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5分)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这一观点。(6分)
材料三 汉口开埠以后,江汉关以下地段开辟了租界区。外国人在汉口有自己的码头货栈,兴建了工厂公司,开办了航运业。汉口的商业中心,从沿河一带向沿江一带转移。汉正街的繁华盛景,逐渐被六渡桥、江汉路以及租界滨江商业区所取代。汉口人的日常用语中,除了洋船之外,多了洋火、洋油、洋蜡、洋布、洋铁、洋油灯等一系列洋字号的名词。在洋街的影响下,汉口向近代城市迈进的脚步缓慢地移动了。1871年冬,清政府在汉口设立招商局。 1889年,洋务派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加速了汉口前进的岁伐。
(3)以材料三的汉口为例,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的主要特点及其反应的本质问题。(4分)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5分)
(15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03:47
- 提问者网友:沉默菋噵
- 2021-02-07 19:2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2-07 20:07
(答案→)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5分) 解析:(1)分析问题时首先应该注意答案内容的时间点,是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然后重点注意分析这个城市的发展是在“农耕文明”条件下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上的安定与统一,同样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越发展城市才会越来越繁荣。(2)从材料二中可一一对应找出答案。如材料中“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使其发展缺少法律性的保护。而“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再有从材料中的“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可以分析出中国的商业城市不独立,而政府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所以对商业的发展是起阻碍作用的,而西方的城市比较独立,城市的实力也强大得多。(3)近代中国城市的特点应该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做为半殖民地的一个近代化城市,应该带有殖民地化的特点,加之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发展所受的阻碍,所以发展水平不会高。所以反映的本质问题就是要透过现有的现象的特点来透视本质问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2-07 20:42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