穿过长城,经卢龙、迁安,于滦县石梯子注入滦河。青龙河支流很多,在长城以北有大北河、五道河、头道梁河、汤道河、都源河、星干河、起河、广茶山河等,在长城以南有沙河、白羊河、蚂蚁河、徐流河、凉水河、野河、翁家沟和教场河等。青龙河在桃林口以北为燕山山脉的深山区,干流迁回于深山峡谷之间,坡陡流急,河道坡降在1/430-1/600之间,河谷宽一般为400-1000米,砂卵石河床。河流出桃林口后进入丘陵区,河宽平均500米,砂砾卵石河床,海拔70米左右,坡度约1/1000。青龙河在桃林口以北的燕山深山区恰是暴雨中心地带,所以青龙河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势猛、历时短”等特点。洪峰流量可达600立方米/秒以上,多出现在7、8月份。历史上青龙河洪水曾多次造成严重灾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930年、1949年、1959年、1962年的洪水,沿河均有部分村庄被洪水冲走,洪水还曾侵入卢龙、滦县、乐亭的城廓,损失惨重。
小滦河,蒙语称“库尔奇勒河”,因它是滦河上游一条主要支流。故得名小滦河。小滦河发源于塞罕坝上老岭西麓,流向由北向南,至隆化县郑家屯汇入滦河,河宽30-60米,河床为砂卵石,常年有水。
瀑河,亦名“宽河”,又名“豹河”,古称“高石水”。《明史·地理志》载:宽河守御千户所“东南有宽河,一名豹河。”《承德府志》载:豹河,一名瀑河。“源出州境之密云沟黄土梁,蜿蜒一线,贯穿石罅,合诸山涧水始汇成川。(按:指平泉州)又南迳宽城之东,亦名宽河”。“瀑河洪水凶猛,声似虎豹,故名。”瀑河源于平泉县石拉哈沟乡七老图山西麓,由北向南穿过平泉县,再进入宽城县,至宽城县瀑河口入滦河。
伊逊河,一名“伊松河”,俗名“羊肠河”。即古索头水。据《钦定热河志》载:“伊逊”是蒙语“九”的意思,是说这条河弯曲多,即“九曲河”、“羊肠河”或“伊逊河”。伊逊河是滦河较大支流。发源于围场县哈里哈老岭山麓。流经围场县,于隆化县存瑞乡山咀村与蚁蚂吐河汇流,南下入滦平县,至承德市滦河乡汇入滦河。支流蚁蚂吐河又称“山羊河”。“蚁蚂”蒙语“山羊”之意。蚁蚂吐河发源于围场县的燕格柏、桃山及石桌子三个乡,流经围场县西北部,从山咀村注入伊逊河,蚁蚂吐河水量变化较大,枯水期几乎干涸,洪水期洪量很大。
武烈河,发源于隆化县太后梁一带山谷中,上游有鹦鹉川、毛沟川及石洞子川,三支汇合于承德县下中官村,始称武烈河,过承德市纳入行宫温泉,故名热河,后南流至王宝盖注入滦河。河道在下中官村以上,宽仅500米,下中关村以下,宽500-1000米,河床为沙卵石,间有河滩地,两岸山势较低,黄土硕盖较厚,耕地不少,且山坡亦多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老牛河,发源于承德粗子沟分水岭,在山咀以上汇流了个支流后,始称老牛河,南流有野猪河及白马河注入,至承德县下板城北注入滦河。河道上游宽约500米左右,至下游逐渐展宽至1000米左右,河床为沙卵石,三沟以上两岸山势较高,多有林木,三沟以下山势渐缓,林木少而耕地较多。
柳河,原名“流河”。《大清一统志》载“柳河在府南,源出马兰关外雾灵山下,东流至板谷岭,迳府南境又东至柳河口入滦河,亦名流河。”柳河发源于兴隆县南双洞乡六里坪山麓,八品叶岭西麓。向西北流经兴隆县北侧后折向东北。在兴隆县柳河口入滦河。常年有水。枯水季节水流平缓,汛期水大流急。河道迁回山岳之间,急弯甚多。
潵河,有人写成“洒河”。发源于兴隆县石庙子乡的东八品叶。源头为一清泉,称“石井子”。泉水一年四季不停地向外喷洒,汇集成河,故名“洒河”。潵河自源地由西向东流,经石庙子、牛圈子、小子庄、半壁山、蓝旗营、洒河南、三道河等7个乡进入迁西县境内。潵河处于燕山山脉的暴雨中心地带,洪峰较大。由于流域内水土流失较轻,除洪水期7、8月份外,河水清澈见底。
洲河,俗称“牤牛河”。《承德府志》载“以在古宜兴州地得名”故称兴州河。后“州”演化为“洲”字。兴洲河发源于丰宁县化吉营乡境内冰郎山(史称沙尔呼山)的南北两侧,二源在化吉营村南汇合后水势渐大,由西北向东南流经丰宁县,南流入滦平县,至张百湾入滦河。常年有水。易改道。
青龙河,为滦河水量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燕山山脉的七老图山支脉南侧的台头山,流经凌源(属辽宁省)、平泉、宽城、青龙等县,于卢龙县北桃林口穿过长城,经卢龙、迁安,于滦县石梯子注入滦河。青龙河支流很多,在长城以北有大北河、五道河、头道梁河、汤道河、都源河、星干河、起河、广茶山河等,在长城以南有沙河、白羊河、蚂蚁河、徐流河、凉水河、野河、翁家沟和教场河等。青龙河在桃林口以北为燕山山脉的深山区,干流迁回于深山峡谷之间,坡陡流急,河道坡降在1/430-1/600之间,河谷宽一般为400-1000米,砂卵石河床。河流出桃林口后进入丘陵区,河宽平均500米,砂砾卵石河床,海拔70米左右,坡度约1/1000。青龙河在桃林口以北的燕山深山区恰是暴雨中心地带,所以青龙河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势猛、历时短”等特点。洪峰流量可达600立方米/秒以上,多出现在7、8月份。历史上青龙河洪水曾多次造成严重灾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930年、1949年、1959年、1962年的洪水,沿河均有部分村庄被洪水冲走,洪水还曾侵入卢龙、滦县、乐亭的城廓,损失惨重。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