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与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有哪些异同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3 09:15
- 提问者网友:骑士
- 2021-04-22 15:12
认知失调与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有哪些异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04-22 16:23
学习理论是揭示人们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
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
,
以指导人们学习
。
最早问世的学习理论以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
1898
年提出的联结说为代表
。学习理论研究是
20
世纪心理学界的重点领域之一
,
学习理论的问世导
致了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
并一直成为教育心理学的
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在一个多世纪里
,
心理学家
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
,
提出了许多持
有不同观点的学习理论或学说
。
这些理论或学说从
不同的角度
、
层次和侧面揭示了学习过程的一些本
质特征和基本规律
,
提出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学习
方法和教学方法
。
国内外许多学习理论家都倾向于
将
20
世纪的学习理论概括为两大类或两大派
,
即行
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以经验主义或还原主义作
为其思想基础
。
经验主义的观点是
,
经验乃知识的
唯一源泉
。
经验主义虽然不否认有些知识可从各种
经验之间关系的理性思考中推衍出来
,
但特别重视
感觉经验
。
经验主义的特征是
:a.
感觉主义
。假设
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
;
b.
还原主义
。主张基本
的
、
简单的观念材料组成一切复杂的观念
,
而复杂的
观念转过来还原为简单的观念
;c.
联想主义
。认为
观念或心理要素是通过时间上紧靠在一起出现的经
验的联合活动而形成联结的
;
d.
机械主义
。相信心
像一架机器
,
由简单的元件组成
,
无任何神秘部分
。
体现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把学
习看成是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结的过程
。
影响这种联
结的不是学习者内部的心理因素
,
而是接近
、
频因
、
练习和强化等外部条件
。
而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则是以理性主义哲学作为其思想基础
。
理性主义的
一般哲学论点是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
;
知识
、
信仰
和行动的唯一可靠的基础乃是理性材料
,
而不是感
觉资料
、
典籍
、
神灵的启示或直觉
。
体现理性主义哲
学思想的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在知识的获得上强调
心理的能动组织功能的作用
。
两种学习理论在哲学
思想上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会在理论的基本观点上存
在着重大差异
。
总的说来
,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包括桑
代克的学习即联结说
、
学生的学习即条件作用理论
、
斯金纳的学习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
班图拉的社会
学习理论等
,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包括格式塔心
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
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
、
布鲁纳的
认知结构说
、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
、
加涅的认知指
导说
、
还有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的
各种认知模型等
。概括起来
,
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
学在关于什么叫学习
、
学习的内容
、
学习的方式
、
学
习的作用
、
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
、
学习的测量等
8
个
问题上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观点
。
二
0
3
为对上述各流派的不同观点有充分的认识
,
下
面作具体的辨析
。
1.
关于学习的本质
。
究竟什么叫学习
?
行为主
义学派的几个重要代表人物的观点都没有脱离学习
即联结这个基本的定义
。
行为主义的早期代表桑代
克认为
:
学习就是神经系统中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
成
,
“
学习即联结
,
心即人的联结系统”
。
桑代克的这
一观点在后来为格斯瑞所强调
,
并成为行为主义心
理学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
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华
生也认为
,
学习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建立的的刺激和
反应的联结
。
行为主义的上述几位代表人物的观点
成为该学派后来研究学习问题的理论依据
。
在学习的本质问题上
,
认知心理学则有不同的
看法
。
如格式塔心理学
(
又称传统认知派
)
认为
:
我
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都是一些整个的完形
、
式
样
,
即格式塔
,
“
人心对环境提供一种组织或完形作
用
,
这种组织或完形作用
,
就是学习
。
”
格式塔所谓学
习
,
就是学习者积极组织他的知觉经验
。符号学习
论的代表人物托尔曼认为
:
学习应是由一种符号
、
信
号到一定符号意义的过程
(
即
S
-
S
)
,
学习乃是期待
的获得
,
而非习惯的形成
、
联结
。
学习也是依据头脑
里的地图
(
即认知地图
)
,
根据环境的符号来达到目
的的
。
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皮亚杰则认
为
:
学习乃是一个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
,
在人
类个体发展之不同阶段上
,
学习具有不同的形式
。
可见
,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
、
行
为的变化
,
强调由外部强化的练习所引起的行为变
化便是学习
,
这种观点显然有其机械性
。认知心理
学则强调人这种有机体的能动作用
,
认为学习是个
人对情景的理解
、
组织
,
是对外部事物的内部反映的
结果
,
同时强调内部强化
。
因此
,
两派在关于什么是
学习的问题上所强调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
2.
