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我去爬树>>阅读
- 提问者网友:我一贱你就笑
- 2021-07-26 22:02
1.爸爸是怎样带我去爬树的?
2.“人在树上真的很快乐”,为什么?
3.联系课文你是怎么理解恍恍惚惚中觉得心里很大,有很深很远.”这句话意识?
4.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7-26 22:14
《爸爸带我去爬树》
一、教育理念
一流的教学活动要有一流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应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体验和品德的熏陶”,这一教学理念体现了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思想.而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体验、自我讨论、自我总结”则体现新世纪语文教学的学生主体观.这两个教学理念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感悟本课“回归自然”的深刻思想内涵.
二、教材分析
《爸爸带我去爬树》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以乐趣为主题)中的一篇自读课.本文虽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叙述,讲述的事情又贴近儿童,但文中揭示的却是“回归自然”的深刻主题.因此我计划2课时完成本课.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分析文章思路,扫清文章中的阅读障碍.我讲的是第二课时,让学生来赏析文章的同时通过介绍亲身经历来感悟“回归自然”这一主题.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2——13岁左右,对于如何正确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培养积极的公德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归自然”这一主题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抽象和陌生,但可以调动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感受,把这一内容具体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我所教的教学班全班人数50人,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是很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很一般.结合本课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四.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
五.教学难点
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六.德育目标
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意识.
本文算不上文质兼美,更达不到催人泪下.但这篇自读课文却揭示了一个时代感很强的主题——回归自然.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揭示文章思想,因此根据学情,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确定上述目标.
七.教学手段
八.为完成以上目标,我安排教学过程如下:
1.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设计时应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是第二学时,既要能复习上节所学知识,又要引出本节课内容.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竞争性很强的题目来回顾文章主要情节,很自然就引出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
2.分组讨论,赏析全文.
导入时已经谈到了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这时,我就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爸爸为什么带我去爬树?这时学生进行第一次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教师从中引导,最终归结为“回归自然”这一主题.这时我板书“回归自然”,解决本文重点之后,我提出第二个问题: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呢?让学生从写法角度入手赏析全文.通过讨论可知文章运用了对比写法,即我与父亲的对比和我爬树前后的心理对比来突出主题——回归自然.解决难点,为后文作铺垫.
3.合作探究,理解主题
文章通过“爬树”来突出“回归自然”,可现实生活中“爬树”又不太可能.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回归自然?有没有回归自然的亲身经历和喜悦感受与我们共同分享?这时学生会拿出VCD片或照片来亲自讲解,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回归自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顺势我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回归自然”?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回归自然”因为热爱自然,我们应保护自然,有基本的公德和环保意识.这时我板书“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4.课堂练习
训练学生把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设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或把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
5.课堂小结
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陶冶,我们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的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让我们为保护美好、健康的大自然去共同努力吧!
九.关于板书
《爸爸带我去爬树》
回归自然 热爱自然 保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