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人体的精密相机——眼睛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9 01: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体的精密相机——眼睛

当神创论者挑战进化论时,人眼的进化是他们常常瞄准的好靶子,这个足以令高端相机望尘莫及的人体构造,精密得令进化论鼻祖达尔文“直打冷颤”。它拥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内面(脉络膜)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光线四处散射,不仅如此,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不论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捕捉影像,无需临时更改感光度也不用外加滤镜;它还自带Photoshop功能(神经网络),成像之后迅速增强图像反差、调整颜色……奇特的是,不论视网膜还是角膜,单独看来都没有任何作用,达尔文理论中那碰运气似的突变和自然选择是如何将这些零七八碎的部件同时拼凑在一起的?今天的这套人眼精密仪器同万年前相比又做了哪些微调呢?

地球上生命痕迹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后来单个感光细胞在生物体表面出现了,于是世界变明亮了。有的科学家说,这件事大约发生在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

在进化路上,生物相当随遇而安,不需最好,只要够用。这种知足的性格使得眼睛若干中间产物得以作为不同生物的终点保留下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将各种生物的眼睛从简单到复杂排成一列,便大致推测出眼睛进化的历程。例如,某些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些可以感受光的蛋白,它们见到光就心满意足;有的生物只有一洼小小的眼窝,然而你已经能从这个简单的聚光工具看出高级眼睛的端倪,这些生物只要不撞上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就能高兴活着;高等生物的生存却容不得它们将猎物与敌手看混,于是各自进化出一系列结构,来将世界看清楚,鹦鹉螺和人眼便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策略。前者将眼睛的开口缩小,使它变成一架“针孔照相机”,从而让光准确到达感光细胞,眼前的物体就能边界清晰,在它们这个群体内,估计该是“眼小为美”;但是人类并不甘心采取这种舍弃光强获取清晰度的措施,却另走了一条迂回之道,我们这一进化分支的祖先在眼窝前塞进一个透镜——晶状体,它同样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却赋予了我们一个比鹦鹉螺明亮许多的世界。

这样,大自然中不同眼睛的集合就如同一个活化石库,我们可以将这些化石理解为人眼进化之路上留下的一串脚印。于是,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至少是有解的。十几年前,两位瑞典科学家甚至将这一过程量化,他们将鱼眼进化拆分为近2000个步骤,并用计算机模拟了整个过程,经保守计算,他们结论说,这一过程的实现理论上只需36万年。现在许多科学家都相信,从一个感光细胞到我们的眼睛,最关键的变化就发生在最初几百万年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也至关重要。角膜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1/3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2/3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这便是为什么当你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那个时候这层泪膜和周围的水环境混为一体,在空气中可以发生的折射便不会发生,于是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了。

1.对这篇文章的主要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认为,约5亿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了单个感光细胞的生物体。

B.瑞典科学家通过将眼睛进化的过程量化,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测试,得出眼睛的进化只用了36万年时间。

C.人的眼睛不仅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还能利用晶状体感知周围明亮的世界。

D.人眼在陆地上感知周围的世界,需要晶状体、空气和角膜,而在水里感知世界,就只需要晶状体和角膜。

E.我们人类之所以比鹦鹉螺更看清明亮的世界是因为有晶状体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

2.对“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眼为什么会构造得如此精密的。

B.人眼是如何突变和进化的。

C.单个感光细胞是什么时候出现在生物体表面的。

D.眼睛的进化具体经历了哪些过程。

3.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5分)

15.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眼睛的进化经历了哪些过程?

最佳答案
【答案】

1.C、E

2.B

3. “靶子”比喻是神创论者和进化论之间争论的目标,说明人眼的复杂性、重要性。“直打冷颤”移用手法,本指是人体的一种御寒生理反应,这里形象表现人眼的精密;“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本来表现人的生活过程昏暗,通俗地说明地球上生命刚出现的时候没有眼睛看清世界;“随遇而安”“心满意足”“高兴活着”这些词把生物进化路上顺应自然的规律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表达出来。

4.约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单个感光细胞→出现感光蛋白→出现眼窝→出现能将猎物与敌手分清的晶状体。

【解析】

1.A不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看法,而是有的科学家认为;是单个感光细胞出现在生物体上,而不是出现单个感光细胞的生物体。B从理论上讲只需要用36万年时间。D在水里因为缺少空气,光线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3.抓住科普小品的语言特点进行说明,可分为生动形象、口语化。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此题的关键是“概括眼睛的进化经历了哪些过程”,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概括。

全部回答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卓资县城市管理局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下列命题正确的有________①经过平行四边形的
玛卡泡水味道难喝咋办
为什么树叶会落
高中加入文学社好不好
英语很好怎么写
It is strange that such a thing in your s
香港用什么听音乐
Large quantities of information as well as
韩国生日吃什么
请问能帮助精液夜化的“酶”是哪一种?,淀粉
三岁宝宝老积食怎么办
现代文阅读《陕北秧歌》
小花的眼球前后径正常,但仍患有近视.她形成
项脊轩志古今异义
推荐资讯
手机跑分哪个软件比较权威,安兔兔试了下,吓
有一个售楼部的小区是恒温恒湿的,这样房子好
朦组词有哪些
我的电脑显示器为什么一碰屏幕会有种触电的感
长角台村村委会在什么地方啊,我要处理点事
大合唱时需要排队形,第一排站m人,以后每排
手机算号
一道2年级数学题 10人做9人错,你呢?
单选题380-340=A.40B.30C.20D.70
Can you understand the beginning of this e
用眼膜会不会对眼睛产生不好的影响?谢谢
松木猫砂粪便怎么处理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