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 嗟乎 噫有什么区别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6 23:42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3-06 06:39
呜呼 嗟乎 噫有什么区别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3-06 07:48
呜呼:表声音,如哈哈,哎哟.呜呼 表叹气
嗟乎:嗟:jie 语气词.①叹息.李白<扶风豪士歌>:"洛阳城中人怨~".(又)赞叹.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行人见者,莫不~叹".②感叹词.<礼记·弹弓上>"~,来食".
乎 在此处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史记·吴起传>:"美哉~,山河之固".
“嗟乎”合起来也是语气助词,无实意.相当于"啊"、"唉"、"呀"之类的
噫:感叹词,唉。《三国志 张飞传》记载,张飞被杀之后,刘备说:“噫,飞死矣!”
嗟乎:嗟:jie 语气词.①叹息.李白<扶风豪士歌>:"洛阳城中人怨~".(又)赞叹.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行人见者,莫不~叹".②感叹词.<礼记·弹弓上>"~,来食".
乎 在此处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史记·吴起传>:"美哉~,山河之固".
“嗟乎”合起来也是语气助词,无实意.相当于"啊"、"唉"、"呀"之类的
噫:感叹词,唉。《三国志 张飞传》记载,张飞被杀之后,刘备说:“噫,飞死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3-06 08:46
“噫”、“嗟夫”和“呜呼”这三个叹词在课本或教学参考书(以苏教版为例)中的解释都是“唉”,但如果仔细吟咏,它们却又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它们所蕴含的感情实非一个“唉”字所能表达的。1.七年级(下)周敦颐《爱莲说》最后一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节文字中的“噫”字,其上文是一个点明了菊花、牡丹和莲花比喻意义的排比句,作者已经在喻体的选择上表明了自己的褒贬,评了菊花,抑了牡丹,赞了莲花。“噫”字后面三句转入议论:第一句照应了上文的“陶渊明独爱菊”,说明爱菊的人太少,真正的隐逸之士太少;第二句照应了上文的“予独爱莲”,感叹爱莲的人更少,洁身自好的人更少;第三句照应了上文“世人甚爱牡丹”,以嘲讽的口气慨叹爱牡丹的人太多,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太多。“噫”后面的议论,是由前面的对三种花的性格的比较自然而然地得出的,而这三句议论,有陈述,有疑问,有感叹。作者的思想感情非常复杂,而这些复杂的感情,正是通过这个“噫”字的一声叹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而也正是有了这个“噫”字,使得作者的观点磅礴而出
“噫”、“嗟夫”和“呜呼”这三个叹词在课本或教学参考书(以苏教版为例)中的解释都是“唉”,但如果仔细吟咏,它们却又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它们所蕴含的感情实非一个“唉”字所能表达的。1.七年级(下)周敦颐《爱莲说》最后一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节文字中的“噫”字,其上文是一个点明了菊花、牡丹和莲花比喻意义的排比句,作者已经在喻体的选择上表明了自己的褒贬,评了菊花,抑了牡丹,赞了莲花。“噫”字后面三句转入议论:第一句照应了上文的“陶渊明独爱菊”,说明爱菊的人太少,真正的隐逸之士太少;第二句照应了上文的“予独爱莲”,感叹爱莲的人更少,洁身自好的人更少;第三句照应了上文“世人甚爱牡丹”,以嘲讽的口气慨叹爱牡丹的人太多,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太多。“噫”后面的议论,是由前面的对三种花的性格的比较自然而然地得出的,而这三句议论,有陈述,有疑问,有感叹。作者的思想感情非常复杂,而这些复杂的感情,正是通过这个“噫”字的一声叹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而也正是有了这个“噫”字,使得作者的观点磅礴而出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