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开展学科教学研究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10:25
如何开展学科教学研究
最佳答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泥越

教学论文
谈新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面临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但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呢?特别是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得好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研究了。所以,教师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教学研究。那么,教师尤其是新走上岗位的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和教研实践,谈谈几点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认识教学研究的性质和意义
1.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学研究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作为“工作”,它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科学”,它除了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外,还必须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以及教学管理学、教育统计学等教育基础理论作指导,有很强的理论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就是它最本质的属性。
2.教学研究的意义。首先,教学研究是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的需要。教学研究不应只是教研人员和教育专家的专利,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而且能够开展教学研究。时代越来越需要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在今天,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这意味着教学需要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这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经历充分说明,要探索教学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必须转变3.  4.2.
全部回答
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学期初,教务处配合教研组长制定本组教研活动制度,从参加次数上、教研态度上、主讲和发言质量上等方面进行要求和评价,让制度去约束引领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也即学生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的特点就是问题性和实践性,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中开展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实践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研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疑释难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非常注重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我们强调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旨在提倡以科学的态度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取知识的精髓而不是皮毛,由此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习惯。探究式学习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但本人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深刻感受到,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感受最深的两点是:   问题一:缺少探究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尊重学生,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设计的探究性问题或过于简单,缺乏思维含量,或问题跨度过大,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普遍兴趣不高,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际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时还是喜欢采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虽然“满堂灌”、“一言堂”已经不常见了,学生讨论已成为最普遍的课堂活动,学生动手动口的机会越来越多,但这是否意味着探究式活动越来越多呢?在很多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往往不明白为什么要探究,探究什么,怎样探究。因此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显得不愿探究,还是教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缺少主动探究的兴趣。   问题二:问题意识不强   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就是要把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从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概念中就可看出学生的主动性尤其重要,它非常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求学生怎样主动地提出问题。一个人的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不善于思考,就不能发现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刻感受到,问题意识这点在探究学习中最强调的、最关键的,恰是学生身上最缺失的、存在问题最严重的,探究式学习往往因为这一点而无法顺利进行。有时教师过多过细的预设只能使探究活动徒有其表,这样的探究式学习在骨子里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运行。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呢?   一、做好知识积累,拓展教学视野   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执行教材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的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新过程。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的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有创造性的见解,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因此,深入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切实转变教师的角色是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关键一环,因为,教师观念的偏差,必然带来教学行为角色的错位。   教师要认真学习关于“探究式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理论,转变观念。探究式学习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回答,有独特的观点。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极强的时期,思维活跃。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关注自己生活周围的人和事,满足他们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跨学科学习,为开展探究式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学科教学的整体化是教学发展的趋势,语文教师不能只精通单一的语文知识,而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与各科之间的联系尤为密切。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教师,由于科技发展迅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促进教学工作。因此,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加强对多学科的研究和开发。但教师需明确,语文课永远姓“语”,其它学科知识只是作为语文探究学习的辅助资料,不能忽略语文的本质。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勤于学习,为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做好准备。   二、营造探究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就目前语文课堂而言,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有的学生怕出丑,不好意思问;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大胆问;有的迷信书本,迷信老师,在学习中不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种沉闷的教学气氛不仅严重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为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以师生间的平等、学生间的友好,给学生“安全感”、“自由感”,使他们敢问、愿问、爱问。教师要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中注意帮学生树立自信,使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疑就怎么问,从而使学生敢问,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多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乃至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全体参与,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全方位地问,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成为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思路会更开阔,思维会更敏捷。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或开放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能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比如尊重和赞赏学生与老师一次不同观点的“顶撞”,语文课上一次大胆的发言,一个新颖的造句,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一次进步的作业,一次学习新方法的尝试,一个精妙词语的使用,作文中一次精巧的构思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使学生乐于探索。   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自主学习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兴趣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生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水平的真正提高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浓厚的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崇高的师德、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艺、精粹的语言和幽默的谈吐,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使自己产生亲和力、信赖感,只有这样,才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学生才会喜欢上你的课。其次,教师必须熟练的掌握激发情感的方法和手段,如饱含情感的朗读、巧妙的语言点化、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等等。再者,根据文章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通过悬念、设问、质疑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去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产生愉快学习的情感,形成一种愿学、想学的心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落实。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比如说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如何进行分析等,以及发现了问题后,如何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只应是适时适当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资源以及信息资源,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思维,独立探究,勇于尝试,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发现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已有知识查找资料,尝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获取成果。   四、发挥主导作用,调控探究进程   探究式学习是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参与者的自主探究,强调探究过程中的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但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教师的调控很重要,尤其要把握好几个“度”:重视深度,把握难度,掌握时间度,提高效益度,关注参与度。既不要越俎代庖,事无巨细,也不能形同放羊,不闻不问。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适时诱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全面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沟通脑海中固有的知识,形成新旧知识重组,达到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披文入理”的感悟和认识。教师可从几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1)起始阶段,搞好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使目标问题化,并提供与阅读有关的辅助材料,为学生顺利开展探究式阅读指明方向。如教《变色龙》一课时,首先确定目标:①理解社会环境描写;②掌握语言描写和对比手法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问题化后的目标是:①找出社会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特点和作用。②奥楚蔑洛夫在“审”过程中作了几次判定,几次变色,每次判定的依据是什么?③比较每次判定的内容,从中了解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④想象续写课文,要求结局在情理之中,但在意料之外。提供的阅读材料有:契诃夫的生平、本课的写作背景、小说的一般常识、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对比的写作手法等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围绕问题开始搜集材料,鼓励学生自主的去探究学习。   (2)实施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心理疏导、方法指导和价值引导。心理疏导主要指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敢于质疑。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小心加以呵护,以极大的耐心和诚心来保护其质疑的积极性,因为质疑,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新的认知需求,形成问题意识;方法指导主要指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策略;价值引导主要指培养研究兴趣和良好的探究习惯等。在探究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的适时诱导和学生间的相互讨论。   (3)总结阶段,主要是进行评价,评价要重视激励评价。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由于探究式学习重视成果,更重视过程体验,所以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鼓励, 要赏识每一个学生,用信任的目光去关注,用激励的话语去赞美,要充分发现和肯定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挖掘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让他们从中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激励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怎么挽救兄弟,最近冷落了他,很痛心。
lenovo tango手机开发者选项怎么打开
形容人由盛到衰败的成语
香樟阱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洪泽鼎红ktv群找人?
请问,青岛最近有哪些音乐会,都在哪里举行?
麦德隆粮油商店怎么去啊,有知道地址的么
2018年高考理宗卷有错题吗
电脑安装双系统,还需要修复引导分区吗,,
石牌在哪里
一千克黄豆可以榨多少千克油?我们练习卷要做
邢台都有什么好吃的啊?
舒尔se535个同价位耳机比音质怎么样
枫木坳怎么去啊,有知道地址的么
一键启动车接日行灯怎么接
推荐资讯
哈尔滨的新东方和环球雅思那个好
喉咙的读音都是轻声吗
蛋糕DIY生活馆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库拉索芦荟用什么土
在柜台跨行转账多久到账
苹果6plus32g现在多少钱
宜通商务宾馆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以网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以网为话题作文800
单选题下列算式变形正确的是A.a·b÷c=a÷c
行星饭进来!想问一下ment团综exo的是什么时
虹桥火车站到虹漕路怎么走
沙拉黑哟的韩文怎么写?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