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00:23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12-22 15:43
阅读《<论语>十则》,完成下题。《论语》十则 (一)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足以谓之‘文’也.” (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八)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九)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十)(点)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B.不耻下问(可耻)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2)下列加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人不知而不愠 水落而石出者C.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D.其恕乎 其不善者而改之(3)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三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四、五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B.第七则是说为人要终身遵守的准则,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宽容态度。C.第十则,曾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人群活动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感触地大加赞赏。此则旨在告诉我们:人要和自然相融,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乐。D.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第七、八、九则分别概括为:“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12-22 16:37
答案:1.B;2.C;3.B;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夜余生
- 2021-12-22 16:50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