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转录基因?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8 20:42
- 提问者网友:捧腹剧
- 2021-02-28 14:03
什么是转录基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2-28 15:15
某些基因不断地进行转录和翻译,产生出各种蛋白质,通常称之为基因表达。每个细胞都有一套完整的基因调控系统,使各种蛋白质只有在需要时才被合成,这样就能使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防止生命活动中的浪费现象和有害后果的发生,保持体内代谢过程的正常状态。但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调控有着明显的区别。 原核细胞表达的基因调控,比真核细胞要相对简单,这里以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为例来说明。大肠杆菌能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生长,这是由于它能产生一套利用乳糖的酶。这些酶受乳糖操纵子的控制。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是大肠杆菌DNA的一个特定区段,由调节基因I,启动基因P,操纵基因O和结构基因Z、Y、A组成。P区是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的结合部位。O区是阻遏蛋白的结合部位,其功能是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平时I基因经常进行转录和翻译,产生有活性的阻遏蛋白。当大肠杆菌在含有葡萄糖而不含乳糖的培养基中培养时,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从而阻挡了RNA聚合酶的前移,使结构基因不能转录,也就不产生利用乳糖的三种酶。当大肠杆菌在只含乳糖而不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时,乳糖便与结合在操纵基因上的阻遏蛋白以及游离的阻遏蛋白相结合,并改变阻遏蛋白的构型,使其失活,从而使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这时RNA聚合酶可以通过O区而到达结构基因,使结构基因开始转录和翻译,产生出利用乳糖的三种酶。如果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细菌只利用葡萄糖而不利用乳糖,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RNA不能与启动基因结合,因此也就不能使结构基因进行转录和翻译。 真核细胞表达的调控,比原核细胞要复杂得多,至今还没有较为系统而又为实验所证实的理论。普遍认为,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有三种形式:①结构基因的内部或其附近存在对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的DNA序列;②基因中某段富含CG的序列的甲基化对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③通过染色体结构的变化控制基因的表达。一般认为,在真核基因的结构基因的上游有一个启动基因区(由增强子、启动子、TATA框组成)。下游结构基因由一些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2-28 16:18
基因转录
基因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一. DNA的转录
在真核生物中,DNA的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其中rRNA的合成发生在核仁,mRNA的tRNA的合成发生在核质中。
在原核生物中,转录在细胞质的核质区进行。
1. 转录的反应
2. 转录的方式
转录开始不需要引物,链的延长方向也是 5′→ 3′。
每次被转录的DNA只是一个小区段,而且是其中的一条链。
我们将用作RNA合成的模板的链叫做反义链;另一条不做模板的链叫有义链。
对于整个DNA双链,每条链上有的区段用作有义链,有的区段用作反义链。
3. 原核生物参与转录的酶
RNA聚合酶
有五种亚基:a、b、b′、w、s,此外每个酶分子还含有2个Zn原子。
a2bb'ws
=
a2bb'w + s
全酶
核心酶
s亚基:用于识别DNA上转录的起始位点,引导核心酶结合到它上面
核心酶:由s亚基识别起始点后,由核心酶负责解开DNA双链、RNA链的延伸、恢复后面的DNA双螺旋
a亚基 —— 与启动子结合
b亚基 —— 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亚基 —— 与DNA模板结合
4. 转录的过程
(1)转录的启动
DNA上存在着转录的起始信号,它是特殊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启动子。
