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6 12:45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2-16 08:01
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2-16 08:39
“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退隐到博物馆里,而是应让它融入到每个普通市民的生活点滴中。”6月11日,恰逢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系列非遗主题活动即将拉开帷幕,青岛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在阐述这项活动的初衷时如是说。由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青岛市文化馆、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等承办的系列活动,将开展包括演出、展览、座谈会等三大板块7项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近市民身边,让其听见那些古老文化的鲜活呼吸。
创新性+产业化 让古老非遗“活”在当下
目前,青岛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2项、省级47项、市级97项,数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都位居前列;今年4月初,省文化厅确定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我市18个代表性名录名列其中,入选数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但非遗并非只是名录册上的一笔痕迹,“让每个市民都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璀璨魅力,并从中汲取无穷的文化营养,是新时代赋予每个非遗工作者的使命。”青岛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些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火在民间。
“让非遗‘活’起来,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意识上的创新以及产业化的支持。”这位负责人举例说,在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上,曾将鸳鸯螳螂拳和即墨祭海仪式九狮图结合起来,上演了场面气派的武术舞蹈;取材“非遗”项目泥老虎,让数十名虎头娃娃表演了富有童趣的舞蹈《泥老虎》,“从而在保留非遗项目精髓的前提下,为其注入新的血液,这就是一种意识上的创新。”
而在非遗产业化上,青岛的非遗保护工作者们也在不断摸索。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的负责人介绍说,4月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即墨市申报的指墨画、春宝发制品传统制作工艺,目前都已经进入到产业化的序列,传承人不再仅仅依靠非遗项目保护经费这支拐杖前行,而是在市场化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生存、传承之路;而今年10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青岛项目中,城阳区申报的周氏流亭猪蹄制作技艺、市南区申报的香酥鸡烹饪技艺和市北区申报的万和春排骨砂锅制作工艺赫然在列,“实际上,这些技艺已经产生了不错的经济价值,我们不妨再往前推一推,让他们去探索产业化的可能性。”
微演艺+展览培训 让传统艺术“火”在民间
“非遗其实离每个市民很近,只是缺少有意识的关注而已。而我们希望通过一种不期而遇的形式,唤起大家的非遗记忆。”青岛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在青岛兴起的“微演艺”六进公益演出活动无疑与这种非遗文化普及思路相得益彰。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端午节当天(6月9日),在青岛万象城东门(2号门),将有一场集传统戏曲、武术表演、木偶戏于一体的互动民俗文艺秀与市民“不见不散”。而每逢节庆必推新的广场演出与进校园活动也将如约而至——2016“乡音乡韵”青岛市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专场文艺演出,将于6月11日上午10点在五四广场中心舞台举行。
除了丰富多彩的演出之外,展览活动分量也足够,“剪纸艺术与生活对话”——2016青岛民间剪纸艺术优秀传承人作品展将于6月9日至6月底在青岛市文化馆群星展厅展出;“文化遗产日”期间,青岛市文化馆的“非遗”展厅,将以图文和实物陈列的形式,向广大市民介绍我市国家、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6月16日,青岛市文化馆还将邀请“非遗”十大门类专家以“加强文化非遗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探讨我市“非遗”保护的新途径、新方法。6月17日,青岛文化馆将邀请国家级“非遗”专家举行2016“我们的工匠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讲座,讲述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应怎样与百姓日常生活相融合。
“从演出到展览、讲座,我们希望这些活动能够常态化,让市民不仅仅在非遗日才能看到非遗的魅力,真正感受到 ‘天天都是非遗日’。”
创新性+产业化 让古老非遗“活”在当下
目前,青岛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2项、省级47项、市级97项,数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都位居前列;今年4月初,省文化厅确定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我市18个代表性名录名列其中,入选数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但非遗并非只是名录册上的一笔痕迹,“让每个市民都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璀璨魅力,并从中汲取无穷的文化营养,是新时代赋予每个非遗工作者的使命。”青岛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些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火在民间。
“让非遗‘活’起来,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意识上的创新以及产业化的支持。”这位负责人举例说,在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上,曾将鸳鸯螳螂拳和即墨祭海仪式九狮图结合起来,上演了场面气派的武术舞蹈;取材“非遗”项目泥老虎,让数十名虎头娃娃表演了富有童趣的舞蹈《泥老虎》,“从而在保留非遗项目精髓的前提下,为其注入新的血液,这就是一种意识上的创新。”
而在非遗产业化上,青岛的非遗保护工作者们也在不断摸索。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的负责人介绍说,4月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即墨市申报的指墨画、春宝发制品传统制作工艺,目前都已经进入到产业化的序列,传承人不再仅仅依靠非遗项目保护经费这支拐杖前行,而是在市场化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生存、传承之路;而今年10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青岛项目中,城阳区申报的周氏流亭猪蹄制作技艺、市南区申报的香酥鸡烹饪技艺和市北区申报的万和春排骨砂锅制作工艺赫然在列,“实际上,这些技艺已经产生了不错的经济价值,我们不妨再往前推一推,让他们去探索产业化的可能性。”
微演艺+展览培训 让传统艺术“火”在民间
“非遗其实离每个市民很近,只是缺少有意识的关注而已。而我们希望通过一种不期而遇的形式,唤起大家的非遗记忆。”青岛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在青岛兴起的“微演艺”六进公益演出活动无疑与这种非遗文化普及思路相得益彰。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端午节当天(6月9日),在青岛万象城东门(2号门),将有一场集传统戏曲、武术表演、木偶戏于一体的互动民俗文艺秀与市民“不见不散”。而每逢节庆必推新的广场演出与进校园活动也将如约而至——2016“乡音乡韵”青岛市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专场文艺演出,将于6月11日上午10点在五四广场中心舞台举行。
除了丰富多彩的演出之外,展览活动分量也足够,“剪纸艺术与生活对话”——2016青岛民间剪纸艺术优秀传承人作品展将于6月9日至6月底在青岛市文化馆群星展厅展出;“文化遗产日”期间,青岛市文化馆的“非遗”展厅,将以图文和实物陈列的形式,向广大市民介绍我市国家、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6月16日,青岛市文化馆还将邀请“非遗”十大门类专家以“加强文化非遗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探讨我市“非遗”保护的新途径、新方法。6月17日,青岛文化馆将邀请国家级“非遗”专家举行2016“我们的工匠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讲座,讲述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应怎样与百姓日常生活相融合。
“从演出到展览、讲座,我们希望这些活动能够常态化,让市民不仅仅在非遗日才能看到非遗的魅力,真正感受到 ‘天天都是非遗日’。”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