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最早的古诗出自哪本书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6 07:21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04-15 09:38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最早的古诗出自哪本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4-15 10:15
说到最早的诗歌,在小学时,我以为是《诗经》,因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具体那一首诗歌是最早的,不知道,查了查,收入总集中的第一首是《关雎》。于是便以为中国最早的一首诗是诗经里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上了中学,看到《史记·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老人所歌的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壤歌》。击壤,是古代的一种游戏。至今在临汾古城的东北五里处,有一个叫康庄的地方,村东有块古老的石碑,上书“击壤处”。清人沈德潜《古诗源》注释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于是我认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是《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读师范时,文选书上有篇文章介绍了中国诗歌简史,文中记载最早的诗歌是《弹歌》。《弹歌》见诸《吴越春秋》之《勾践阴谋外传》。范蠡“进善射者陈音”,于是就有了陈音和越王的对话。陈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民间向来有“船歌”、“山歌”之类,上古时期,人们群居洞野,经常受禽兽的威胁,“弹”成为一种驱逐禽兽的工具,被广泛采用。有弦的“弹”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安全防御功能,受到了先民们的喜爱,因而宣扬制作和使用的话语象歌谣一样到处相传,经过不断修改、凝炼,最后才经先民纪录为今天我们所见的八字《弹歌》流传了下来,至少已经7000年。至此我相信《弹歌》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工作之后,因为个人对古代文学的兴趣,通过对一些史料的对比研究,我对最早的诗歌又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淮南子·造应训》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先民的歌谣发生于劳动的韵律,因此最初的形态常与原始的音乐、舞蹈结合为一体,其内容大都是生产行为的重演仿真,或是劳动过程的回忆。而在《尚书·尧典》中也说: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它描写了人们敲石器之类的工具作为乐器,然后模仿野兽的姿态跳舞。通过这两则记述,我们说最早的诗歌,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诗歌,大概是不错的。鲁迅先生在论述诗歌的起源时说得很清楚:“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如果这么解释,那么第一首诗歌将永远是一个谜,因为谁也没有办法找到第一个尖叫当诗的类人猿。因此,这种解释是一种极端化错误。古诗歌有两个特性:1、叶韵;2、可歌。判断古诗歌应该兼具这两个特性,叶韵是古诗歌的基础,那么古韵文可能是古诗歌的源头,但是有另外一种可能:古诗歌之前没有其他形式也就是不可歌的古韵文。......余下全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上了中学,看到《史记·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老人所歌的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壤歌》。击壤,是古代的一种游戏。至今在临汾古城的东北五里处,有一个叫康庄的地方,村东有块古老的石碑,上书“击壤处”。清人沈德潜《古诗源》注释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于是我认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是《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读师范时,文选书上有篇文章介绍了中国诗歌简史,文中记载最早的诗歌是《弹歌》。《弹歌》见诸《吴越春秋》之《勾践阴谋外传》。范蠡“进善射者陈音”,于是就有了陈音和越王的对话。陈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民间向来有“船歌”、“山歌”之类,上古时期,人们群居洞野,经常受禽兽的威胁,“弹”成为一种驱逐禽兽的工具,被广泛采用。有弦的“弹”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安全防御功能,受到了先民们的喜爱,因而宣扬制作和使用的话语象歌谣一样到处相传,经过不断修改、凝炼,最后才经先民纪录为今天我们所见的八字《弹歌》流传了下来,至少已经7000年。至此我相信《弹歌》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工作之后,因为个人对古代文学的兴趣,通过对一些史料的对比研究,我对最早的诗歌又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淮南子·造应训》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先民的歌谣发生于劳动的韵律,因此最初的形态常与原始的音乐、舞蹈结合为一体,其内容大都是生产行为的重演仿真,或是劳动过程的回忆。而在《尚书·尧典》中也说: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它描写了人们敲石器之类的工具作为乐器,然后模仿野兽的姿态跳舞。通过这两则记述,我们说最早的诗歌,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诗歌,大概是不错的。鲁迅先生在论述诗歌的起源时说得很清楚:“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如果这么解释,那么第一首诗歌将永远是一个谜,因为谁也没有办法找到第一个尖叫当诗的类人猿。因此,这种解释是一种极端化错误。古诗歌有两个特性:1、叶韵;2、可歌。判断古诗歌应该兼具这两个特性,叶韵是古诗歌的基础,那么古韵文可能是古诗歌的源头,但是有另外一种可能:古诗歌之前没有其他形式也就是不可歌的古韵文。......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