转录是由RNA聚合酶全酶结合于启动子而被启动的。
其机理是:s因子能识别启动子,并识别有义链,它与核心酶结合,引导核心酶定位到启动子部位。
(2)转录的起始
当聚合酶结合到启动子上后,在启动子附近将DNA局部解链,约解开17个碱基对。(酶与启动子结合的部位是AT富集区,有利于解链)
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常是GTP或ATP)结合到全酶上,形成“启动子-全酶-核苷三磷酸”三元起始复合物。
第二个核苷酸参入,连结到第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上,形成了第一个磷酸二酯键。
s因子从全酶上掉下,又去结合其它的核心酶。
(3)链的延伸
当s因子从核心酶上脱落后,核心酶与DNA链的结合变得疏松(依靠其蛋白质的碱性与酸性核酸之间的非特异性的静电引力),可以在模板链上滑动,方向为DNA模板链的 3′→ 5′,同时将核苷酸逐个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OH端,使RNA链以 5′→ 3′方向延伸。
在RNA链延伸的同时,RNA聚合酶继续解开它前方的DNA双螺旋,暴露出新的模板链,而后面被解开的两条DNA单链又重新形成双螺旋,DNA双螺旋的解开区保持约17个碱基对的长度。
新合成的RNA链能与模板形成RNA-DNA杂交区,这个杂交区也在随着RNA聚合酶的移动而不断地移动着。
(4)转录的终止
DNA分子上有终止转录的特殊信号,也是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称为终止子。
RNA聚合酶可以识别终止子,它在一种蛋白质 —— r因子的帮助下,终止转录,放出RNA链;有时,RNA聚合酶不需要r因子的帮助即可终止转录。
核心酶释放了RNA后,也离开DNA。
DNA上的解链区重新形成双螺旋。
基因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一. DNA的转录
在真核生物中,DNA的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其中rRNA的合成发生在核仁,mRNA的tRNA的合成发生在核质中。
在原核生物中,转录在细胞质的核质区进行。
1. 转录的反应
2. 转录的方式
转录开始不需要引物,链的延长方向也是 5′→ 3′。
每次被转录的DNA只是一个小区段,而且是其中的一条链。
我们将用作RNA合成的模板的链叫做反义链;另一条不做模板的链叫有义链。
对于整个DNA双链,每条链上有的区段用作有义链,有的区段用作反义链。
3. 原核生物参与转录的酶
RNA聚合酶
有五种亚基:a、b、b′、w、s,此外每个酶分子还含有2个Zn原子。
a2bb'ws
=
a2bb'w + s
全酶
核心酶
s亚基:用于识别DNA上转录的起始位点,引导核心酶结合到它上面
核心酶:由s亚基识别起始点后,由核心酶负责解开DNA双链、RNA链的延伸、恢复后面的DNA双螺旋
a亚基 —— 与启动子结合
b亚基 —— 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亚基 —— 与DNA模板结合
4. 转录的过程
(1)转录的启动
DNA上存在着转录的起始信号,它是特殊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启动子。
转录是由RNA聚合酶全酶结合于启动子而被启动的。
其机理是:s因子能识别启动子,并识别有义链,它与核心酶结合,引导核心酶定位到启动子部位。
(2)转录的起始
当聚合酶结合到启动子上后,在启动子附近将DNA局部解链,约解开17个碱基对。(酶与启动子结合的部位是AT富集区,有利于解链)
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常是GTP或ATP)结合到全酶上,形成“启动子-全酶-核苷三磷酸”三元起始复合物。
第二个核苷酸参入,连结到第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上,形成了第一个磷酸二酯键。
s因子从全酶上掉下,又去结合其它的核心酶。
(3)链的延伸
当s因子从核心酶上脱落后,核心酶与DNA链的结合变得疏松(依靠其蛋白质的碱性与酸性核酸之间的非特异性的静电引力),可以在模板链上滑动,方向为DNA模板链的 3′→ 5′,同时将核苷酸逐个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OH端,使RNA链以 5′→ 3′方向延伸。
在RNA链延伸的同时,RNA聚合酶继续解开它前方的DNA双螺旋,暴露出新的模板链,而后面被解开的两条DNA单链又重新形成双螺旋,DNA双螺旋的解开区保持约17个碱基对的长度。
新合成的RNA链能与模板形成RNA-DNA杂交区,这个杂交区也在随着RNA聚合酶的移动而不断地移动着。
(4)转录的终止
DNA分子上有终止转录的特殊信号,也是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称为终止子。
RNA聚合酶可以识别终止子,它在一种蛋白质 —— r因子的帮助下,终止转录,放出RNA链;有时,RNA聚合酶不需要r因子的帮助即可终止转录。
核心酶释放了RNA后,也离开DNA。
DNA上的解链区重新形成双螺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