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20:20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1-03 05:17
阅读下面文言文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乃进冯驩而请之曰:“宾客不知文不肖,幸临文者三千余人,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于薛。薛岁不入,民颇不与其息。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冯驩曰:“诺!”辞行,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合之。齐为会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曰“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2分)(1)邑入不足以奉客 (2)坐者皆起,再拜 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孟尝君乃进冯驩而请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C.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2)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4.你对冯驩“收债于薛”的举动感到意外吗?你如何评价冯驩的这一做法?(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1-03 05:32
1.(1)供养 (2)两次 (2分) 2.D(2分) 3.(1)上等食客住所里的冯老先生从状貌长相看,很是精明,又是个长者,一定稳重,派他去收债该是合适的。(2)食客的需用恐怕无法供给了,希望先生替我去索取欠债。 (4分,每个句子2分) 4.(1)冯驩为孟尝君市义,笼络人心,报答知遇之恩;(2)从某种意义上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每点1分)【解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读懂文章内容,了解语境,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注意古文中“再”与“复”的区别,“再”一确指第二次,“复”一般概指多次。考点:古文字词解释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易于理解。解释古文字词时,解释文言字词,尽量将本义与句中的意思解释清楚,如果是活用,更要讲清楚转义,是多音节的,尽量以“字”为单位解释,一字一义。2.试题分析:A中“于”一为“到”一为“在”,B中“乃”一为“于是”一为“才”,C中“而”一为“就”一为“如果”。D中“以”都当介词使用。考点:古文一词多义点评:本题有难度,几组多义词不容易辨识。由于古文语言精练,字词常常是一字多义,且有丰富的变化,理解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文意和语境识记字词意义,尤其要注意词义的活用。3.试题分析:注意将关键的字词解释清楚,直译意译者结合,比如第一句中“甚辩”是很精明的意思,第二句中的“给”是“供给”,“责”是“索取”。考点:古文翻译点评:本题有难度,句子内容学生不太容易弄懂。翻译文言句子,要把文章的内容先大致理解,了解语境,再思考句子中字词的意思。学习时,要多积累文言字词方面的知识,要所有积累。4.试题分析:抓住文中冯驩宴请欠债人所说的一番话来理解冯驩对主人的一片忠心替主人笼络人心,教人知恩的做法。这种做法有它的合理性,一是尽心为人做事,二也体恤了百姓。考点:理解文意,发表观点。点评:本题不难,抓住关键信息点即可作答。本题是阅读最常见最常规的问题,虽是主观开放题,其实很容易作答,把文章中作者所谈的话题用自己的话再复述一下即可,自己的话,便是自己的感受。语言的形式上注意用提示词,“我认为”“我感受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秋
- 2021-01-03 06:56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