关于学习的内容
。在学习什么的问题上
,
行
为主义着重于学习的结果
,
认知心理学则着重于学
习的过程
。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内容应是习
惯的养成
,
亦即所学会的东西是习惯
,
是刺激与反应
的联结
(
如赫尔的习惯强化理论
)
。同时
,
行为主义
强调片段和小单元的学习
,
他们认为特定的情景引
起特定的学习
。
如格斯瑞理论体系的一个中心概念
就是刺激
—
—
—
特别是动觉刺激
—
—
—
作为习得行为序
列介质的作用
。
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
:
学习内容就
是认知结构及期望的改变
,
并且强调整体性学习
。
如托尔曼就自认为自己的理论是一种整体性的行为
主义
(
这是他的自称
)
,
而不是分子性的行为主义
。
认知心理学还强调事物之间关系的学习
。可以看
出
,
这种强调整体性和关系
、
过程的学习和强调片
段
、
小单元以及学习结果的学习观点是有明显区别
的
。
3.
关于学习的分类
。
行为主义学派的早期代表
桑代克把人的学习分为四类
:
①
像普通动物式的养
成结合
;
②
以观念养成结合
;
③
分析或抽象
;
④
选择
的思想或推理
。
但是桑代克却认为无论学习的形式
如何细巧
,
如何复杂
,
如何进步
,
所应解释的事实的
主要部分或全部仍不免是这些简单的事实
—
—
—
结合
以应用与知足而选择
,
以失用与烦恼而淘汰
。早期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托尔曼认为学习有好些类
型
,
它不仅包括符号完形学习
,
而且包括动作形式
、
分辨和复杂的观念作用过程等等学习
。
认知心理学
的另一代表人物加涅对学习的分类更为明确
:
①
言
语信息的学习
;
②
智慧预测的学习
;
③
认知技能的学
习
;
④
态度的学习
;
⑤
运动技能的学习
。加涅认为
,
因外部条件
(
指因学习内容之不同而各异的种种条
件之集合
)
的不同要求内部条件
(
指过去的知识经
验
、
认知结构等
)
亦当有适当的变化
,
并应根据学习
的不同类型及所需相应的内外部条件来规划学习
。
可以看出
,
加涅的分类不但与桑代克的分类标准不
同
,
而且分类也更加清晰明确
。
4.
关于学习成效的测量
。
在测量学生的学习效
果问题上
,
行为主义侧重于测出行为的速率及行为
中错误的比率变化
;
认知心理学侧重于了解学习这
一行为的基本模式或模型
,
他们认为有机体的反应
不是对情景中的各部分而是对整个的模型
。
这是有
明显区别的
。
5.
关于学习发生的方式
。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学
习的渐进过程
,
认为学习行为主要是在渐进过程中
尝试错误
(
如桑代克等人的观点
)
。
认知心理学的早
期代表如格式塔学派则提倡所谓通过理解
、
分析思
维
,
创造性和自我激发来进行学习
。如苛勒等人就
强调理顿悟学习
,
认为学习不是由于盲目的尝试
,
而
是由于对情景有所顿悟而获得成功的
,
所谓顿悟就
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为什么和怎样进行
,
领会到自
己的动作
、
情景和目的物的关系
。
6.
关于学习的决定性因素
。
在学习过程的影响
因素问题上
,
行为主义总是强调环境的作用
,
特别是
感觉经验的作用
。
他们接受了哲学经验论者洛克的
“
白板说”
,
认为学习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外部刺激
。
1
3
如赫尔就认为学习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在外部强
化条件下刺激和反应的邻近性
。
认知心理学除承认
环境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外
,
还特别强调由遗传作用
保留下来的图式或认知结构的作用
,
同时还强调人
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7.
