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为什么简称为[桂]?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05-15 19:4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封刀令
- 2021-05-15 19:48
宋设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一名产生。元设广西两江道。明设广西省。1958年设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因自宋至清,广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广西简称“桂”。另一说认为广西秦时曾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历史上广西2/3地域属桂林郡,故广西简称“桂”。
- 1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5-15 22:02
- 2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5-15 20:35
- 3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5-15 20:25
一、桂平的悠久历史 (一)广西的历史起源于桂平。据史籍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后,以其地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为广西乃至岭南地区设郡县之始。但这三郡却是有郡而无县之记述。“布山”作为县的地名出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郁林郡条,布山被列为汉郁林郡所辖十二县之首县。按《续汉书•郡国志》“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的规律,布山县无疑是汉郁林郡治的所在地。该书还提及,郁林郡是汉武帝从前代秦桂林郡更名而来,加上西汉初年割据的南越国赵佗政权所控制的郁林郡地区,其行政机构基本上还是沿袭秦制的情况,因而史学界一般都推断布山应是秦置县,也是原秦桂林郡治所的所在地。但是,《汉书•地理志》的这一记载,由于没有具体指明布山县设置在什么地方,致使后世产生治所所在地之争。可幸的是,后来的文献不断作了这方面的补充。比如唐代杜佑撰的《通典》载:“桂平,汉布山县地” ,直接指明布山在桂平。接着,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张昭远、贾纬等撰的《旧唐书•地理志》中说:“(桂平)汉布山县,郁林郡所治。”北宋欧阳忞编著的《舆地广记》也说:“桂平县,本汉布山县地,郁林郡所治也。”还有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明清时期的《一统志》、清初顾祖禹编著的《读史方舆纪要》等文献都以桂平为布山。直至现代的许多著述,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夏敬颐、褚兴周编著的《浔州府志》以及民国九年(1920年)程大璋编纂的《桂平县志》,1931年5月臧励龢主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内的“布山”条和“桂平”条,都有关于布山在桂平的考证或记述。就连1974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的《秦时期全图》、《淮汉以南诸郡》和《交趾刺史部》,1979年12月地图出版社出版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上册中的《秦统一图》等书籍的地图上,都把秦代的桂林郡治和汉代的郁林郡治(即布山县)标注在桂平的位置上。1978年12月,广西著名史地专家莫乃群主编的《广西地方简史》也说:“(桂林)郡治布山县,在今桂平县境内。”甚至连1979年和1999年版的《辞海》“桂平”条中,也肯定布山县治在桂平。这些文献史籍,都出自历代对史学研究有造诣、治学严谨的高素质知识分子之手,他们所持的桂平说之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当是有史实依据的记述。如此众多的史籍和连续不断的文献记载,从一个侧面说明,“布山县治桂平说”在历代史学界中存在着一种共识,其真实性当是可信的,无容置疑的。 (二)广西简称桂源自于桂平。据《旧唐书•地理志》载:“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桂”,是植物名,即“木犀”。木犀亦称“桂花”,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和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但这里所说的“桂”,是壮语gveiq的谐音,指的是“肉桂”。“肉桂”又称“玉桂”、“牡桂”、“ 箘桂”、“筒桂”。其皮含挥发油,极香,中医以之入药,性大热,味辛甘,功能温肾补火,祛寒止痛,主治肾阳虚衰、心腹冷痛、久泻、痛经、阴疽等症;其嫩而细的枝称“桂枝”亦可入药,为常用的中药。由于肉桂的药用价值大,因而成为著名的地方土特产。其地因肉桂多且成林,故称桂林。 桂平市境的浔、郁、黔流域内,江河纵横交错,冲积平原宽阔,丘陵起伏,土质优良,水源充沛,气候适宜,利于肉桂生长,桂树漫山遍野,所产的肉桂特别多。“桂平”这个县的地名得名,便与产肉桂多密切相关。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桂平县志》载,“县以桂名,桂其土产也”,并有县内无地不产桂的记载,向有著名的“浔桂、荆桂、瑶桂”等特产,又以其地处浔、郁两江平原,故名桂平县。历史上介绍有关桂平肉桂特产的文章不少,其中民国九年(1920年)版的《桂平县志》卷五十“物产之文”中,就收录有清乾隆年间浔州知府胡南藩写的《紫荆桂说》和清光绪年间厢人四川布政使赖鹤年写的《桂谱》两篇专文。文中详细介绍了桂平肉桂的品质、性能以及种植、加工、储存、销售等一系列情况。由于桂平肉桂多且闻名,所以历史上留下不少以“桂”字命名的地名。据1989年版的《桂平县地名志》记载,桂平境内以“桂”字命名的村庄就有32个之多,如桂山村、新桂村、桂新村、桂塘村、龙桂村、桂木冲、桂舍坡、桂枝山、桂圆顶、桂寮屯、桂畲角等等,不胜枚举。今桂平城区西山脚下还有个较大的村庄称桂山村。除此之外,村以下的其他小地名以“桂”字命名的就更多。从古人留下的这些地名,便可窥见桂平历史上的桂树确实多,直到现在种桂的人还很普遍。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尚种肉桂的就多达93个村庄,遍布桂平各地,肉桂仍是桂平的特产之一。正由于桂平多桂,肉桂成林,所以秦时在此置郡时,便以这一著名的地方土特产作为郡名,称之为“桂林郡”。桂平自秦建制起至今的地名,由最初的桂林郡和后来南朝梁析布山县置的桂平郡、隋改郡为县的桂平县以及1994年的废县设市,这个“桂”字一直未脱离过,后来还成为广西的简称“桂”。据1980年8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桂”条中说,
(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因秦置桂林郡于此”而得名。而“桂林郡”的得名源于桂平,郡地也设在桂平,故广西才简称为“桂”。这个古老“桂”字的地方特点十分强烈,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地方特产烙印深刻的重要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