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报告杂写?
- 提问者网友:眉目添风霜
- 2021-04-22 08:45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拾荒鲤
- 2021-04-22 09:03
用钢笔写!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4-22 12:02
- 2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4-22 10:30
地质调查报告(report of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是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毕后,综合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资料编写的总结报告。它反映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由文字、全套图件和有关资料组成。其内容包括调查区的一般自然、经济地理情况,以往研究程度和该区的地层、岩石、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矿产等主要特征。
提纲:
第1章 绪论
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任务要求;工作条件及研究程度概况;
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地形资料和前人地质资料收集,综合情况;
本次区域地质调查完成任务情况.
附:交通位置图,研究程度图,完成工作量表.
第2章 地层
由老到新介绍区域地层系统,重点介绍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的划分,标志,组成,岩性岩相和岩石学特征;几何形态,相互关系,时空关系,时空展布与变化规律;同时视需要对层序地层,事件地层,磁性地层等进行划分对比;总结区域地层时空展布特点,建立区域地层格架和模型,进而论述地层序列形成的环境,结合其他地质作用,建立区域沉积盆地形成演化模式.
附各填图单位的岩石地层实测剖面图和柱状图;相剖面图;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图;区域地层格架图;盆地充填序列及其演化模式图;各时期岩相古地理图等.
第3章 岩浆岩
3.1 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岩
按时代从老到新,并按超基性岩,基性岩顺序,分述各时代侵入岩的特征,出露面积,岩体(群)数量产出部位,产状,形态;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原生构造和次生变化,接触关系;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蚀变,内外接触带特点,岩性岩相划分;时代归属及其依据.并以研究较详细的岩体为例,反映岩浆岩特点.综合各种资料,结合野外客观特征,探讨与岩浆岩活动有关的大地构造环境.("蛇绿岩"归入此节)
3.2 中酸性侵入岩
应全面反映调查区花岗岩类的野外地质特点和室内分析鉴定综合特征.可按概述,各论和综合特征对比三部分编写.
概述:主要简述调查区花岗岩类活动规模,产出地质位置,形成时期,产状以及岩石类型和各自所占比例.填图单位划分.
各论:一般以填图单位划分从早到晚依次叙述.首先简述每个单位(或独立单元)出露地理位置,面积,单位划分,岩体数量等.然后详细叙述每一单位的下列特征:1)地质特征.2)岩石学特征.3)组构,节理,岩脉,岩墙及包体发育情况和产状变化规律.4)内蚀变作用和外接触变质作用.5)岩体的侵入深度,剥蚀程度及形成物理化学环境,侵入机制等.6)时代归属及其依据.
综合对比:综合对比各时代花岗岩类填图单位或序列特征,对各论部分具共同性的问题统一综述,不能肯定属于那个时代填图单位的一些问题,如隐伏岩体的预测等可在此部分叙述.可按下列内容叙述:1)各时代花岗岩类填图单位或序列的特征对比和演化特点.2)花岗岩类成因.3)花岗岩类的就位机制.4)隐伏花岗岩体的预测.5)综合上述特征讨论区内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形成演化环境.
附侵入岩分布图,主要岩体剖面图,岩体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副矿物等鉴定,对比资料和接触关系资料等.
3.3 火山岩
火山岩产出层位时代归属及其依据,空间分布特征(火山岩地质体的产出分布状态和火山岩相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填图单位划分),岩石-地层层序特点,接触关系,火山喷发旋回和韵律特点;总结区域各时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以研究较详的火山机构为典型,详细总结区域火山岩浆喷发活动特点,结合其它地质作用,探讨火山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及有关成矿作用.附火山岩相—构造图.
3.4 脉岩
脉岩产出时代,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特征.
第4章 变质岩
在全面论述变质地质体特点(岩石学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变质相带,相系,变质作用类型划分及特征,原岩恢复,变质期次划分及其时代等)的基础上,以地质事件(包括建造事件,构造变形事件,变质作用事件,岩浆作用事件等)演化的观点,合理划分构造变形相,构造层次,根据变质变形叠加改造关系并结合区域构造运动特征,建立构造变形序列.将变质与构造变形相结合,分析各种事件的时,空关系,划分地质事件的演化阶段,归纳总结演化趋势,探讨随着地质事件演化所反映出的构造环境的变迁,尽可能使地质报告和地质图能反映地质事件的动态演化过程.
附简要变质地质图,突出表示测区变质岩地质特征;有条件时可附变质变形构造序列表等.
第5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
指明调查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概述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划分构造单元,叙述各构造单元间界线特征及性质,归纳总结各构造单元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形特征等,描述各单元主要构造形迹(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带,区域性面理发育及置换特点,节理等)的形态,类型,级次规模,运动学特征,产状,性质与组合关系(构造组合样式,构造群落特征)和总体构造特点.叙述各构造层次,构造变形相的构造变形特征,不同构造运动体制构造变形变质和构造运动时间,综合反映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及成矿作用特点等,建立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模式,重塑区域地质发展史.造山带地区,应叙述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特点,逆冲-推覆构造,伸展剥离断层,平移剪切带等的产状,性质和运动学特征等.叙述造山带总体构造特征,结合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等,建立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模式,结合与造山作用有关的盆地沉积作用形成的层序,重塑盆,山转变演化历史.对造山带"混杂岩",须分别按基质和外来岩片(块)详细描述其物质组成,时代依据,岩相特征,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变形变质历程分析,并阐述其在造山带区域地质历史发展中的形成演化过程.
地质构造部分,如条件充许,都应详细收集有关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结合地表地质归纳总结区域深部构造特点,探讨深部和浅表构造关系;叙述新构造运动特点,在地震和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应根据实际资料,分析其发生的构造背景,推论今后发展趋势.
附构造纲要图或地质构造图,构造剖面,断面图,地质构造演化模式图,造山带演化模式图等.
第6章 专项调查研究
视具体情况编写,如根据任务要求,专门针对调查区存在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或针对重大科学发现进行了专项调研,或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了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工程地质,农业地质等方面的专项地质调查工作,则应在区域地质报告中增加此章(或以专报形式)进行叙述.附数字化专题图件.
第7章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以数字填图系统形成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图层和相关数据项的简要描述.
第8章 结论
取得的重要地质成果及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及结合调查区特点提出今后工作意见.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重要化石,岩矿,岩相,地质构造,野外地质和地貌景观图版和图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