关于学习的迁移
。在学习迁移理论上
,
行为
主义学派注重某些共同因素的迁移
。
例如桑代克认
为
,
假如两种学习情景
A
和
B
有共同的因素
,
那么
从
A
到
B
的迁移就会发生
。
格斯瑞也认为
,
假如某
些刺激反应关系从一情景到另一情景是相同的
,
这
时
,
只有这时
,
才有迁移的可能
。
与行为主义的这些
看法不同
,
认知心理学强调原理
、
原则的迁移以及经
验的类化
。
希尔加德在
《关于学习问题的各家学说》
一书中评价托尔曼的迁移观点时指出
:
托尔曼认为
假如情景中的主要关系
(
各个成分之间
)
的主要关系
是学习者所能看出的
,
从认知的学说看来
,
是会有大
量的学习迁移的
。
认知心理学的这样观点对于新知
识的学习和过去经验的总结推广
(
“
类化”
)
是很有意
义的
。
8.
关于学习的作用
。
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华生
认为学习是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因而教育是万能
的
,
人们可以把
“
一打健全的婴儿”
通过教育任意培
养为自己所需要的某种特殊人才
。
认知心理学家们
既承认环境的作用
,
又不否认遗传的作用
,
同时又不
象行为主义那样把学习
、
教育看成是万能的
,
而是把
学习看作是一种认知与再认知的活动过程
。
通过上述分析
,
我们可以发现行为主义与认知
心理学在关于什么是学习
、
学习的内容
、
学习的分
类
、
学习的方式
、
测量以及学习的决定因素等方面的
基本看法上是有重要区别的
。
三
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两派对学习理论的研究
所涉及的范围和分析的程度都比较广泛和深入
,
差
不多在涉及某些具体问题时都有各自的实验证据的
支持
(
如斯金纳关于学习过程中强化作用的强化说
的操作主义实验
—
—
—
斯金纳箱
;
苛勒关于学习顿悟
说的黑猩猩实验等等
。在这里
,
两派理论所涉及的
范围
、
研究的深度相近
,
同时又都是对同一问题或对
象
—
—
—
关于人的学习的研究
,
这也反映了两者共同
的地方
)
。
在两者的局限性方面
,
两者都由于缺乏正
确的哲学方法的指导
,
因而只注意到学习的自然因
素
,
而忽视了学习的更重要的社会因素
,
这使得两者
的理论具有了共同的局限性
。
正如证明心理学史家
墨非所指出的那样
:
“
一个人被孤立以后
,
甚至就孤
立的意义来说
,
也不再是一个完全的人了
。
”
在评价各派学习理论的时候
,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
到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两派学习理论的明显不足
:
①
行为主义具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行为主义学习理
论只考虑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
而忽视整个内在的
意义、
目的和内部经验的交流。
这一点在行为主义学
习理论观点的许多方面都有体现
,
如强调片段和小单
元的学习就具有孤立、
片面的形而上学机械论性质
;
强
调学习的发生方式总是
“
渐进”
过程就忽视或根本看不
到其中辩证飞跃的情形
;
强调环境决定、
教育万能
,
则
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和学习过程中遗传的某
些作用等等。②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虽然注意克服
前者的弊端
,
注意吸收以往理论的合理因素
,
但由于缺
乏正确的哲学方法论指导
,
虽然有时也包含一些辩证
法的因素
,
但仍不能将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贯彻到底
,
以
致于在其理论观点中仍存在某些缺陷。
虽然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存在着
上述区别
,
也都还有许多不足
,
但两者并不是相互排
斥的
,
如果我们在建立我们自己的学习心理学体系
的时候
,
能抛弃两派各自的不合理因素
,
吸取其合理
的因素
,
就能够建立起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科
学的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
比如在一些具体问
题上
,
像斯金纳关于如何给强化物
(
即以何种强化方
式
)
才能使强化更有利于学习的研究
,
皮亚杰等人对
学习阶段的不同划分
,
以及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
,
加涅的学习层次与教学序列相对应的理论观点等
等
,
都是我们在研究学习理论问题时难以多得的借
鉴材料
。
查普林在
《实验心理学史》
中指出
:
“
对于较
短或适中长度的课题
,
研究发现表明
,
整体方法较
优
。
课题越是加长
,
部分法则在时间上越是经济
。
”
这里实际上就是对认知心理学的整体法和行为主义
的部分法两者优点的吸取运用
;
还有两派所提出的
学习方法也不是相互排斥的
,
如试误和顿悟这两种
学习方法就是同一个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
,
正如我
国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指出
:
“
尝试错误和顿悟是相
互补充的过程
,
而不是相互排斥的过程
。一般地学
习
,
包括人类的学习
,
都是含有尝试错误的
。
只有在
罕见的情况下
,
才能不必尝试而得到成功
。
”
这就说
明尝试错误和顿悟学习在更多的场合下
,
并不是绝
对孤立地存在的
、
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
,
以指导人们学习
。
最早问世的学习理论以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
1898
年提出的联结说为代表
。学习理论研究是
20
世纪心理学界的重点领域之一
,
学习理论的问世导
致了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
并一直成为教育心理学的
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在一个多世纪里
,
心理学家
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
,
提出了许多持
有不同观点的学习理论或学说
。
这些理论或学说从
不同的角度
、
层次和侧面揭示了学习过程的一些本
质特征和基本规律
,
提出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学习
方法和教学方法
。
国内外许多学习理论家都倾向于
将
20
世纪的学习理论概括为两大类或两大派
,
即行
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以经验主义或还原主义作
为其思想基础
。
经验主义的观点是
,
经验乃知识的
唯一源泉
。
经验主义虽然不否认有些知识可从各种
经验之间关系的理性思考中推衍出来
,
但特别重视
感觉经验
。
经验主义的特征是
:a.
