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王翰《凉州词》的时代背景。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0 11:49
- 提问者网友:椧運幽默
- 2021-04-19 22:55
请教王翰《凉州词》的时代背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4-19 23:00
这个好像没有定论,在王翰生活的时期(武则天后期及开元时期),唐朝先后或同时与契丹、奚族、突*厥、吐蕃甚至南诏作过战,很难说他描写的究竟是哪一个战场上的场面。考虑到跟南诏作战的时候大多是在山地和丛林,不利于骑兵发挥,当然也不会有“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情,可以排除。另外王翰是并州(今山西)人,在晋阳(今太原)生活了三十多年,而此后入朝担任秘书正字等职,多在内地和南方打转,因此他对战场最直观的印象应该就是在山西面对突*厥的战斗,这首诗写的也很可能就是那时的情形。
要说起当时的政治局面,那就太包罗万象了。要概括的话,武则天垮台李隆基登基这种大路货肯定谁都晓得,但要仔细起来,不要说姚崇宋璟的改革、张说的三起三落(此人还是王翰的恩主)等等政治斗争,随便哪场战争都够说半天了。跟边塞战局有关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自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后,吐蕃日渐强盛,贞观八年(634年)曾进攻松州(治今四川松潘),十二年被唐军击败,后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关系缓和。高宗时为争夺吐谷浑,双方于咸亨元年(670年)激战于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唐军先胜后败,吐谷浑故地落入吐蕃之手。吐蕃进而攻占西域十八州,唐军被迫撤回安西四镇,自此唐连年遭到吐蕃攻扰。武则天执政时期,边境战斗增多,主要是与突厥和吐蕃作战,奚及契丹亦不时攻掠边地。唐虽曾收复安西四镇,并一度击败契丹、奚族,但时胜时败,直至玄宗李隆基即位时,边患仍未消除。
东北之契丹、奚族占据营州(治今辽宁朝阳),突*厥不时攻掠,或支持契丹、奚族反唐;吐蕃仍然不断向外扩张,直接威胁唐陇右(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河西(今甘肃、青海黄河以西)、安西(今甘肃安西以西)重地,欲与唐争夺西域。玄宗对北方的突*厥、契丹、奚族等,暂时采取守势作战,并辅以政治争取;而对威胁最大又最强的吐蕃,则采取攻势作战,集中主要兵力,实施连续进攻,自开元二年(714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年),在陇右、河西、安西和剑南(今成都)各战场,屡次大败吐蕃,给其以沉重打击。突*厥各部亦不断归服,天宝四年被回纥击灭后,余部多内附于唐。在此期间,云南的南诏又起兵反唐,唐军数次出征,均遭惨败,后来南诏又与吐蕃联合,西南局势逐渐紧张。
因为边境战争频繁激烈,为巩固边疆而设置的边镇节度使逐渐增多,至天宝元年(742年)已有l0个,拥兵49万余,造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要说起当时的政治局面,那就太包罗万象了。要概括的话,武则天垮台李隆基登基这种大路货肯定谁都晓得,但要仔细起来,不要说姚崇宋璟的改革、张说的三起三落(此人还是王翰的恩主)等等政治斗争,随便哪场战争都够说半天了。跟边塞战局有关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自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后,吐蕃日渐强盛,贞观八年(634年)曾进攻松州(治今四川松潘),十二年被唐军击败,后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关系缓和。高宗时为争夺吐谷浑,双方于咸亨元年(670年)激战于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唐军先胜后败,吐谷浑故地落入吐蕃之手。吐蕃进而攻占西域十八州,唐军被迫撤回安西四镇,自此唐连年遭到吐蕃攻扰。武则天执政时期,边境战斗增多,主要是与突厥和吐蕃作战,奚及契丹亦不时攻掠边地。唐虽曾收复安西四镇,并一度击败契丹、奚族,但时胜时败,直至玄宗李隆基即位时,边患仍未消除。
东北之契丹、奚族占据营州(治今辽宁朝阳),突*厥不时攻掠,或支持契丹、奚族反唐;吐蕃仍然不断向外扩张,直接威胁唐陇右(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河西(今甘肃、青海黄河以西)、安西(今甘肃安西以西)重地,欲与唐争夺西域。玄宗对北方的突*厥、契丹、奚族等,暂时采取守势作战,并辅以政治争取;而对威胁最大又最强的吐蕃,则采取攻势作战,集中主要兵力,实施连续进攻,自开元二年(714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年),在陇右、河西、安西和剑南(今成都)各战场,屡次大败吐蕃,给其以沉重打击。突*厥各部亦不断归服,天宝四年被回纥击灭后,余部多内附于唐。在此期间,云南的南诏又起兵反唐,唐军数次出征,均遭惨败,后来南诏又与吐蕃联合,西南局势逐渐紧张。
因为边境战争频繁激烈,为巩固边疆而设置的边镇节度使逐渐增多,至天宝元年(742年)已有l0个,拥兵49万余,造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