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梅雨是什么?梅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13:15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2-08 03:14
【梅雨】梅雨是什么?梅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2-08 04:44
【答案】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 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
梅雨
期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但由于现在的语言使用习惯语言,现在所说的梅雨并不仅仅局限于江淮流域到日本一带,中国东部地区如福建等在梅雨季节所发生的持续不断的降水也称为梅雨.)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几乎每年6~7月间都会遇到一段较长时间的连续阴雨天气,恰巧此时又是江南梅子成熟期,所以人们把这段连续的阴雨天气称为梅雨.
梅雨发生在春、夏之交,此时冷暖空气势均力敌,经常出现进退相持的局面.当它们相持在长江流域时,在江淮之间就形成了梅雨天气.
通过绘制梅雨成因示意图,能对梅雨的成因、地理位置以及产生的影响等均有进一步的了解.
工具与材料
弧形尺.
颜料,绘图笔,纸等.
1.取卡片纸(130厘米×90厘米),画上中国轮廓图(图4-2-10-1).
2.在图上画出北回归线,画出黄河、长江和珠江.
3.在图上用红笔勾出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并用粉红色表示副热带高压范围.
4.用深红色箭头表示南方暖空气的运动方向.
5.用虚线画出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
6.在图上用蓝笔勾出冷高压的位置,并用浅蓝色表示冷高压范围.
7.用蓝色箭头表示北方冷空气运动方向.
8.在长江附近画上准静止锋:向北的一半画上红色,向南的一半画上蓝色.
9.准静止锋北侧的两端用绿色表示.
10.在图上分别标上冷高压、冷空气、暖空气、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等文字说明.
说明与延伸
1.在春末夏初,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能南下抵达长江流域.这时,南方来自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暖空气已向北推进到长江流域.
2.由于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区的空气都从中心向四周流散,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右侧偏离),无论暖高压流出的空气,还是冷高压流出的空气,其运动方向都应画成顺时针方向.
3.梅雨是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现象,而准静止锋则由冷暖空气相持形成.因此准静止锋的符号实际是冷锋和暖锋的合成:向北一侧是暖锋
4.梅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有很大关系.当脊线位置移到北纬20°以北,并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时,冷暖空气就在长江流域相遇,形成准静止锋和梅雨天气.此脊线在这个位置稳定的时间越长,梅雨期就越长;反之梅雨期就短.当脊线向北移动,超过北纬25°接近北纬30°时,长江流域梅雨就结束了.因此,在示意图上,副热带高压脊线应画在北纬20°~25°之间.
梅雨
期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但由于现在的语言使用习惯语言,现在所说的梅雨并不仅仅局限于江淮流域到日本一带,中国东部地区如福建等在梅雨季节所发生的持续不断的降水也称为梅雨.)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几乎每年6~7月间都会遇到一段较长时间的连续阴雨天气,恰巧此时又是江南梅子成熟期,所以人们把这段连续的阴雨天气称为梅雨.
梅雨发生在春、夏之交,此时冷暖空气势均力敌,经常出现进退相持的局面.当它们相持在长江流域时,在江淮之间就形成了梅雨天气.
通过绘制梅雨成因示意图,能对梅雨的成因、地理位置以及产生的影响等均有进一步的了解.
工具与材料
弧形尺.
颜料,绘图笔,纸等.
1.取卡片纸(130厘米×90厘米),画上中国轮廓图(图4-2-10-1).
2.在图上画出北回归线,画出黄河、长江和珠江.
3.在图上用红笔勾出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并用粉红色表示副热带高压范围.
4.用深红色箭头表示南方暖空气的运动方向.
5.用虚线画出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
6.在图上用蓝笔勾出冷高压的位置,并用浅蓝色表示冷高压范围.
7.用蓝色箭头表示北方冷空气运动方向.
8.在长江附近画上准静止锋:向北的一半画上红色,向南的一半画上蓝色.
9.准静止锋北侧的两端用绿色表示.
10.在图上分别标上冷高压、冷空气、暖空气、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等文字说明.
说明与延伸
1.在春末夏初,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能南下抵达长江流域.这时,南方来自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暖空气已向北推进到长江流域.
2.由于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区的空气都从中心向四周流散,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右侧偏离),无论暖高压流出的空气,还是冷高压流出的空气,其运动方向都应画成顺时针方向.
3.梅雨是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现象,而准静止锋则由冷暖空气相持形成.因此准静止锋的符号实际是冷锋和暖锋的合成:向北一侧是暖锋
4.梅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有很大关系.当脊线位置移到北纬20°以北,并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时,冷暖空气就在长江流域相遇,形成准静止锋和梅雨天气.此脊线在这个位置稳定的时间越长,梅雨期就越长;反之梅雨期就短.当脊线向北移动,超过北纬25°接近北纬30°时,长江流域梅雨就结束了.因此,在示意图上,副热带高压脊线应画在北纬20°~25°之间.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慌
- 2021-02-08 05:45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