感觉主义
。假设
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
;
b.
还原主义
。主张基本
的
、
简单的观念材料组成一切复杂的观念
,
而复杂的
观念转过来还原为简单的观念
;c.
联想主义
。认为
观念或心理要素是通过时间上紧靠在一起出现的经
验的联合活动而形成联结的
;
d.
机械主义
。相信心
像一架机器
,
由简单的元件组成
,
无任何神秘部分
。
体现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把学
习看成是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结的过程
。
影响这种联
结的不是学习者内部的心理因素
,
而是接近
、
频因
、
练习和强化等外部条件
。
而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则是以理性主义哲学作为其思想基础
。
理性主义的
一般哲学论点是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
;
知识
、
信仰
和行动的唯一可靠的基础乃是理性材料
,
而不是感
觉资料
、
典籍
、
神灵的启示或直觉
。
体现理性主义哲
学思想的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在知识的获得上强调
心理的能动组织功能的作用
。
两种学习理论在哲学
思想上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会在理论的基本观点上存
在着重大差异
。
总的说来
,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包括桑
代克的学习即联结说
、
学生的学习即条件作用理论
、
斯金纳的学习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
班图拉的社会
学习理论等
,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包括格式塔心
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
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
、
布鲁纳的
认知结构说
、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
、
加涅的认知指
导说
、
还有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的
各种认知模型等
。概括起来
,
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
学在关于什么叫学习
、
学习的内容
、
学习的方式
、
学
习的作用
、
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
、
学习的测量等
8
个
问题上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观点
。
二
0
3
为对上述各流派的不同观点有充分的认识
,
下
面作具体的辨析
。
1.
关于学习的本质
。
究竟什么叫学习
?
行为主
义学派的几个重要代表人物的观点都没有脱离学习
即联结这个基本的定义
。
行为主义的早期代表桑代
克认为
:
学习就是神经系统中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
成
,
“
学习即联结
,
心即人的联结系统”
。
桑代克的这
一观点在后来为格斯瑞所强调
,
并成为行为主义心
理学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
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华
生也认为
,
学习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建立的的刺激和
反应的联结
。
行为主义的上述几位代表人物的观点
成为该学派后来研究学习问题的理论依据
。
在学习的本质问题上
,
认知心理学则有不同的
看法
。
如格式塔心理学
(
又称传统认知派
)
认为
:
我
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都是一些整个的完形
、
式
样
,
即格式塔
,
“
人心对环境提供一种组织或完形作
用
,
这种组织或完形作用
,
就是学习
。
”
格式塔所谓学
习
,
就是学习者积极组织他的知觉经验
。符号学习
论的代表人物托尔曼认为
:
学习应是由一种符号
、
信
号到一定符号意义的过程
(
即
S
-
S
)
,
学习乃是期待
的获得
,
而非习惯的形成
、
联结
。
学习也是依据头脑
里的地图
(
即认知地图
)
,
根据环境的符号来达到目
的的
。
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皮亚杰则认
为
:
学习乃是一个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
,
在人
类个体发展之不同阶段上
,
学习具有不同的形式
。
可见
,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
、
行
为的变化
,
强调由外部强化的练习所引起的行为变
化便是学习
,
这种观点显然有其机械性
。认知心理
学则强调人这种有机体的能动作用
,
认为学习是个
人对情景的理解
、
组织
,
是对外部事物的内部反映的
结果
,
同时强调内部强化
。
因此
,
两派在关于什么是
学习的问题上所强调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
2.
