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下(南华工商学院)全方面的资料,知道的说下.谢
- 提问者网友:我是我
- 2021-04-25 16:2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4-25 17:28
南华工商学院是广东省总工会于1993年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基础上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行政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总工会,业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是广东省唯一的“国有民办”新机制的普通高等院校。
南华工商学院是199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国家教委备案,广东省总工会在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创办的以文科为主、兼含工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是全国第一所由社会团体——工会创办的具有普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学校,属国有民办新机制。学院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总工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院和干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学院以广东省为主,面向全国十九个省市区招生,以普通类高职高专教育为主体,兼顾继续教育和工会干部教育及职业资格培训。根据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2006]16号文精神,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有一定理论知识基础、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建校十七年以来共培养了15000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达95%以上,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我院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达100%。2009年11月,学院经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推选为16届广州亚运会亚运城服务的合作院校。 学院现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外语、计算机、旅游管理、法学、劳动关系等9个教学系和思政部、体艺部2个教学部,有报关与国际货运、注册会计师等65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涵盖财政、电子信息、旅游、公共事业、交通、土建、文化教育、法律等八大类,在校生有1万多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总数为503人,其中专任教师378名,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3%,高级职称教师占39%,“双师素质”教师占53%,还聘请了一批校外知名学者和各专业学科方面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院现有天河校区、黄埔校区和清远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100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5万册。教学设施齐全,建有计算机网络中心、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国际贸易、财务会计、电子商务、酒店旅游、室内装饰、连锁经营、模拟法庭等各类实验室和实训室86个,校企共建实习就业基地100多个。广东省总工会和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广东农垦燕岭大厦有限公司、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在我院设立了助学金和奖学金。
学院在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院党委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加强领导班子、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发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导向,以一线定位、博雅教育为办学理念,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主要内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打造具有南华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现正全面启动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工作。
学院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直属机关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总工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民办学校”、“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广州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和“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学院以广东省为主,面向全国部分地区招生,以全日制经贸类专业高职高专教育为主体,兼顾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学院根据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
南华工商学院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诚信创新、求真务实、儒雅自尊、严谨和谐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至2006年上半年,共计有全日制在校生7064人。目前,共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商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外语、计算机、旅游管理、法学、医学技术等9个教学系,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等22个专业,涵盖财政、电子信息、旅游、公共事业、交通运输、土建、文化教育、法律、医学卫生等九个大类。2005年总体就业率达98.54%,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学院现有天河、黄埔和清远(建设中)三个校区,共753.28亩,总建筑面积127638.23平方米,其中清远校区占地面积460.59亩,规划一期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预计明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45.1万元。拥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室44个,校外共建实习基地50个。图书馆藏书57.46万册。清远校区2008年第一批新生入住,在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邻,在当地新政府的对面,今年启用清远新校区为升格为本科院校而打基础。
学院教师总数为406人,生师比为17.8:1,其中专任教师345名,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25人,高级职称教师88人,中级职称教师95人,“双师素质”教师125人,“双肩挑”教师5人,兼职教师56人。
专业设置的出发点
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依托学院优势学科、发挥外贸和金融方面的特长,优化结构、打造精品。
专业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构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市场一线需要的、能充分体现相关行业需求特点的专业群。
专业调整的立足点专业调整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一线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校园风景首先,学院就业办和各专业教研室每年都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深入有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才市场,调查、了解相关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及人才规格等信息,认真分析和预测地区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形成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其次,根据高职新专业目录并结合学校实际,由各系向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交专业方向调整报告,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向院务委员会提出专业方向调整目录;最后,由学校院务委员会确定需要调整的专业方向,报省教育厅批准。
教学改革紧扣一线需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并不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完整的体系”性,而是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的开设比例。
其次,在教学计划上,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计划的针对性,使现实教学计划与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现有机结合,体现了教学计划服务现实需求、服从现实需求的要求,实现了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标准与社会和市场一线的紧密结合。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参与,借鉴和采用“兴趣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通过提问、辩论、交流、演讲、专题研究、上机实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现、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选用和编写原则——解决一线问题根据一线定位的要求,学院的教材选用和编写原则是,第一,选用的教材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前沿性,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坚持选用教育部规划或推荐的教材;第三,“自编教材必须以落实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编辑本段]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培养
面对社会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需要的现实,学院在教学过程
领导视察中力争做到使综合性高素质这项“软指标”的教育具体化、目标明确化。比如我们把学生素质分解为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几个方面。政治素质培养的侧重点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能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立场看待和分析问题;专业素质培养的侧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专业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文化素质的侧重点则放在学生的“博雅发展”上,通过开设文化素质课,聘请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支持学生创办健康的社会团体、协会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身体素质则要求学生在达到大学生基本锻炼标准的同时,养成对一、二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爱好,并能长期坚持锻炼;心理素质则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以及经受挫折、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