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有不知者.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02:02
- 提问者网友:捧腹剧
- 2021-01-27 01:12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有不知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夜
- 2021-01-27 01:40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自重,现在来讲是自尊心,也就是说每个人要自重.2.……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时候,对事情的处理,一点自信都没有,这是心理的问题,也是大众的心理.比如交代一个任务给诸位中间任何一人,所谓“见危授命”,你有时候会丧失了这个信念,心理非常空虚,在这地方,就须要真正的学问,这个学问不是在书本上,这就是自重.所以一个人没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视自己,不自尊,“学则不固”,这个学问是不稳固的,这个知识对你没有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来.3.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世界上的人,聪明智慧大约相差不多,反应快叫聪明,反应慢就叫笨.你骗了聪明的人,他马上会知道,你骗了笨人,尽管过了几十年之久,他到死终会清楚的.难得有人真正笨到被你骗死了都不知道的,这个道理要注意.4.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以下答案可供参考======供参考答案1:《论语》小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 夫子任鲁国司寇期间,学徒原宪担任夫子家臣。原宪,字子思,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 一日,夫子正要出门,迎面碰到子思。子思神情黯然,落落寡欢,一改往日的潇洒干练,神采飞扬。 夫子走上前去,轻声问:“宪,碰到何事,如何这般模样?” 子思一脸愧疚之情,低声回答:“老师,我不能再做你的家臣了,请你另选他人吧!”。 夫子忙问:“什么原因,能否说与为师听?” 子思神情激动,语气急促,把自己委屈一股脑倒了出来:“与我共事那些人,工作中懒懒散散,生活中吃吃喝喝,没有丝毫的进取心,与之为伍,我以之为耻。昨日,我实在无法忍受了,就好心好意当众指责他们,他们非但不领情,还说我是什么孤傲之人,狷介之士,简直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夫子怕子思没能完全领会自己意思,接着说:我曾给你们讲过‘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不知你可否记得? 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必须要有宏大而执着的仁爱之心,否则,是不可能让人心悦诚服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威信从何而谈?况且,只有如此,方能心胸开阔,天下为公,而不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一定要诚心诚意啊!如何才算诚心诚意呢?首先是气量宏大,眼中有人。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并真诚向他学习,用自己诚心感染他,接引他,继而让他自觉认识到自己不足,这样彼此都进步了,何乐而不为呢?其次,当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时,自己能虚心接纳,认真反省,有错不怕改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夫子仁心若日,胸怀若谷,子思再次为之折服,并由衷发出感叹:“巍巍哉!夫子!荡荡哉!夫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1-27 01:45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