关于学习的内容
。在学习什么的问题上
,
行
为主义着重于学习的结果
,
认知心理学则着重于学
习的过程
。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内容应是习
惯的养成
,
亦即所学会的东西是习惯
,
是刺激与反应
的联结
(
如赫尔的习惯强化理论
)
。同时
,
行为主义
强调片段和小单元的学习
,
他们认为特定的情景引
起特定的学习
。
如格斯瑞理论体系的一个中心概念
就是刺激
—
—
—
特别是动觉刺激
—
—
—
作为习得行为序
列介质的作用
。
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
:
学习内容就
是认知结构及期望的改变
,
并且强调整体性学习
。
如托尔曼就自认为自己的理论是一种整体性的行为
主义
(
这是他的自称
)
,
而不是分子性的行为主义
。
认知心理学还强调事物之间关系的学习
。可以看
出
,
这种强调整体性和关系
、
过程的学习和强调片
段
、
小单元以及学习结果的学习观点是有明显区别
的
。
3.
关于学习的分类
。
行为主义学派的早期代表
桑代克把人的学习分为四类
:
①
像普通动物式的养
成结合
;
②
以观念养成结合
;
③
分析或抽象
;
④
选择
的思想或推理
。
但是桑代克却认为无论学习的形式
如何细巧
,
如何复杂
,
如何进步
,
所应解释的事实的
主要部分或全部仍不免是这些简单的事实
—
—
—
结合
以应用与知足而选择
,
以失用与烦恼而淘汰
。早期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托尔曼认为学习有好些类
型
,
它不仅包括符号完形学习
,
而且包括动作形式
、
分辨和复杂的观念作用过程等等学习
。
认知心理学
的另一代表人物加涅对学习的分类更为明确
:
①
言
语信息的学习
;
②
智慧预测的学习
;
③
认知技能的学
习
;
④
态度的学习
;
⑤
运动技能的学习
。加涅认为
,
因外部条件
(
指因学习内容之不同而各异的种种条
件之集合
)
的不同要求内部条件
(
指过去的知识经
验
、
认知结构等
)
亦当有适当的变化
,
并应根据学习
的不同类型及所需相应的内外部条件来规划学习
。
可以看出
,
加涅的分类不但与桑代克的分类标准不
同
,
而且分类也更加清晰明确
。
4.
关于学习成效的测量
。
在测量学生的学习效
果问题上
,
行为主义侧重于测出行为的速率及行为
中错误的比率变化
;
认知心理学侧重于了解学习这
一行为的基本模式或模型
,
他们认为有机体的反应
不是对情景中的各部分而是对整个的模型
。
这是有
明显区别的
。
5.
关于学习发生的方式
。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学
习的渐进过程
,
认为学习行为主要是在渐进过程中
尝试错误
(
如桑代克等人的观点
)
。
认知心理学的早
期代表如格式塔学派则提倡所谓通过理解
、
分析思
维
,
创造性和自我激发来进行学习
。如苛勒等人就
强调理顿悟学习
,
认为学习不是由于盲目的尝试
,
而
是由于对情景有所顿悟而获得成功的
,
所谓顿悟就
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为什么和怎样进行
,
领会到自
己的动作
、
情景和目的物的关系
。
6.
关于学习的决定性因素
。
在学习过程的影响
因素问题上
,
行为主义总是强调环境的作用
,
特别是
感觉经验的作用
。
他们接受了哲学经验论者洛克的
“
白板说”
,
认为学习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外部刺激
。
1
3
如赫尔就认为学习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在外部强
化条件下刺激和反应的邻近性
。
认知心理学除承认
环境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外
,
还特别强调由遗传作用
保留下来的图式或认知结构的作用
,
同时还强调人
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7.
关于学习的迁移
。在学习迁移理论上
,
行为
主义学派注重某些共同因素的迁移
。
例如桑代克认
为
,
假如两种学习情景
A
和
B
有共同的因素
,
那么
从
A
到
B
的迁移就会发生
。
格斯瑞也认为
,
假如某
些刺激反应关系从一情景到另一情景是相同的
,
这
时
,
只有这时
,
才有迁移的可能
。
与行为主义的这些
看法不同
,
认知心理学强调原理
、
原则的迁移以及经
验的类化
。
希尔加德在
《关于学习问题的各家学说》
一书中评价托尔曼的迁移观点时指出
:
托尔曼认为
假如情景中的主要关系
(
各个成分之间
)
的主要关系
是学习者所能看出的
,
从认知的学说看来
,
是会有大
量的学习迁移的
。
认知心理学的这样观点对于新知
识的学习和过去经验的总结推广
(
“
类化”
)
是很有意
义的
。
8.
