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望月》的感受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07:43
- 提问者网友:棒棒糖
- 2021-03-16 18:22
读《望月》的感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3-16 19:02
月21日。听《望月》之前,看着教材解读,就先感受到一种“高度”和“深度”。“《望月》是一篇融散文、诗歌、童话三个文化视角为一体的优秀作品,展示了月亮女神的柔美、圣洁、仁慈与祥和。一位著名的学者说,中国的文化起源于月神文化,而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月亮文化,不管这一说法是否成立,有一点却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月亮自古以来一直反复为骚人墨客吟哦咏诵。在这一特定的博大圆融的文化背景下,需要通过营造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月亮女神的亲和、柔美,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自由舒畅地吮吸母语丰足的滋养,以此来成就自己对于伟大民族的文化情结!”读着这段话,然后怀着强烈的期待之心开始聆听祝老师对学生的“文化浸养”。
教学流程果然风生水起,竟境迷离:
一、在音乐与散文中陶醉
课伊始,关于月亮的名曲便汩汩而出,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如梦如幻的《春江花月夜》,如风如水的《彩云追月》,如诗如歌的《月光曲》,马上把把我们带入了月亮文化的氤氲中,虽然学生对这些曲子分不清、辩不明,但至少也是一种心灵的唤醒,让学生感受到在丰富的月亮文化长河中,有一“粟”名叫音乐,它是月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欣赏过音乐,教师引领着学生走入散文世界,沐浴月色清辉,在反复品读中体悟月光的美是一种清幽的美、活泼的美、安详的美、动感的美、神奇的美、神秘的美(学生的答案)。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是投入的,感悟是深刻的,我认为,这个环节是这节课里最动人的部分。
二、在音乐与古诗中穿行
如果上升到月亮文化的层面,那么这篇课文最能引领学生感受月亮文化的当属课文的第二部分,舅舅与小外甥月下对诗,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根据“对诗”内容吟咏关于月亮的古诗,同时还激励学生回忆平时背过的诗文,唤起生活积累进行现场对诗,学生在一来一往中欣赏了许多绝妙的“咏月诗”,不知不觉就被引领着走进了古典,走进了美的意境。同时,一曲《水调歌头、中秋》也把学生“迷”得如痴如醉。本环节的教学,教师就这么不露痕迹地带领着学生步入古诗殿堂,体味优美意境,虽然学生不懂什么叫文化,但他们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文化的熏陶!
有一设想,不知是否合理?既然课的预设目标之一是引发学生的文化意识,在丰富的月亮文化的感染、熏陶、传承和建构中审美、启智、激趣,那么是否可以在这一环节中提供更多关于月亮的名句 、关于月亮的名作、关于月亮的名曲、关于月亮的专题研究等等,当然只是提及、仅供参考而已,并不是浓墨重彩,喧宾夺主,意在引导兴趣广泛的学生能触类旁通,牵一发而动全身。
附:
A、关于月亮的名句
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泊船瓜洲》)
2.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3.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4.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 《把酒问月》)
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月夜》)
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望月怀远》)
8.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0.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 《暮江吟》)
B、关于月亮的名作
1.《月出诗经》 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望月怀古》张九龄 4.《峨眉山月歌》
5.《静夜思》李白 6.《夜月》刘方平
7.《西楼望月》张籍 8.《江楼月》白居易 9.《梦天》李贺 10.《念奴娇 凭高眺望》苏轼
11.《念奴娇 断霁虹雨》黄庭坚 12.《中秋月》朱淑真
13.《鹊桥仙停杯不举》完颜亮 14.《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
15.《把酒对月歌》唐寅 16.《狱中对月》宋琬
17.《满江红乙已中秋》董以宁 18.《梅花坞坐月》翁照
19.《贾雨村咏月》 20.《香菱咏月》曹雪芹
C、关于月亮的名曲
《梧桐月》 《月儿高》 《关山月》 《平湖秋月》
《彩云追月》 《阿细跳月》 《汉宫秋月》 《花好月圆》
D、关于月亮的专题研究
《月亮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
《千江有水千江月——同轮明月别样情》
《缕缕清韵月边来——名曲欣赏》
《月亮的典故》 《中秋节的渊源》
教学流程果然风生水起,竟境迷离:
一、在音乐与散文中陶醉
课伊始,关于月亮的名曲便汩汩而出,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如梦如幻的《春江花月夜》,如风如水的《彩云追月》,如诗如歌的《月光曲》,马上把把我们带入了月亮文化的氤氲中,虽然学生对这些曲子分不清、辩不明,但至少也是一种心灵的唤醒,让学生感受到在丰富的月亮文化长河中,有一“粟”名叫音乐,它是月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欣赏过音乐,教师引领着学生走入散文世界,沐浴月色清辉,在反复品读中体悟月光的美是一种清幽的美、活泼的美、安详的美、动感的美、神奇的美、神秘的美(学生的答案)。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是投入的,感悟是深刻的,我认为,这个环节是这节课里最动人的部分。
二、在音乐与古诗中穿行
如果上升到月亮文化的层面,那么这篇课文最能引领学生感受月亮文化的当属课文的第二部分,舅舅与小外甥月下对诗,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根据“对诗”内容吟咏关于月亮的古诗,同时还激励学生回忆平时背过的诗文,唤起生活积累进行现场对诗,学生在一来一往中欣赏了许多绝妙的“咏月诗”,不知不觉就被引领着走进了古典,走进了美的意境。同时,一曲《水调歌头、中秋》也把学生“迷”得如痴如醉。本环节的教学,教师就这么不露痕迹地带领着学生步入古诗殿堂,体味优美意境,虽然学生不懂什么叫文化,但他们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文化的熏陶!
有一设想,不知是否合理?既然课的预设目标之一是引发学生的文化意识,在丰富的月亮文化的感染、熏陶、传承和建构中审美、启智、激趣,那么是否可以在这一环节中提供更多关于月亮的名句 、关于月亮的名作、关于月亮的名曲、关于月亮的专题研究等等,当然只是提及、仅供参考而已,并不是浓墨重彩,喧宾夺主,意在引导兴趣广泛的学生能触类旁通,牵一发而动全身。
附:
A、关于月亮的名句
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泊船瓜洲》)
2.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3.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4.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 《把酒问月》)
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月夜》)
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望月怀远》)
8.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0.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 《暮江吟》)
B、关于月亮的名作
1.《月出诗经》 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望月怀古》张九龄 4.《峨眉山月歌》
5.《静夜思》李白 6.《夜月》刘方平
7.《西楼望月》张籍 8.《江楼月》白居易 9.《梦天》李贺 10.《念奴娇 凭高眺望》苏轼
11.《念奴娇 断霁虹雨》黄庭坚 12.《中秋月》朱淑真
13.《鹊桥仙停杯不举》完颜亮 14.《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
15.《把酒对月歌》唐寅 16.《狱中对月》宋琬
17.《满江红乙已中秋》董以宁 18.《梅花坞坐月》翁照
19.《贾雨村咏月》 20.《香菱咏月》曹雪芹
C、关于月亮的名曲
《梧桐月》 《月儿高》 《关山月》 《平湖秋月》
《彩云追月》 《阿细跳月》 《汉宫秋月》 《花好月圆》
D、关于月亮的专题研究
《月亮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
《千江有水千江月——同轮明月别样情》
《缕缕清韵月边来——名曲欣赏》
《月亮的典故》 《中秋节的渊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3-16 19:57
身在外,心在家的牵挂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