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雨天行车为何比晴天危险?罪魁祸首无非这三个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10:45
请问雨天行车为何比晴天危险?罪魁祸首无非这三个怎么理解?各位车友知道雨天行车为何比晴天危险?罪魁祸首无非这三个的相关知识吗?
最佳答案

谁才是罪魁祸首

雨天行车这么危险,到底危险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只有了解了问题的本质,才能做到真正的解决问题。在雨天行车的时候,能见度、路况和车距不安全这三者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

雨刮应该及时更换

下雨时尤其是在下暴雨的情况下,雨点迅速落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和后视镜上,容易对司机的视野造成影响。同时还有些司机为了看清路况会选择打开远光灯,远光灯的光线会受到雨点以及路面的积水的反射,会对过往司机的视线造成极大的影响,更为甚者会导致短暂性失明,使得过往司机根本无法看清路况,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

有时候有些司机还会遇到雨刮器无法将挡风玻璃的雨水完全刮干净的情况,并且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这种情况虽然不会影响太大,但是仍然会降低司机的视野状况。我们都知道雨刮器的胶条就是橡胶,在经历了太阳的暴晒、冬天的冰冻,橡胶条往往会发生损耗,变得粗糙起毛,这时候就不能很好地将雨水刮除,影响视线。

选好轮胎很关键

除去能见度,路况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路面积水太深,直接超过排气管或者正好到了排气管的高度,那么车辆就直接抛锚了。更具相关测试显示,水深的一个临界点就是半个轮胎,在25厘米至30厘米之间。但是事实上无论多浅的积水都会对车辆造成影响,只不过不是抛锚这么明显了。

路面积水会在轮胎表面产生一层水膜,原本在干燥路面的情况下,轮胎是能够和路面较好的贴合,发挥出轮胎最全面的性能。但是一到轮胎和路面之间产生了水膜,就会大幅度降低轮胎的抓地力、操控性,若是此时保持着高速行驶,那么结局就是制动距离变长,发生追尾、侧滑等一系列事故。

两车之间的车距其实和雨天时车辆的制动距离有关。就如上文所讲,雨天时路面的积水使得轮胎产生了水膜,若是轮胎无法很好地抑制水膜的产生,以及不能很好地破坏水膜,就会使得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由此可见,雨天行车时除去司机的主观因素,轮胎就是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之一了。

从客观因素来说,若是雨刮器出现问题,变得粗糙发毛,就要选择更换一条胶条。若是轮胎的湿地制动性不是特别好,可以试试像朝阳A107这类的轮胎,不规则的花纹能够更容易划破水膜,抑制水膜的产生。

小结

小编提醒各位司机朋友,雨天行车一定要时刻注意车况,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行车安全,不要使用远光灯,也不要无故使用双跳灯,采用近光灯配合雾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2-13 07:09
这方面的知识要多多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