关于学习的作用
。
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华生
认为学习是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因而教育是万能
的
,
人们可以把
“
一打健全的婴儿”
通过教育任意培
养为自己所需要的某种特殊人才
。
认知心理学家们
既承认环境的作用
,
又不否认遗传的作用
,
同时又不
象行为主义那样把学习
、
教育看成是万能的
,
而是把
学习看作是一种认知与再认知的活动过程
。
通过上述分析
,
我们可以发现行为主义与认知
心理学在关于什么是学习
、
学习的内容
、
学习的分
类
、
学习的方式
、
测量以及学习的决定因素等方面的
基本看法上是有重要区别的
。
三
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两派对学习理论的研究
所涉及的范围和分析的程度都比较广泛和深入
,
差
不多在涉及某些具体问题时都有各自的实验证据的
支持
(
如斯金纳关于学习过程中强化作用的强化说
的操作主义实验
—
—
—
斯金纳箱
;
苛勒关于学习顿悟
说的黑猩猩实验等等
。在这里
,
两派理论所涉及的
范围
、
研究的深度相近
,
同时又都是对同一问题或对
象
—
—
—
关于人的学习的研究
,
这也反映了两者共同
的地方
)
。
在两者的局限性方面
,
两者都由于缺乏正
确的哲学方法的指导
,
因而只注意到学习的自然因
素
,
而忽视了学习的更重要的社会因素
,
这使得两者
的理论具有了共同的局限性
。
正如证明心理学史家
墨非所指出的那样
:
“
一个人被孤立以后
,
甚至就孤
立的意义来说
,
也不再是一个完全的人了
。
”
在评价各派学习理论的时候
,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
到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两派学习理论的明显不足
:
①
行为主义具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行为主义学习理
论只考虑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
而忽视整个内在的
意义、
目的和内部经验的交流。
这一点在行为主义学
习理论观点的许多方面都有体现
,
如强调片段和小单
元的学习就具有孤立、
片面的形而上学机械论性质
;
强
调学习的发生方式总是
“
渐进”
过程就忽视或根本看不
到其中辩证飞跃的情形
;
强调环境决定、
教育万能
,
则
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和学习过程中遗传的某
些作用等等。②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虽然注意克服
前者的弊端
,
注意吸收以往理论的合理因素
,
但由于缺
乏正确的哲学方法论指导
,
虽然有时也包含一些辩证
法的因素
,
但仍不能将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贯彻到底
,
以
致于在其理论观点中仍存在某些缺陷。
虽然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存在着
上述区别
,
也都还有许多不足
,
但两者并不是相互排
斥的
,
如果我们在建立我们自己的学习心理学体系
的时候
,
能抛弃两派各自的不合理因素
,
吸取其合理
的因素
,
就能够建立起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科
学的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
比如在一些具体问
题上
,
像斯金纳关于如何给强化物
(
即以何种强化方
式
)
才能使强化更有利于学习的研究
,
皮亚杰等人对
学习阶段的不同划分
,
以及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
,
加涅的学习层次与教学序列相对应的理论观点等
等
,
都是我们在研究学习理论问题时难以多得的借
鉴材料
。
查普林在
《实验心理学史》
中指出
:
“
对于较
短或适中长度的课题
,
研究发现表明
,
整体方法较
优
。
课题越是加长
,
部分法则在时间上越是经济
。
”
这里实际上就是对认知心理学的整体法和行为主义
的部分法两者优点的吸取运用
;
还有两派所提出的
学习方法也不是相互排斥的
,
如试误和顿悟这两种
学习方法就是同一个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
,
正如我
国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指出
:
“
尝试错误和顿悟是相
互补充的过程
,
而不是相互排斥的过程
。一般地学
习
,
包括人类的学习
,
都是含有尝试错误的
。
只有在
罕见的情况下
,
才能不必尝试而得到成功
。
”
这就说
明尝试错误和顿悟学习在更多的场合下
,
并不是绝
对孤立地存在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